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2009-07-28孔凡菊赵丽萍
孔凡菊 赵丽萍
摘要:文章阐明了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教育;人格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191-02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化于人的心灵深处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既反映主体(人)对文化客体(文化知识)的认识关系,更反映主体对文化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是通过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高雅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为人师表的潜移默化和学生自身的体验而养成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的综合反映。
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备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二是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人文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三是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四是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都是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人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优秀的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儒雅的风度气质等。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兼备的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人。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把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优秀人文知识通过课堂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与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性、完善人格的教育,它强调用智慧和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真、善、美的理解。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人文精神,它包含了珍视人、珍视人的生命与幸福及权利与自由,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平等的精神;包含了人生的目标、追求、信念、理想、责任等实现人自身价值的精神;包含了人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学做人”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先生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会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不仅有谋生技能,能享受物质生活的人,而且同时做一个高尚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坚强性格的人,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进步的人”。学会做人必须以人文素质为基础,因为人文科学体系既是一种知识体系,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人文科学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发出警告: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人文科学,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衰退,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在当今科学技术飞跃和经济巨大发展的时期,全世界都在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教育上的完整人格养成问题,以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新理念。而这些都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因此,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是学会做人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也应当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据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测评,发现高职学生最大的三个问题依次排列为: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尤其不适应企业文化;心态浮躁,缺乏吃苦精神,过多考虑工资、工种和就业单位;缺乏职业忠诚感,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较低。这三大问题从教育方面追寻原因,可以归结为缺乏人文教育。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为人处世的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更不要说有大的发展。可以这样讲,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成长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动摇这个基础,或弱化这个基础,就很难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
二、人文素质教育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基础
创新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创新素质教育是追求人格发展的和谐性与特异性相统一。所谓人格发展的和谐性,就是注重德、智、体、劳诸教育在学生身心发育中的有机渗透;所谓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既是从事未来创造性工作所必备的独特精神品质,主要是包括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性格,破除大框框的批判精神,不拘成见、富于变通的灵活态度,博采众长、吸纳百川的广阔胸怀。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就是十分注重感受性和体验性,对培养人的内化机制,鼓励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使创新活动具有深层动力机制具有更大的作用,人文底蕴越深、视野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再创造的能力才会越强。
三、人文素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近年来,高职学生的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些学生的身上究竟缺少什么呢?他们缺少的是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现实的适应能力,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自我解脱能力,以及对自我正确认识和分析的能力,一句话,他们缺少的是心理健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低,人文素质差,不能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建立和谐完美的关系,不能与客观环境之间取得积极的平衡。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就必须以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支撑。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许多国家都认识到,在追求技术文明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人类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观念同样极为重要。因此在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中,许多国家再次注重对未来社会公民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经济、美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强调认识和汲取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以民族的、健康向上的文学、音乐、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现代学校课程,以陶冶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国际化已经渗透到了学校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给学校校园文化带来了多样性。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优秀综合素质,既能发明创造又富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既能促进科技经济进步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五、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呼唤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有学者曾指出,把人当作工具的教育理论是最致命、最危险、最错误的。在当今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将来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人格是否健全,能不能顺畅地融入社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是否有文化,创新精神可否提升,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社会能否长治久安。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准备,而且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不仅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者,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合乎要求的公民。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学生的需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岗位对人的要求变化很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因此,高职学生也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次,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企业界的需求,企业招聘时不仅看重学生“做事”的能力,更看重其“做人”的水平,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和科研都围绕专业转,大部分院校人文课程课时数很少,这些院校从课程设置到校园文化,都缺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文氛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急功近利,把进高职院校看作是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寻求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助长了轻人文的价值取向。高职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造成的最大后果是缺乏对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缺少人文精神的学生,就像没有航标的航船失去前进的目标一样,决不可能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学生人文精神的营造,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目的。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培养不容乐观。有些学生由于缺乏积极奋进的人生理想,除了专业技术知识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而思想苦闷,精神压抑,消极悲观,无所事事;有些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意识增强,渴望实现自我,但对他人与社会没有责任感,整体意识与合作意识淡漠;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互相利用的关系,注重功利性,讲求实用主义,满足于感官刺激和及时行乐。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但学校教育方面的缺陷造成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缺乏,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个高素质人的身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往往是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积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2).
[3]仲岩.试论以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
作者简介:孔凡菊(1965- ),女,山东曲阜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品德及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