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应有所“思”

2009-07-30董士武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导语师生多媒体

董士武

时下,教学反思已经成为教师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只是简单、机械的几句话了事,大有应付公事之嫌,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教育过程理性认识之后的提升,它需要坚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并且反思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平和的心境,诚恳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严谨与认真反思的角度等。下面就教学反思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反思导语设计,是否起到了引领课堂的作用

一堂课开始了,导语成了进入教学的引子,分量不重,但是不可缺少。精彩的导语可以恰如其分地营造课堂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由被动变为主动。

那么在一堂课结束后,导语就是我们首先要反思的内容。有时候教师过分地注重了语言的精美和华丽,却忽视了导语必需的简洁、明快;有时过分简洁,却又让学生无法把握教师的教学意图,疑惑不解。我们的导语是否完成了完成了肩负布置教学任务的使命?是否真正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很合理的构思,以便确定最恰当的导语。

二、反思合作学习,是否在必须的前提下进行的

时下流行的公开课,动辄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好像不讨论,不合作就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了,就没有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了,就陈旧老套了。其实过多的讨论,会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一味地合作,会让少数学生养成懒惰的陋习,并不是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需要学生的合作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可以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我们就应该给他们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只有在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面前,让他们讨论;在一个人无法单独完成需要多个同学共同努力的前提下,要求他们合作,共同寻找答案,协作完成。学生才会有讨论的激情,才会体味到合作的乐趣。因此合作学习一定要在水到渠成的条件下进行,而不要为了追求形式盲目的开展。

三、反思师生互动,是否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在很多课堂里,教师都喜欢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展开师生双边活动。频频地提问,踊跃地回答,课堂确实很活跃。但是教师是否注意到,每次被叫起来答问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他们观点新颖,答题准确。让老师和学生都很满意,但是更多的学生却没有答题的机会,特别是距离讲台比较远的后排,他们几乎成了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思想,没有人注意他们的沉默,教师已经沉浸在由几个优生营造起来的无比活跃的课堂氛围里了,而沉默的学生在课堂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毫不关心。这样的互动只是少数人参与的互动,是不公平的互动,没有面向全体,没有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到互动的乐趣,是不完美的。因此在设计互动环节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

四、反思多媒体的运用,是否恰到好处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具有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美观,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兼备,操作简便等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和应用。它可以解决教学中的许多难题,可以有效地创设情景,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有些教师走人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运用多媒体,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中心。教师讲解得很少,学生思考得也少。教学目标被淡化,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却失去了真正参与课堂的机会。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件的精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深入学生,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它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只有在需要的时候用到它,才可以达到让它为我们教学服务的目的。

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永远得不到提高的、简单的、机械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会让我们原本应该生机盎然的教育变得枯燥无味,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求知和探索。

编辑张烨

猜你喜欢

导语师生多媒体
导语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导语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麻辣师生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