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09-07-30张小敏

文教资料 200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治思想

张小敏

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和冲击。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主动迎接挑战,利用网络资源。因势利导、全方位、多渠道、科学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思想道德教育

一、网络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产物。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凭借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虚拟性、全时性等特点和优势,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大学校园里,网络为在校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积极,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利用网络化现代传媒手段,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完善,在实践中更加生动、有效,是一个非常重要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新问题。

二、网络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相比具有的优势

1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所承载的信息量巨大,具有开放性和超时空性,可以使人们方便快捷和无限制地查询、搜集、积累所需信息。

2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天地。

这种迅速、及时的传播方式,有利于各网站及时传播健康、科学、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面较小的弱点。

3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思想政治教学、专题报告会、演讲赛及社会实践。这些都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网络技术的普及,无疑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网络成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网上讲座、网上宣传、网上论坛、电子信箱、热线服务等,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

三、网络时代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对策

面对网络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网络化趋势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努力探索新思路,积极拓展新领域,创造新方法,将利用网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一项长期的日常工作来抓,切实提高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1树立全新的网络时代教育理念。

网络化时代。互联网的“触角”强烈地改变着我们眼前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和价值观念。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庞大的说教式的意识形态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迫切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对等,缺乏平等和尊重意识。现代大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很强,较少盲从,爱张扬个性。因此,变居高临下为平等交流,彼此进行和谐、友好的探讨,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

2加强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网络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组织保证。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党委宣传部设立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专门岗位。这支队伍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而且要精通网络技术,熟练进行网上操作,能够做到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相结合,侧面沟通与正面引导相结合,灵活、有效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3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校园主网站,掌握校园网舆情。

校园网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平台,所以应重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要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要开设网上论坛,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加以正确引导;要利用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在网上开展富有冲击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要多开发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较浓的教育软件,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实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4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德”教育相结合,适时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大学生保持良好的上网心态,理性地应用网络,努力成为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通过疏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规范其网上行为方式,使大学生们能够在网上明辨是非、分清美丑,自觉地维护网络秩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袭。成为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防范能力,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5健全校园网络管理体制。

网络信息的过度泛滥和良莠不齐,必然会导致大学生信息选择的困难。因此,要建立网上信息的主动响应机制,要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技术支持、引导机制等方面人手,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意收集、分析网上信息,保留并扩大有益信息的影响,阻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要规范网络运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综合系统。在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更不能丢弃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充分发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大力加强内涵建设,还要紧密结合高校现实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探寻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形成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