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传承金石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2009-07-28许建良周纪珍
许建良 周纪珍
篆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了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早在2001年,江苏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就成立了篆刻兴趣小组,并于2004年6月1日成立了红领巾“西园印社”。印社之所以取名“西园”,源于对蠡园小学前身——西园小学的纪念,也源于无锡有个西神印社,杭州有个西泠印社,都颇有名气。印社成立后,学校专门设立了篆刻室和印社展厅,开发出校本教材——《西园印社》。通过几年的磨砺,孩子们不但从中学会了刻文字印、生肖印、画印,还试着把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入印,把最稚嫩的情感、坚韧、精细、专注等品质都深深地刻进石头里,印社成为了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升学生意志品质的德育阵地。
为了提高队员们对篆刻艺术的认识,加深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学校邀请无锡市图书馆艺术家协会的老师来校办讲座,并聘请他们为学校印社顾问,在全校少先队员中掀起了“金石艺术”大搜集活动:到图书馆、书店、公园、人文古迹等地方,收集有关篆刻艺术的图片、资料,摄影爱好者还带回了许多篆刻无锡胜迹的照片;举办了“我看金石艺术”交流活动,让学校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篆刻艺术的美,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搜集的图文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分“篆刻艺术起源”“篆刻艺术鉴赏、收藏”“篆刻艺术发展、现状”三大块展出,由印社展厅讲解员介绍篆刻艺术,让全校同学充分领略到了金石艺术的独特魅力。
当然,小队员们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常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失败,一刀失误往往前功尽弃,于是有些队员就有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此时,辅导员老师会用篆刻大师们追求艺术之路的感人经历激励他们:如少年吴昌硕学印的故事,张燕昌先生《携南瓜拜师》、钱瘦铁先生《咬得菜根,百事可为》等故事;双休日组织他们从网上、图书馆寻找各派大师的踪迹、走访身边的大师,拓宽自己的视野:从何震大师的稳重和谐、气势恢宏到赵之谦大师的清俊峭拔、精美清新的意蕴;从吴昌硕的刚柔并济、熟中有生到齐白石大师的纵横平直、不加修饰,孩子们见识的是文化的博大,历练的是坚强的意志,他们被大师们的故事和艺术造诣所感染,重新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辅导员老师引领他们把篆刻学习的范围从文字和生肖,拓展到人物肖像、成语故事情节、动物等的刻印创作。通过篆刻“太湖”,融入了学生对母亲湖的亲切之情:“湖”字的创意,显示了波光粼粼的美,河流、小溪汇入太湖的交汇之美、包容之美;通过篆刻“宝界桥”,了解“宝界双虹”的来历;他们还到“千步长廊、古运河畔、黄公涧”等景点进行创作,通过动手篆刻,牢记历史,热爱家乡,感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在印社里,队员们不仅学会了篆刻的技巧,还让更多的同学分享成果,传递爱的快乐。当许多同学的作品被编入《西园印谱》的时候,他们成了校园里的新星;当他们为身边的特困生举行“爱心义卖会”的时候,他们成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这些小篆刻家和书画社的同学们携手作画、刻印,共同完成了一幅幅“伟大的作品”,将这些作品向老师和同学们义卖,将所有款项捐给有困难家庭的同学。此举感动了所有同学和老师。
在华夏子孙喜迎奥运的日子里,郑鸿玲同学欣喜若狂,刻了这样一印:“历练使中国体育更辉煌!”当“5.12”汶川地震的消息传来,刘方远同学潸然泪下,刻下了一印:“灾难让华夏民族更坚强!”在印社同学们的倡议下,学校全体师生开始了捐款行动。小小少年的所作所为,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来。几年来,西园印社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教育界领导和老师,甚至有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的教育使团,印社活动相继被无锡市教育电视台及七彩童年栏目、阿福聊斋、江南之声广播电台报道。2009年2月23日全国少工委五届五次全委会在锡城开幕,在无锡市少先队“向日葵工程”春季交流展示活动中,蠡园中心小学推出了“金石铭刻中华情”为主题的现场篆刻展示,吸引了与会代表江苏省总辅导员华耀国老师、“知心姐姐”卢勤老师、《中国少年报》刘浩副主编、《中国儿童报》沈大刚主编的关注。2009年5月9日——5月18日,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在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举办“扬民族文化,绘锦绣中华”篆刻、书画、摄影作品展示活动,共计80余幅师生作品展出,作为献给祖国60华诞的贺礼!
蠡园中心小学西园印社的社员们在篆刻艺术的长河里遨游,每一个小社工与金石为伴,乐在其中!西园印社成为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幸福摇篮。
(许建良、周纪珍供稿)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