农村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09-07-30黄冠华
黄冠华
[摘要]在目前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不愿学,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地理课堂中进行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农村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目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最大尴尬,就是地理不作为升学考试科目而受到极大地冷淡,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领导不重视、学生不愿学。要改变这种局面是摆在我们地理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成功的教学活动应是伴随着学生浓烈的兴趣产生的,在浓烈的兴趣下,学生的潜能才得到充分展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情景创设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兴趣。
一、情境引入法
所谓情境就是教师用清晰简明、艺术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挂图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并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情境引入法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十分广泛。
1,通过诗歌、谜语创设情境。诗歌、谜语具有较强的趣味性,通过创设猜谜语的活动引入,能够构成悬念,活跃氛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讲述“中国的行政区划”时,谜面是“船出长江口、银河渡口”(打一省级名称)。学生跃跃欲试,专心竞猜,教师因势利导,导入新知。猜谜语不但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保持一种乐学的状态,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再如,讲“南极洲”前先让学生听一首小诗:“冰雪大陆,最高一洲;气候酷寒,烈风暴雪;极昼时间,考察最好;茫茫极夜,极光星斗;资源多样,煤铁最优;企鹅蹒跚,巨鲸遨游。”让学生先了解南极洲,然后展开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收集资料、故事引入。时事资料、故事大都是初中学生喜闻乐道的。通过时事、故事的引入,促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节课,我是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引入的:16世纪的一个寒冬之夜,莫斯科的一个舞厅内正在举行盛大舞会,达官贵人在那巨型蜡烛的光芒照耀下翩翩起舞,舞厅的门窗关闭着,人多气温高,厅内的空气闷热得使人头昏脑涨。突然,一位贵夫人晕倒了,人们顿时骚动起来。一位聪明的年轻人急忙推窗户,可窗户早被封死。他急中生智,“砰”的一声把窗玻璃打了个粉碎,外面的寒风从窗户中灌了进来,人们顿时感到一阵清爽。可是,没过几分钟舞厅内突然飘起了无数雪白的小东西。人们仔细一看,竟然是晶莹的雪花。外面没有下雪,这雪从何而来呢?这样的故事情境立刻激发起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讲述“中东地区”时,我通过收集的资料来引入:2003年3月,美国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事实证明,萨达姆政权垮台后,在伊拉克境内并未找到所谓的杀伤性武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何在?今天我们尝试着来分析一下原因。
3,通过游戏创设情境。进行地理教学游戏,关键是要学会在游戏中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决策。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有关知识后才能进行。
如“找政区”,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省级行政单位名称及简称的由来后,再准备大幅中国行政区填空图4幅;纸牌4副,每副34张,分别写上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名称。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前面空出一桌一凳,桌上放1张填空图和1副牌,教师指派4个公正的同学去做各组的裁判,职责是洗牌、控时和记分。参赛同学是一组1人从前到后依次上,2分钟内把得到的牌分别放在填空图内合适的位置上,放错一处扣1分,个人满分为34分,全组统计总分,最后决定名次。
4,通过歌曲进入情境。很多歌曲与地理内容有一定的联系,若在教学中与歌曲有机地结合,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授“湖泊与河流——长江”一节内容时,首先播放了歌曲《长江之歌》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宽度与伟大。在讲授“长江的治理”时播放歌曲《为了谁》,让同学们感受到了98年长江抗洪抢险的悲壮和人民解放军的忠诚,最后在齐唱歌曲《长江之歌》的歌声中结束,整节课以歌入情,以歌入境,以歌入理。悠扬的乐曲委婉动听,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是教师仅凭语言讲述无法相比的。
二、问题引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矛盾中进行的。问题是地理教师抓住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来揭示矛盾,让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惑,期待着答案,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1,怎样设计问题。近年来,问题情景的设置广泛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其特点是当学生要求解决新的、未知的地理知识或地理技能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知发生激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问题教学”理论的专家认为这将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
(1)借助直观教具设置问题。如教学“中国东西端时间差异”时,我通过“地球仪”的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当乌苏里江上撒满阳光的时候,此时的帕米尔高原是什么景象?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很轻松地得到答案。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详细讲述东西端时间上的差异,说明我国幅员多么的辽阔。
(2)联系实践设计问题。如教学“中国四大工业基地”时,在获得四大工业基地的优势特点的前提下,请大家说说南宁会不会成为大工业城市?南宁适宜发展哪些工业(可从资源、交通、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来说明)等等。
(3)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做一做”、“谈一谈”来设计问题。如讲述世界人口问题时,首先请同学阅读人口增长数表,算一算一节课时间内世界上要增长多少人?这样,同学们脑海中一下子就建立了世界人口“多”的概念。然后再阅读、了解“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的含义,得出人口增长过快,使环境破坏严重,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使得社会问题增多,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都跟不上社会的需要。最后鼓励大家进一步分析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及目标。这样同学们在轻松、活泼中度过,不仅锻炼了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好地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
2,掌握展示问题的最佳时间。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课堂上,教师若能把握好展示问题的时间,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形成学生“心愤愤”、“口悱悱”的心理状态,对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1)在开始处展示。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能产生学习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在地理课教学的开始处展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学活动中去,既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又可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学习地图的有关知识时,让学生先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域,浑身绚丽多彩。”当学生猜出谜底“地图”后,教师及时展示问题:①地图在生产生活中有何作用?②观察地图、地理事物的位置、名称、形状是怎样在地图中表现出来的?③地图包括哪些构成要素?外出如何识别地图?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2)在关键处展示。“学则须疑”,课堂上展示问题要抓住时间,一般来说,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键处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要害之处,在此处设疑可引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清障碍。
(3)在重难点处展示。地理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难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重难点处展示问题有助于学生抓住重难点。在讲授“欧洲西部传统的畜牧业”时,教材中的叙述很少,纯粹依靠老师的讲述效果肯定不会最佳,不如这样设计问题:①观察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图,并结合教材说一说在欧洲人的餐桌上常见到哪些食物?②这些食物大部分来自什么生产部门?这说明了欧洲西部该生产部门比较发达,为什么?(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了解欧洲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同时得出这种饮食习惯深受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的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问题引入应注意的细节。问题引入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注意一些小的细节。(1)信度。问题设计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把学生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各要素的因果,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2)角度。问题的设置要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3)难度。设计问题的难度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跨度。问题设计紧扣教学内容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5)坡度。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6)广度。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7)密度。设计应有疏有密,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8)精度。问题设计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发问。设计好课堂教学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学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教材和场合设计不同的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运用问题引入法要充分注意到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照顾到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新的教育理念。
三、案例引入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的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案例引人方法的运用,就是通过创设一种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始终处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探索、一种精神享受,从而自主地学习。
例如,在七年级教材“时区和日界线”的新课上,我以这样的一个案例引入:“麦哲伦船队经历千辛万苦完成第一次环球旅行再回到西班牙,船员们在兴奋之余惊奇地发现:航海日志上明明写着这一天是1522~9月5日,而西班牙的日历上却是9月6日,这是怎么回事?船员们一直到死都未能搞清楚这丢失的一天到哪里去了,大家能不能帮忙把这一天找回来呢?”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到这节内容的难点上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讲授有关时区、日界线的概念以及换算关系,顺水推舟,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探索,把这丢失的一天找出来:从而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引入短小有趣的案例,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以及适当的表演,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可把枯燥乏味的讲述变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