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的设计与优化
2009-07-29练绪宁刘迪华练继辉潘润发
练绪宁 刘迪华 练继辉 潘润发
摘要: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具有鼓励性、开放性、序列性和提示性等特点;课堂提问的设计应遵守有疑而发、难易适度、富有启发性和良好的课堂气氛等原则;课堂提问的运用要对摸底提问、重点提问、扩展提问和归纳提问进行区别处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提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以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仍然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所必需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还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升华。本文结合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实践,在分析课堂教学特点和设计原则基础上,提出在多媒体环境下如何合理地运用课堂提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提问的特点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有效进行课堂提问,首先就必须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特点。课堂提问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鼓励性、开放性和系列性等内容。
1.1鼓励性
教师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的或独立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不能只通过机械回忆来回答,而是需要通过处理加工信息,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高级思维形式,用超越回忆或给予的信息来回答教师的提问。比如学习公民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列举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典型实例,通过实例启发学生归纳出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要求,如要从小培养责任感、该做的事一定要做、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等。还可以提出如果做错了该怎么办,如果在责任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列举实例鼓励学生讨论、分析、思索,最后总结出做错了事要承担责任时的处理办法。这样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表不同的看法,逐渐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1.2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是指允许作出多种可能解释的提问。开放性的提问形式多种多样,如:“你认为该怎么做?”“这个问题你还有其他看法吗?”等。开放性的提问能刺激学生自己产生新的问题,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例如学习面对生命的思索这一内容时,例举桑兰的事迹,让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然后讨论生命的含义,让学生思考该如何面对生命。最后用聚合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得出结论。这样运用开放式的提问,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考,学会思维的技能,增强他们开展探究的自信心。学生的思维即或错了,但仍取得了思考问题的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为了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阻碍学生亲历思维的过程。
1.3序列性
课堂提问不能随意而为,应先经过精心设计,提出各阶段供学生回答的问题。具体说来,问题应当是递进式的,有层次有节奏,前后衔接,相互呼应,逐步深化,这样才能使学生紧紧围绕某个问题逐步深入开展学习活动。一般可以先设问、反问、追问再深问。通过系列性的提问,使学生在积极探索思考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定性到定量,从而达到质的飞跃。
1.4提示性
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要起指导或引导作用,即给学生指出学习的大致方向或从哪方面去着手学习。教师应该很少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经常向学生提问,一个提问对学生来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提示。例如,在总结生命的价值时可以提问:善待生命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善待自己的生命和善待他人的生命)。怎样善待自己的生命(为自己创造幸福)。怎样善待他人生命(为他人创造幸福,使自己体验幸福)。学生通过思索可得出结论: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为自己创造幸福,还在于为别人创造幸福以及带给自己更强烈的幸福体验。
2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
教师除了要了解课堂提问的特点,还需要把握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原则。
2.1有疑而问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针对学生有疑而问,学生疑问一旦解决,才能使他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激发进一步的兴趣。如果不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只是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2难易适度
问题难易适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维;问题过难,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同样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提问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来决定。
2.3富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在内容上要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以鼓励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提问形式要变化多样,形式单一只会使学生乏味。所提的问题不能含糊不清,要具体、明确、严密,才能启发学生答题思路。提问最好还要在新旧知识联系处或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或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在这些容易发生矛盾的地方提问,更能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当然,提的问题最好是开放性的,如答案不惟一,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更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4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提问需要引起学生大胆探索与回答,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主动学习,思想活跃。对回答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表扬;对不能正确回答的学生,不能挖苦嘲弄,冷言冷语,而应鼓励、启发,引导其学习。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才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课堂提问的方式与运用
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的运用要对摸底提问、重点提问、扩展提问和归纳提问进行区别处理,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1摸底提问
“温故而知新”强调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复习和检查学生已学知识,不仅督促学生逐步养成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优化教学效果。摸底提问正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在复习“账簿的种类”时,可设计如下问题:(1)账簿的种类包括哪些。(2)总账、日记账、明细账采用的外表形式、账页格式分别是什么。(3)指出银行存款日记账、原材料明细账按不同的标准归属于什么账簿。以上三个问题在设计时考虑了问题的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回答,以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此外,对基础会计中出现的一些名词、简答等概念性的知识通过每堂课前的反复滚动提问不断巩固、强化,使学生最终达到无意识记忆,并通过以后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强理解和运用,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2重点提问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能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提问的重点就是将问题集中在那些关键点上,以突出重点,克服难点。第一,抓住教学重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错账更正方法”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各种更正方法的适用范围。教师首先可以以表格的形式提出问题:错账更正的方法有哪几种,错账类型有哪些,各种错账类型的发现时间,各种错账更正方法的步骤。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归纳填写错账更正一览表,最后由学生回答,教师分析。通过上述教学过程的安排设计,使学生不仅能抓住学习的重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第二,在学生思维障碍处设问,突破难点。教学难点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而这些难点通常是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之处,教师必须在此处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应用已学知识去分析思考,最终解决疑难问题。
3.3扩展提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有目的的根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增强思维发散和知识交叉,增加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如在应付票据的核算这一讲授过程中,在介绍了不带息商业汇票的账务处理后,可以设问:如果是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应怎样进行账务处理。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得出一系列会计分录。然后又设问: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账务处理又有何异同呢。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应该能正确编制会计分录。最后再问:如果是站在收款方的角度,如何编制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分录呢。这就把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和以往所学的应收票据的核算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进行思维转换,一方面,巩固旧知识,另一方面,又能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分析,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3.4归纳提问
在讲授完每堂课后,教师都要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本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如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后,可以提问学生:四种折旧计算方法相互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展开思考,分析计算的各个环节,从而归纳出异同点。这样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方法的运用,而且使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条理化,重点突出,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更是提高了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多媒体环境下课堂提问运用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应精心备课,巧妙组织,把握重点、难点,设计出高质量、启发性强的提问,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军靠,李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
[2]潘苏雅.通过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4).
[3]杨方.论教师课堂提问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
[4]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