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螺涌小学:立足校本的环保教育
2009-07-28谭燕清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应以环境教育为本,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唤醒人们节约资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责任。为此,广州市白云区螺涌小学从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入手,立足校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育形式,寓环境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首先,学校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到当地环境受污染的地方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当前的环境状况。如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学校所在社区的河涌,并与以前河涌没被污染、景色宜人的照片进行对比,以此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思考。上课时打开窗户,让学生听听学校门前停车场及北面厂区音箱制造厂发出的噪音,然后关上门窗播放古筝演奏曲《高山流水》,让学生静静欣赏。通过对比,学生体会到嘈杂的声音使人注意力分散,心情烦躁,对人体有害;懂得了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拓宽了环保知识面,提高了环保意识。
其次,通过相关主题活动,提高环保意识。比如组织学生学习“保护水资源”专题时,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了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知道了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水,其中28个地方被列为严重缺水的国家和地区;我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触目惊心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很大提高。
再次,设立学校环境教育宣传栏,让学生自编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开设《环保之声》广播专题讲座,订阅《环境报》等,并结合三月“植树节”,四月“爱鸟周”、“地球日”,六月“世界环境日”等开展环境教育系列宣传活动,创设浓郁的环境教育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此,学校从细、近、实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提高、养成。
1.开展“节约资源”系列教育活动。一是针对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开展节约教育活动,比如有目的地开展“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活动,做到开水必关、人走灯灭;组织“爱护文具用品,节约粮食,不攀比,不乱花钱”教育活动,增强学生节约意识;开展“废品回收、废品变精品”活动,实现变废为宝。二是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爱护资源。比如就节约用水召开“节约水资源,从我家开始”主题班队会,让学生明白家庭生活中哪些时候需要用水,师生共同讨论在家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学生从中认识到以前忽视了许多生活细节,学会了在做饭、饮用、洗衣服、拖地、冲厕所、洗澡中如何才能做到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三是结合 “广州市公民道德建设” 和“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开展爱护公共设施、美化社区环境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德心和文明行为。
2.开展“我是环保小主人”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学校的卫生、绿化划分区域包干到各班,以班为单位实施卫生绿化,同学之间互相监管,做到学校无杂物,厕所无臭味,一年四季鲜花盛开,四周翠竹枝繁叶茂;组织学生干部进行“环保小卫士”一天两检查,每周评选流动红旗,每学期评选文明班活动;根据学校建筑特点造成回声大的缺陷,向全体学生征集“我为学校献一计”活动,并由学生发起“上下楼梯,轻声慢步”的师生行动公约;还组织了由学生自愿参与的“环保小天使”值勤队,对最容易产生噪音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强化了学生环保习惯。
3.开展“小手牵大手,环保进家庭”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借申报广州市绿色学校之机,举行了创绿色学校家长动员大会,向家长(下转第41页)(上接第33页)发放“绿色生活”环保知识资料和环保知识问答卷,让环保知识进家庭。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开展“家庭用水用电调查”“空调机的噪音调查”“家庭垃圾调查”等家庭环保活动,在亲子活动中,提高家庭环保意识,养成良好家庭环保习惯。
4.开展“社会实践”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少先队组织围绕创建卫生城市的活动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美化清洁校前一条街、清理“牛皮癣”等活动;对学校门前的停车场造成的噪音及镁气影响学校上课和居民生活的污染问题、学校北面音箱制造厂因试音发出噪音的问题、学校门前十字路口摊贩乱摆乱卖等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提案征集”活动,向有关部门提交环保提案和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回应,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开展“家乡小河在呻吟”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对家乡的河水现状进行调查,鼓励学生用自然课上学到的知识对河水进行分解、过滤、净化等,以此提高环保技能,养成良好环保习惯。
(谭燕清供稿)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