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09-07-28袁和林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贝贝教学活动儿童

袁和林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坐中学”,而是“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化教学方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作为新课程实施者与探索者,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新课程实践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刻意追求形式,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这是对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实质意义上的偏离。那么如何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有效性呢?

一、活动目的要解决实际问题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促进人的美好生活。我们的教学活动应从生活中的现实、需要、问题、困惑出

发,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任务进行设计和教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个体的问题和困惑,解决个体与他人、与社会发生的问题和困惑,从而促进个体更美好地生活。

例如:有位教师执教《我不胆小》一文,课中教师组织“为胆小开药方”活动,症状是晚上怕黑。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诊断,并开出药方。两分钟后,各组汇报“药方”:一是开电灯或用手电筒照明;二是拿棍子等器物壮胆;三是叫爸爸、妈妈陪同;四是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五是睡觉时用被子蒙着头……执教教师认为学生们的“方子”能改变怕黑的表现,全都给予了肯定。

“怕黑”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根据病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上述“药方”中,有些能解决问题,有些不能解决问题,教师理应加以正确引导,寻求“妙方”,而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肯定。课程是为了生活,教学是为了生活,学习是为了生活,只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和困惑,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的生活,这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活动过程要求人人参与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缺乏儿童参与的教学过程是不完美的。

例如:教学《我来试试看》一文,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做“顶纸棒”的游戏,规则是:每组8人,2根纸棒,先小组练习,选出一位顶得时间最长的同学代表小组参加汇报活动,小组活动时间为2分钟,决赛时间为1分钟。游戏活动一开始,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2分钟眨眼就过去了,各小组都没有完成练习,个别小组8名同学才练了4名。为了不影响后续教学,教师让学生停止了小组练习,进入决赛。由于练习尚未结束,选手还没选出来,各组只能凭经验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应付,还没机会练习的同学只能“干瞪眼”,坐在那里“发牢骚”。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当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我需要活动”时,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就能得到充分激发,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预设的教学目标更易达成。活动设计时,老师们应确立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理念,活动安排力争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有收获;活动过程中,要细致分工,人人有任务,人人有事做;活动后,每人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活动内容要求实事求是

儿童所要学习的是“有道德”的社会生活,道德是其价值导向,道德学习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课堂学习中。在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作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

例如:教学第二册《我掉了一颗牙》一文,课中组织了一次“小调查”,内容为:“你现在每天都刷牙吗?要不要爸爸妈妈提醒?每天刷几次?”经统计,全班42位同学有36人是每天刷2次牙,有4人每天刷1次牙,另2位同学有时刷有时不刷。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与执教教师一起与学生家长逐一取得联系,从家长那里获取第一手资料,结果如下:21名同学每天刷2次,15名同学每天刷1次,6名同学有时刷有时不刷。同一内容,调查不同的对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活动有效吗?学生通过“欺骗”获得了教师的“表扬”,其中透露给学生的信息是什么?学生从中获得了什么情感体验?这样的价值导向符合道德规范吗?为了让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教师理应让学生“有道德”地学习,努力追求课堂的真实。

四、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课程标准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强调的是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的体验与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日常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儿童及其生活环境的基本情况。教学设计时,以儿童真切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活动内容、形式来源于生活,又有别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改良版”,这样,学生在开展活动时才会有一种亲切感。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才更有吸引力,更有认同感。

例如:教学《我从哪里来》一文,教师组织体验活动,让学生将书包背在胸前,学着孕妇的样子洗菜、系鞋带、走路,体验妈妈怀孩子时的辛苦。活动一开始,教室里就像炸开了锅,跑的、跳的、挤的、互相撞击的,体验活动成了同学之间的激战……好端端的一次体验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现实生活中,学生看到过孕妇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些感性认识,但从未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所知道的一些知识也仅仅是“听说”“看到”而已。教师让他们在“先天不足”,而又“后天失调”的情况下直接摹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场景,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教师在安排此类活动前,要作必要的铺垫。如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询问,课中作必要的提醒等,弥补学生因生活经验不足带来的知识“空白”,引导学生在这种“准生活”摹拟中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些。

五、活动开展要有明确主题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是外显的表现形式;“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内隐的真正目的,以“活动”促“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动态的、富有效率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必须认真思考“为什么要组织这个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什么”“这个活动能取得哪些预期效果”等问题,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我不任性》一文,课中播放动画片《爱耍脾气的贝贝》,看完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一起帮助贝贝的爸爸想想办法。不大一会儿,同学就想出了许多“高招”:有的说,爸爸明天陪你去北京,先骗一骗;有的说,爸爸后天再给你买,先拖一拖;有的说,不理他,过后再和他说道理;还有的,说考试考100分再买,先将他一军……

我想要解决“帮助贝贝的爸爸想想办法”这个问题,首先要认真分析:贝贝为什么这么任性?贝贝爸爸的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活动应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学生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帮助贝贝改掉“驴脾气”,才能教育自己改掉“驴脾气”。显然,这位教师在安排上主题是不明确的。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如何从儿童的世界出发,用儿童的眼睛、心灵和方式去观察、感受和研究社会,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活动内容去教育儿童,最终让儿童过上有意义的快乐的生活,是值得品德学科教师认真探索的课题。

(作者单位:浙江安吉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清平

猜你喜欢

贝贝教学活动儿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王wánɡ冕miǎn学xué画huà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贝贝失踪了
冬天来了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