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探讨
2009-07-29王淑梅
王淑梅
摘要:网络中心战是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网络中心战不仅是联合作战概念和理论的革命性发展,也是指挥控制系统应用模式、能力要求和技术体制革命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网络中心战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的分析,结合军事发展战略和指挥控制系统发展要求,对新形势下的指挥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思路。
关键词:军事转型;网络中心战;指挥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
引言
随着世界军事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中心战正成为世界军事的发展趋势,并牵引着武器装备建设向网络中心化方向转型。为顺应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应对多元化的安全威胁和多样化军事行动使命任务的需要,适应体系对抗的要求,“基于信息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而网络中心化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是一体化武器装备体系的核心,其应用模式、系统能力和技术体制都将与现役的指挥控制系统都将有革命性的发展。因此指挥控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
1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分析
网络中心战是通过全球信息栅格,将分散配置的作战要素集成为网络化的作战指挥体系、作战力量体系和作战保障体系的作战概念和理论。网络中心化的指挥控制要能够实现各作战要素间战场态势感知共享,最大限度的把信息优势转变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因此,网络中心化的指挥控制系统与当前平台为中心的指挥控制系统在应用模式、能力要求和技术体制上都有了革命性的发展。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应用模式是依托信息基础设施物理上分散部署、逻辑上按照任务集中的网络化指挥控制系统。以联合指挥控制系统为核心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以实现按需信息共享、群体决策、协同、自同步为目标,以灵活的柔性重组能力、可裁剪能力、自适应抗毁能力为特征。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应用模式和系统能力是当前指挥控制领域采用的技术体制无法适应的,要求指挥控制系统的技术体制向网络中心化方面发展。
依据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要求,参考美军在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采用的技术体制,我们可以认为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军事信息系统技术体制一体化
美军的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是建立在GIG基础上的,其技术体制的组成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层次,GIG技术体制、指挥控制领域技术体制和各个军兵种系统技术体制。这样的层次结构使指挥控制系统与其他领域的信息系统通过基础的GIG技术体制实现了一体化,使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和各个军兵种的指挥控制系统通过指挥控制领域层的技术体制实现了一体化。
1.2技术体制采用联盟体系结构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在考虑一体化的同时也承认不同军兵种体系结构的特殊性与专用目标的差别,允许其自治与局部治理,因此,采用联盟体系结构作为全军指挥控制技术体制框架,依据功能领域、军兵种建立多个体系结构的联盟。
1.3以IPV6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网络技术体制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指挥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指挥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是建立在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上的,以IPV6为代表的新技术标准,包括通信接口标准、网络管理标准、信息传输标准是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的核心。
1.4以SOA(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为核心的软件技术体制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软件是面向网络使能的,现有的以C/S(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构件化技术为基础的软件技术体制将逐步转向以SOA(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为核心的技术体制,以软件的服务化实现系统的网络化。
2 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要求及发展思路
标准化工作是系统技术体制的重要组成和直接反应,网络中心化的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的发展对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理论战略和实际方法。
2.1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要求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是对平台为中心的指挥控制系统革命性发展,标准化工作在指挥控制系统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显著,标准先行的系统研制思路更加迫切,指挥控制标准体系和大量新的标准必须更新。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未来指挥控制系统研制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新的要求。
2.1.1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从实现系统“三互”逐步转向实现系统一体化。
现行的指挥控制标准体系建设是以指挥控制系统之间实现互连、互通和互操作为目标的,标准主要是解决不同的系统之间物理互连、信息互通和业务互操作问题,在系统内部还可以存在大量的工程标准、系统自定义标准。而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对灵活性、柔性重组能力以及端到端的信息共享能力、协同能力的要求,打破了系统的边界,仅仅在系统之间实现互操作已经不能满足指挥控制能力要求,端到端的互操作成为未来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因此,指挥控制系统的技术体制必须实现一体化,实现武器装备体系的一体化成为标准化工作的目标。
2.1.2标准化工作的内容贯穿系统研制的整个过程并能够随着系统的演化不断发展。
未来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不仅要体现在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开发和系统联试过程中,而且要在关键技术预先研究、系统运行、维护和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即要确保标准先行保证系统研制需要,又要使标准能随着系统发展不断的完善实现同步演化。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应该逐步建立包括领域标准规划、领域标准预先研究、领域标准制定和验证、领域标准推广实施、领域标准检查和标准升级的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流程,以完整的螺旋上升的标准化工作流程覆盖系统的全部系统研制过程。
2.1.3标准化工作必须以多样化的形式提供系统研制的标准化支撑。
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用户更加分散,系统研制对标准的依赖性更大。因此,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方式也需要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逐步建立以Web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标准发布和信息反馈系统,实现高效、灵活的标准按需分发机制。提供纸质文件、电子文档、配套软件、标准应用范例和标准符合性检验工具等多种形式的标准载体,为系统研制的提供全面的标准化服务。
2.2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发展思路
为顺应网络中心化为核心指挥控制领域发展趋势,适应未来指挥控制系统转型的需要。指挥控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应该在继承现有的标准体系、标准成果的基础上,对领域标准化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新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具体如下:
2.2.1确立标准先行的指挥控制系统发展战略。
网络中心战要求在信息栅格基础上接入各种信息系统、武器装备形成一体化的武器装备体系和作战力量体系。这样的应用模式要求各种指挥控制系统等武器装备必须依据统一的硬件接口、通信网络协议、软件技术体制等确定的信息栅格标准进行研制。以往边研制、边制定标准、边发布、边集成的系统研制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样的发展需要,必须确立标准先行的系统发展战略,以成熟、完整的标准体系保证系统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标准的研究、制定和验证等标准化工作将成为未来指挥控制系统研制中的基础和核心工作,是牵引指挥控制系统发展、推动系统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
2.2.2建立一体化的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标准体系。
网络中心战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栅格基础上的一体化指挥控制系统,必须建立以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为核心的指挥控制体系。在标准体系建设上必须在遵循武器装备技术体制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的指挥控制领域标准体系。重点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指挥控制系统共性基础标准和公共应用支撑软件标准(如图1所示),以一体化的标准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指挥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实现指挥控制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一体化。
2.2.3以满足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发展需要的新技术标准研究作为标准化工作重点。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的,是下一代的指挥控制系统,技术体制的升级和新技术应用是形成网络中心化系统能力的前提。其中军用移动通信技术、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军用网络技术、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技术、Web服务技术等是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也是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关键技术开展相应的标准研究工作,制定相应标准,对这些新标准进行技术实验和应用验证,为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设计、研制提供标准支撑。
2.2.4建设作战能力标准、技术体制标准和系统能力度量标准相结合的系统标准体系。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领域标准化工作不仅要求对系统实现的技术体制和相关标准体系、标准进行研究,必须同时针对网络中心化的指挥控制能力、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能力评估度量标准进行研究,以保证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的有效性和可验证性。指挥控制能力、系统实现技术、系统能力度量三者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指挥控制领域的标准体系是指挥控制系统有效的发挥作战效能的可靠保证。
2.2.5加强标准验证和试验工作提高标准质量和适用性。
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制对标准有更强的依赖性,指挥控制领域标准的一体化使标准的发布范围更加广泛,用户数量更多。因此,系统研制对标准的正确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的质量不仅影响系统研制的进度,而且决定系统研制的成败。而大量新技术、新标准的应用使未来指挥控制系统研制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加强标准的验证、标准的应用试验工作成为提高标准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经过充分的标准正确性、符合性验证,广泛的标准有效性、适应性试验,才能保证标准的推广、贯彻和应用的顺利进行,保证系统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未来的20年是新一代指挥控制系统发展的关键阶段,指挥控制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即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围绕着指挥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抓紧开展网络中心化指挥控制系统的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研究,开创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耐和,童志鹏.美国国防部GIG体系结构设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