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差异性实证分析

2009-07-30林彧辰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9期
关键词:区域差异VAR模型

林彧辰

摘要:运用VAR模型对四大经济区的货币政策传导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VAR模型;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072-02

1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四大经济区经济发展异质性明显,因而从中微观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非常有必要。孙天琦(2004)在对货币政策的研究中强调了区域差别化的重要性后,国内一些学者陆续对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性进行了研究,但从传导机制角度人手的实证分析较少。考虑到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本文选取M2作为货币渠道代表变量,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L作为信贷渠道代表变量。各个经济区域的GDP作为检验货币政策效应的代表变量,首先运用VAR模型,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代表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了解各个区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异同,接着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反映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性。

2实证检验

2.1区域划分殛数据说明

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域:东部地区(E)包含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M)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W)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广西;东北地区(N)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GDP、M2、L均先取经全国零售物价指数调整后的实际值,再进行对数处理。数据选取区间为1985-2008年,来源于wind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

2.2传导渠道差异实证检验

首先,对各大经济区各变量的原始序列进行ADF检验(限于篇幅,结果未列出),发现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因而对原始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变换,ADF检验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ADF检验值均小于1%、5%、10%的临界值,因而拒绝原假设,即在1%的水平上一阶差分平稳,继而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下:

从协整结果可以看出,各个经济区域的GDP与L,GDP与M2均在不同的显著性水平下(5%或1%)存在着协整关系。最后,为确认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进一步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的M2对GDP,L对GDP以及西部地区的L对GDP在不同显著性水平下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但西部地区的M2对GDP却不构成Granger因果关系。

2.3传导效应差异实证检验

在已建立的VAR系统中,脉冲响应可由软件自动模拟完成,为便于观察,将脉冲响应峰值和时滞列表如下:

3实证检验结论

从上述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两方面的结论。首先,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来看,在东部地区,货币政策已开始利用多渠道进行传导,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传导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全国的其他地区,信贷渠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货币渠道的传导并不尽畅通,特别是西部地区,货币渠道受到严重阻碍,效应甚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经济与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东部地区不论在金融总量还是结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地区。

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来看,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非常敏感,货币渠道的峰值达到0.04,信贷渠道达到0.03,且只用2期就达到峰值;东北地区较为敏感。货币渠道峰值达到0.02,信贷渠道达到0.03,且同样只用2期达到;而最需要国家货币政策支持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则较低,通过脉冲响应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这主要是由货币渠道不畅导致的,两地区货币渠道的峰值仅为0.005,且响应时间较长,特别是西部货币渠道直到4期才达响应峰值,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对一国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就长期来说,我国应大力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货币市场发展,尽量缩小各地区经济与金融差距;短期来说,可考虑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实行有差异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区域化操作,保证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区域差异VAR模型
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