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陵长干寺千年地宫
2009-07-30祈海宁杨新华
祈海宁 杨新华
2008年11月22日,一座精美绝伦的七宝阿育王塔从铁函中缓缓升起,出现在21世纪人们的面前。997年以前,金陵高僧演化大师可政、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带领来自金陵、扬州的广大同缘众信,郑重地将这座宝塔瘗藏于金陵长干寺新建的九级真身塔地宫之中。997年之后,南京市考古工作者通过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这座久已成为废墟的塔基和地宫,让以七宝阿育王塔为代表的一大批包括极为珍贵的佛顶骨舍利子在内的佛门珍宝盛世重辉。
一、考古工作缘起与历史沿革
2007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经过多年的论证和筹备,决定兴建“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并将其列为市政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为配合这一文化重点工程,南京市博物馆从2007年初至今,对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的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这一工作一直持续至今。
大报恩寺遗址得名于明代皇家寺院大报恩寺,其实大报恩寺所在的南京古长干里是一处有着深厚佛教文化积淀,堪称金陵佛脉的“宝地”。
早在三国孙吴时期,南京长干里地区就有了佛教精舍和阿育王塔。不少专家认为,它就是江南第一座佛教寺院——建初寺的所在地,实为中国南方佛教的发祥地。
东晋初,长干寺之名正式出现。东晋孝武帝宁康年间,高僧刘萨诃在此发现佛祖真身舍利及发、爪等圣物,轰动南北。金陵长干寺从此被佛教界广泛认可为中土19份真身舍利的瘗藏圣地之一。其后,寺内陆续建起两座阿育王塔。梁武帝对长干寺进行过大规模扩建,新建了许多佛殿、佛堂,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大同三年八月(公元537年),梁武帝又下令对长干寺双塔进行改造。改造期间,佛祖真身舍利和发、爪等物被从阿育王塔地宫中取出。萧衍为此大赦天下,并多次驾临长干寺主持“无碍大会”,与全城僧俗信众一同礼拜舍利。第二年九月,双塔改造完毕,梁武帝将舍利及爪、发等物分为两份,分别放入两座塔的地宫之中。史书记载,舍利放入两塔地宫之后,当天夜晚两塔的顶部同时大放光明。
隋唐时期,长干寺逐渐破败。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时任润州刺史的李德裕将长干寺阿育王塔地宫打开,从中发现了21枚舍利。李德裕将其中的11枚迁往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在北固山甘露寺建塔供奉。这些舍利以后一直留在镇江,成为甘露寺镇寺之宝。而另外的10枚则被留在了原地,成为金陵长干里佛教复兴的基础。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埋藏在长干里地下的佛祖舍利经常显灵,全城僧俗民众屡屡受到感应。金陵高僧演化大师可政将此事上奏宋真宗,真宗派人调查后认为属实,下诏重修长干寺,并兴建佛塔。新建的佛塔八面9层,高200尺,初名真身塔。建成后,真宗又亲自赐名为“圣感舍利塔”。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宋真宗又根据他的新年号,下诏将长干寺改称为天禧寺。
天禧寺在宋代还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可政在长安终南山紫阁寺意外找到了唐代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玄奘即《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不畏艰险前往印度取经,为中国佛教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可政发现玄奘顶骨舍利之后,郑重地将其运回金陵,在天禧寺内专门建造了一座石塔进行供奉。
自宋至元,天禧寺一直是享有崇高地位的江南大刹,香火鼎盛。元世祖忽必烈、元文宗图帖木尔都对天禧寺青睐有加。元世祖下令将秦桧家族位于南京江宁县的家庙旌忠寺没收,拨给天禧寺作为下院,以壮大天禧寺的经济实力。元文宗下令由国库出钱5000缗,并且从他个人的内库中捐出三碗黄金,对圣感塔进行维修。
天禧寺在元末的混乱时期遭到过较大破坏。明太祖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下令对天禧寺进行大修。在工部侍郎黄立恭的主持下,全城官民集资二万五千两黄金,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重建工程。重建后的天禧寺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圣感塔再次焕然一新。朱元璋对此非常满意,亲自为该寺撰写了御制碑文,并且让天禧寺举办法会,追悼在元末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惜乎天禧寺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的火灾中化为灰烬。4年之后,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天禧寺的原址上大规模重建寺院,改名为大报恩寺。
二、明代大报恩寺概况
永乐十年(1412)八月,明成祖朱棣正式下令重建被毁的天禧寺。朱棣要求重建工程要“弘拓故址,加于旧规,像貌尊严,三宝完具,殿堂廊庑焕然一新,重造浮图高壮坚丽,度越前代”。朱棣赐给大报恩寺特殊待遇——“准宫阙规制”,也就是说要按照建造皇宫的标准建设大报恩寺。至宣德三年(1428),大报恩寺最终落成。前后耗费的时间长达17年。
大报恩寺建成后占地面积达400余亩,大大超越了以前天禧寺的规模。其地南至雨花台,北抵秦淮河,东至明代虢国公俞通海墓园(今晨光集团厂区内),西至聚宝街(今雨花路),四周总长号称“九里十三步”。
大报恩寺山门朝西,建筑布局总体上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寺庙中最重要的宗教性建筑皆分布于北区;而为寺院配套的附属建筑皆位于南区,两者之间以院墙相隔。大报恩寺北区的建筑排列极为有序。沿着中轴线依次设置山门(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等核心建筑;在中轴线两侧还根据需要设置了御碑亭、钟楼、祖师殿、伽蓝殿等建筑。大报恩寺的南区与北区的建筑格局完全不同,它不是按照中轴线一字排开,而是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其西部是贮藏经书、经板的场所,名为藏经殿,收藏了全套《永乐南藏》的大藏经板。中部分布了两个院落,偏北的院落是寺院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主要包括了方丈室、库房等。偏南的院落名为三藏殿,是僧人习法、参禅的地方。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三藏塔即位于这一区域。最东部名为“旃檀林”,是僧人就餐、休息的场所。
在大报恩寺中,琉璃塔是最著名的单体建筑,它九级八面,高达78米,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而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三、考古发掘概况
2007年初,为配合“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设,受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大报恩寺遗址进行全面发掘。
田野发掘工作从2007年初开始,一直持续至今。主要收获有两个方面:一、在大报恩寺北区中轴线及其两侧,依次发现并清理了香水河桥、大殿、塔基与地宫、观音殿、法堂,以及祖师殿、伽蓝殿等明代大报恩寺重要建筑遗存;二、在保护明代重要建筑遗存的前提下,我们在遗址上选择合适地点发掘至生土。先后发现并清理出汉至隋唐时期墓葬30余座,南朝时期房址3座,宋代水井、道路、房址、磉墩等重要遗迹,及大量遗物。在出土的早期遗物中,不少与宋代天禧寺相关,包括带有天禧铭文的碗底,砖、以及佛教造像等。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索大报恩寺前身诸寺院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发掘过程中,出土总数多达2万余件的各类珍贵文物。其中既包括在遗址中出土的明代建筑构件,尤其是大量精美的琉璃构件,以及各种质地的明清时期的佛教造像;更为重要的是,在地宫中出土了种类丰富的各类供养器物,包括金、银、铜、水晶、玻璃、玛瑙、丝绸等各种质地。其中有多达1.2万余枚的历代铜钱——从秦代半两,直至北宋真宗时期的祥符元宝,还包含不少特殊制作的非流通钱币,如龙凤纹花钱等。在一枚“景德元宝”的背面,磨光后刻划了一幅佛手拈花图,刻划细微,精美异常。本次出土的100余幅宋代丝织品,是建国以来北宋丝织品的一次集中出土。这些织物使用了提花、刺绣、印染、描金等多种织造和装饰工艺。在多幅丝织品上还有施主墨书题写的题记,内容丰富、墨色如新。在地宫中还出土有大量的宋代香料实物,有沉香、檀香、龙脑香等,以及贮存、使用香料的器具。
四、塔基和地宫中惊人发现
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收获是确定并发掘了始建于北宋,并沿用至明代九级真身塔的塔基和地宫。塔基的平面呈正八边形,最大对径约为25米。从外至内分为五层结构,除中心部的地宫外,外围四层结构的平面形状皆为八边形。地宫位于塔基中心,开口为圆形,直径2.2米。考古发掘证明,该地宫未遭盗掘,保存完好。
地宫为圆形竖井式,从原始山体中垂直下挖而成。地宫之内,从上至下以一层石块,一层夯土的方式有规律的填充、夯筑,共39层。在距离地表4.2米处,发现一块边长约0.9米、厚约0.25米的方形覆石,位于地宫中心。覆石提取后,其下露出了方柱状的石函。石函高度达1.5米,边长0.72米,由上部盖板、底部垫板和四周四块壁板拼合而成。其中北壁石板镌刻长篇铭文,题为“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介绍了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长干寺住持演化大师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许,修建九层宝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内地宫中藏有“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内用金棺,周以银槨,并七宝造成阿育王塔,以铁函安置”。考古所见与碑文的记载完全一致。在石函内发现有一座铁函,高1.3米、宽0.5米。这是国内目前从佛塔地宫中发现的最大的铁函。铁函顶部放置大量的铜钱,以及水晶球、玛瑙珠、串珠、鎏金银凤等供养器物。在石函下,还有一个小型埋藏坑,其内出土白瓷、青瓷碗各1件,青瓷壶1件。地宫从现存地表开口至埋藏坑底部共深达6.74米。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深的佛塔地宫。
通过考古发掘与史料的梳理,得出两点基本认识:
1. 根据塔基与地宫的建造方法、埋藏情况,以及出土器物的铭文、时代特征,明确该塔基与地宫的始建年代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原为长干寺真身塔的塔基与地宫。
2. 根据该塔基与地宫在明大报恩寺中轴线上所处的位置,以及明代史料的记载,明代修建大报恩寺时,将该塔基与地宫完整沿用为琉璃塔的塔基与地宫。
五、请出阿育王塔
自8月初起,考古队对地宫出土的铁函进行室内清理。清理发现该铁函是一座为盛放七宝阿育王塔而特制的容器。七宝塔紧贴铁函放置,提取极为困难。经过多方比较,考古队决定与航天科工集团南京晨光集团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取塔方案,确保在完好取出阿育王塔的同时,保证铁函的完整。
11月22日,南京市博物馆与中国航天南京晨光集团合作,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将碑铭中记载的“七宝阿育王塔”顺利请出铁函。
经初步观测,七宝阿育王塔高度近1.2米,内部为木质胎体,外部用银皮蒙覆,表面鎏金,并大量镶嵌水晶、玛瑙、琉璃等多种宝石。该塔由相轮、山花蕉叶和须弥座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塔刹有五重相轮,顶部为球形宝珠。四只山花蕉叶分别位于须弥座顶部四角,其内侧分别浮雕了两座佛立像和两座佛坐像。外侧则浮雕了一组佛祖诞生、苦修、说法、涅槃,以及降魔显圣等佛传故事。塔刹与四座山花蕉叶之间皆以长链相连,链上悬铃。塔的主体是位于底部的须弥座。须弥座平面为方形。上、下两端的出涩部分皆浮雕一组佛像,姿势各异。塔身四面中心部分,分别浮雕了“萨埵太子饲虎”、“大光明王施首”、“尸毗王救鸽命”和“须大拿王”四幅大型佛祖本生变相。塔座四面的顶部分别刻有“皇帝万岁”、“重臣千秋”、“天下民安”和“风调雨顺”四字吉语。塔座四隅站立大鹏金翅鸟(即天龙八部之中的迦楼罗)。每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錾刻铭文,主要记述捐赠施主的身份、姓名,捐赠的数量,以及变相的名称等。另外在塔刹根部,山花蕉叶内侧、以及塔座顶部平面之上皆有铭文,提供了十分丰富、重要的文字记载。从整体上看,该塔造型高大雄浑,装饰精美,寓意深刻,代表了宋代佛教器物制作的最高水平。
六、铁函开启与七宝阿育王塔请出电视直播情况
为迎接北京奥运百年盛事,南京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并报请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的同意,决定于8月6日正式开启铁函,同时由凤凰卫视和南京电视台联合进行现场直播,以此重大发现祝福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
按照计划,凤凰卫视中文台、资讯台和南京电视台于8月6日和7日,以“千年铁函大揭秘”为题,请著名学者王鲁湘担纲主持,南京大学著名教授蒋赞初,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院长、法门寺地宫考古发掘领队韩伟等为嘉宾,分5个时段,每时段1小时,对铁函开启过程进行了全球电视直播。直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公众关注程度极高,对本次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给予了积极热烈的评价。观众普遍反映这是北京奥运之前中国发生的一件盛事,为即将开始的北京奥运会开了一个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韩伟先生评价整个铁函开启过程是“完全符合科学发掘的考古程序,进行得非常完美”,他还认为本次考古发掘完全可以与法门寺地宫媲美,而且在影响程度上比法门寺地宫更大。直播工作也得到香港凤凰卫视高层的重视,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三天两次飞抵南京,参与了直播的全过程。南京及国内外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以“千年大铁函、惊世大发现”为主题,用大量的篇幅和版面进行了连续报道。
11月22日,在各方面充分准备完善的情况下,考古队进行提取阿育王塔的工作。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江苏卫视、南京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合直播。在考古队和晨光集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2日下午4点钟,阿育王塔被安全完好地请出铁函,安置在特制的玻璃塔罩内保护。千年珍宝,一朝面世,在海内外再次引发了巨大的反响。阿育王塔虽然由于保护珍贵文物的关系未予打开,但已经发现的书籍与碑文以及经过仪器测试,都证明了塔中确实保存有佛顶骨舍利子这一极端珍贵的佛门宝物。
金陵长干寺地宫是一座可以和唐代法门寺地宫相媲美的宋代佛门宝库,它所蕴藏的极端重要的文物需要海内外的从事宗教、历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共同探寻。这种探寻工作无疑将持续多年。等待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阿育王塔内的极端重要文物,在能够确实保证不会受到损耗的情况下,我们相信宝塔将会进一步打开,让宝物公开面世,让世人有惊喜的发现。
七、抓住历史机遇,建设南京“佛都”
南京佛教文化之昌盛,在中国各大古都中罕有可比。南京有着二千年的佛教文化积淀,自古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说,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长干寺地宫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深的地宫,出土的铁函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瘗藏舍利铁函,铁函中七宝阿育王塔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实物塔。更重要的是,铁函中的佛顶真骨更是在国内绝无仅有。当年陕西法门寺出土了4枚舍利,一下就成了佛教圣地,如今南京出土了佛顶真骨,其影响可想而知。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称南京是“佛教学术的中心”,如今南京成为南方佛教中心的地位应该说是无可非议。
佛顶骨舍利的发现与出土,为南京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金陵长干塔与法门寺塔同属中国19个阿育王塔。它的发掘不仅仅是南京文物部门的一大发现,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乃至世界佛教界的一大盛事。目前,南京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正以佛顶骨舍利为核心,围绕佛教文化园的建设,整合各界资源,改变传统做法,顺应当代佛教文化发展的趋势,以充分彰显南京佛都的魅力和广泛影响。
注:地宫考古发掘队队长:祈海宁
队员:龚巨平、周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