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远程教育对市场经济的作用

2009-07-28刘志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13期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市场经济

刘志光 李 莉

摘要:远程教育作为要求开放的教育领域之一,对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以及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也必然与社会基本利益存在着冲突因素,为市场带来消极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远程教育;市场经济;网络;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了世界经济生活之中。远程教育作为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教育开放的四个领域之一,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由于其自身还存在不足,对市场经济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1 远程教育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远程教育作为新生的教育方式,对人才的培养、优化教育产业结构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作用。

1.1 提高国民素质,优化教育市场产业结构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环境不断优化,国内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规格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标准,岗位的再培训、知识的快速更新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得社会对再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

现代人员的特点是流动性强,生活节奏快,对培训内容要求的专业性强,对教育的需求也愈加灵活多样。普通学校教育定时、定点、长期连续进行,形成了强大惯性与惰性,再加上师资、设备等水平和学校所在区域的限制,难以满足要求;现代远程教育因其覆盖全面、风格多样、形式灵活、配置合理的特点,很好的解决了工作与培训之间的时间矛盾,成为人们解决再教育问题的首选方法,其即时性培养了大批能适应当前经济迅快发展的人才,他们能根据市场需要从远程教育网络上学习相应知识,使自己成为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全方面的人才。所以,远程教育不但能满足各类人群对教育的需求,同时也是对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补充,优化了教育市场的产业结构。

1.2 创造利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

远程教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权威调查显示,我国75%以上的在职工作者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继续培训,50%以上的企业管理者要求专业学习和培训,45%的年轻人在进行外语类培训学习,人均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消费已达200元/年,而一般城市的消费群体可达200万人之多,全国远程教育服务市场可轻松过亿,对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家开始重视远程教育产业,纷纷对它进行投资。另外,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需要相关的科学技术来支持,大大促进了电子数码技术、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相应的电子产业也应运而生,人们对这些产业投入大量的资金,得到了相当可观的回报。所以,现代远程教育对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还创造了许多的工作岗位,网络工作人员、懂得网络教学的教师、各类技术人员的需求都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力资源的结构。

1.3 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不分国界的交互学习性,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和各种跨国界人才交流,网上的各种经济信息,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浏览得到,各种经济理论、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上传播,方便快捷地使经济思想在世界各国交流;人们的思想不再囿于一国之内,而是面向世界,吸收各国先进的经济思想,促进了经济思想的全球化和人才交流的全球化。现代远程教育通过自己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促进了人才间的交流、沟通,培养了人才的世界性经济思维,使人们的经济视域放眼到了世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际间的经济贸易次数,对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 现代远程教育对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

现代远程教育虽然对市场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不可否认它对市场经济发展也存在负面影响:

2.1 加剧教育竞争,冲击本土教育市场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远程教育机构必然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教育机构产生强烈的冲击。首先,国外的远程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和比较科学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实力,为了能在我国教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推出自己的优势项目;其次,国内部分人存在“崇洋”的思想,也使本土远程教育机构受到较大的冲击。

2.2 加剧我国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目前由于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我国城乡居民受教育权在事实上是不平等的,而网络远程教育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社会配套设施以及实际生活需要等的制约,使得远程教育网点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相对教育条件更为优越的城市,而在教育领域处于弱势的农村消费者是难充分享受到现代网络远程教育的。另一方面,就现代网络远程教育的内容看,暗含着以城市人口为服务对象的倾向,多数高校远程教育的专业都以国际贸易、法学、金融学、计算机、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等为主,极少涉及到与农业有关的专业。

2.3 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远程教育的市场化使企业对远程教育纷纷投资,但利润最大化,才是投资的目的所在;而远程教育作为教育范畴,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是其出发点。在教育的效益问题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很多时候是统一的,但在在具体操作中,受经济利益驱使,却往往难如人意。由于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许多学校出现了不顾资源实际,盲目扩大招生,忽视教学质量等现象。教育和企业的根本追求不同这个根本矛盾的存在,使得远程教育在市场化动作过程中损害了社会效益。

2.4 企业盲目投资,市场秩序混乱

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虽然带动了一批相关教育产业的发展,但其发展牵涉到的技术涉及的范围具有世界性,难度大、范围广,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承载和比拟的,因此,远程教育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社会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由于远程教育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利益,商家对参与其中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纷纷投资。可是有些投资并不是合理有序的,而是漫无目的大范围的投资,缺乏科学的论证和规划。在投资操作上,由于对该新生产业的不熟悉,殊少考虑远程教育产业的特点,资金不能合理有效的分配,使投资具有盲目性,造成了远程教育产业的经济秩序的混乱,资金浪费。

3 面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产生的种种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对远程教育产的投资要做到头脑冷静,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远程教育市场化的管理、控制,使投资合理有效的分配,最大程度的吸收利用这些资金,既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又要保证市场秩序的稳定。具体对策如下:

3.1 积极学习国外已有的科学的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利用,建设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

3.2 取行政部门牵头、校际合作等方法对师资、设备、技术条件相对较好的重点学校进行大规模投入,开展能充分利用其优势项目的现代远程教育,使其具有较优效能的资源得以更广泛的运用;对其他的机构,如有办远程教育的需求,可与普通学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

3.3 强调“学识教育”,即加强对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注重教育内容在就学者日常生活中的效用。强化多样性,灵活办学。

3.4 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监控,对其绩效及时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专家评审、消费者评价、质量考核结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把关,不让质量没有保证的机构或课程进入,实行优胜劣汰,对质量不高或效益不好的机构或课程予以终止,减少无谓的浪费。

3.5 加强法规建设,规范远程教育行为,促进操作的规范性和可预见性,将网络远程教育纳入到法制轨道上来,使其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增加透明度,改变目前过多依赖行政规范的现状。

参考文献

[1]邓尚民,袁玉珍.中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0(9).

[2]高晓清,胡玲琳.关于开放教育市场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1).

[3]冯少周.论远程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现代远程育.2002(1).

[4]张家浚.加入WTO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远程教育,2002(1).

[5]刘玉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与经济功能[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3).

[6]项锦.基于经济学视野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前景探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作者简介:刘志光,黑龙江省教学设备管理中心经济师,MBA。

李莉,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远程教育网络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