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满分作文有捷径

2009-07-28李冬梅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09年5期
关键词:文字材料文章

李冬梅

原题再现

请以“我在_________中得到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先从“阅读”、“倾听”、“活动”、“做实验”、“帮助别人”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满发例文

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

阅读,可以历练人的意志;阅读,可以提升人的品位;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精神的大厦;阅读,可以使一个人溢满文字的芬芳。

——题记

一个不阅读的人,好比一只断翅的鹰,有翱翔蓝天的雄心,却没有搏击长空的实力。只有从阅读中汲取养分与力量,才能飞向理想的天堂。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

我爱阅读,我阅读,我快乐。阅读一本书,阅读一件事,阅读一个人,从阅读中吮吸着淡淡的幽香,漫游精神的长空,愉悦求知者的心灵。

阅读名著经典

翻开一页页纸张,飘出几缕馨香。阅读《名人传》,我读到了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的坚强与无畏;阅读《繁星春水》,我读到了母爱的伟大、自然的神奇;阅读《鲁宾逊漂流记》,我读到了鲁宾逊坚强而乐观的心;阅读《水浒》,我读到了梁山好汉的英勇和豪壮;阅读《朱自清散文集》,我读到了父亲背影里蕴涵的伟岸。

阅读名著,我从中领略阅读的快乐。

阅读今朝伟人、名人

电视屏幕上展现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我深深地被他们折服了。

“一朝归国路,十年两弹成”,钱学森用实例阐释了爱国的含义;“星陨长空,魂降大地”,李剑英以生命保全了集体的利益;“纵身一跃,铸就辉煌”,孟祥斌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嫦娥一号”的研制者们用汗水告诉人们科学的力量……

阅读着,感动着,升华着,快乐着。

阅读人间真情

天地无情,人有情。从雪灾走到地震,从隆冬走到暖春。中国人用爱融化了坚冰,用爱抚平了灾难。

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抗击灾难。

总理在车站用喇叭安抚被滞留的旅客,农民工拿起铁锹毅然上路去铲雪,公众人物向捐款箱轻轻地献上一片爱心。好青年奋力卷起衣袖献热血,好战士不顾一切抗灾救人,好人民全民动员抗灾难。阅读着他们的事迹,我懂得了中国人的众志成城,心中倍感欣慰,溢满快乐。

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尽情阅读。渐渐的,你会发现花儿开满神州大地,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阅读,我快乐!

阅读着,我快乐着……

深度点评

这是又一篇2008年安徽中考的满分作文,题目为“我在阅读中得到快乐”。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立意精巧,构思灵活,行文工整,材料新颖,感情真挚。

立意精巧

“千古文章意最高”,“意”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好的“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本文在确定“阅读带来快乐”这一中心后,选择的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譬如,阅读名著经典中获取的快乐,阅读今朝伟人、名人时萌发的崇敬,阅读人间真情时感受的欣慰。小作者根据需要选材表现中心,使中心凝练,意境深刻厚重,蕴涵道理,这样的文章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立意真实准确,材料新颖,凸显个性,这是满分作文的第一得分点,也是打动阅卷教师“芳心”的重要法宝。人云亦云是很难拿到高分的,每一篇满分作文都应具有它别具一格之处。我们在确定立意时,一定要纵向开掘,浅中求深,在所给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模式,纵向联想,巧用仿拟,这样才能使得文章媚而不俗。

构思灵活

构思精巧灵活,会赋予文章以神韵。文章之美,要秀外而慧中。即不仅要求主题凝练,更要注重美的体现。

内容之美,就是要求文章的主题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有进取向上的格调和价值取向,文字中流淌着“真”、“善”、“美”的人文气息。范文中,小作者立足于“感动中国的十大英雄人物”,抓住2008年发生的“雪灾”、“地震”等重大事件,自始至终洋溢着人文主义情怀。满分作文应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使文章的文化含量进一步增强。

形式之美,是指语言的风格和写作的形式。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优美的文章中,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就是语言的风格。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精练、优美、含蓄、亮丽,是考生应该着力之处。采用题记、分标题的形式组织材料,可以使文章在形式上更为清新。本文以题记来概括全文中心,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使文章“从阅读中获取快乐”这一中心更加凝练。接下来,分三个小标题书写,分别是“阅读名著经典”、“阅读今朝伟人、名人”、“阅读人间真情”,这种形式一方面能够使文章的取材范围更加宽广,可以超越时空的界限,纵横古今中外,又不会因此而显得累赘冗杂;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文章的容量,使内容充实,说理充分,同时避免了材料过于分散、段落衔接不够紧凑等问题。

文章还采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反问、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通过“阅读”与“不阅读”的后果对比,顺理成章地引入正题。使逻辑清晰,文字无拖沓之感。

行文工整

本文最显著的修辞手法就是大量运用排比。开篇以排比句的形式铺排“阅读,可以历练人的意志;阅读,可以提升人的品位;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支撑起一个人精神的大厦;阅读,可以使一个人溢满文字的芬芳。”这一连串的排比不仅表达了强烈奔放的感情,周密地叙述了“阅读带来快乐”的复杂事理,深化了主题思想;还做到了以整句开篇,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强化语言气势,增强全文的表达效果。也因此牢牢地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兴趣,使他们的眼前为之一亮。

长短结合,整散并用的语句也是文章中行文上的一大特点。“阅读今朝伟人、名人”这一节中,大量运用四字熟语,使文章达到词工句丽的效果。如此看来,我们不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对语言细细斟酌,去赘语,删长句,使全文语言显得干净利落、清新自然,还需要注意好词妙语的积累,一个恰当词语的正确运用,往往比一个冗长的句子更具概括和点睛的功效。

材料新颖

满分作文,通常给人的感觉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仔细打量,却又并非“旧时王榭庭前燕”。当前的一流作文应属创新作文,可文章应如何去创新?从把普通的记叙文改成当下的小说、寓言故事、甚至是诊断书、剧本等情况来看,形式上的颠覆已经再无拓展的余地,倘要再深挖下去,只有在材料和内容上下工夫了。

事实上,创新是有章可寻的。文章的新颖,通常体现在两点新:一是观点新,一是材料新。

观点新,就是要突破常规的视觉和思维习惯。就范文而言,一般人会把“阅读”理解为书面文字的阅读,写作的范围也只停留在阅读图书上。而本文的小作者却将阅读的定义推陈出新为“阅读人性之美,阅读人情之美”,这样就把文章的创作范围进一步拓宽了。阅卷教师的视野开阔了,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起来,获得高分、满分,就在情理之中了。

材料新,就是所引述的材料、所拟写的故事,应该放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譬如,在08年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当年春季的雪灾、五月的汶川大地震、八月的奥运会等等,在最富时效的环境下,发生的故事、出现的人物事件、催发的情感真谛,都是最富有时效性的,也是最新颖的。本文中所涉及的事例,都是当前的社会重大事件和新闻人物,从“十大感动中国的人物”到雪灾、地震,无不紧紧扣住时代的命脉。

感情真挚

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线,有真情的作文才有生命的活力,才可以在文字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文笔优美、情真意切的文章,首先会打动作者本人。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妨做一次情感的历练与投入。譬如,你在写写景抒情散文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投入情境,使自己置身其中,这样写出的文字才会生机蓬勃。写叙事故事时,要将自己当做故事中的主人翁,一个连自己都不能打动的故事是很难得到别人认可的。

名师金手指

一句话:写情,要情满胸膛;写景,要投身其中!不要将自己与写作的对象割裂开来,或放在对立面上,那样只能写出无病呻吟的矫情文字,这是写作中的大忌。

结合以上几方面的分析,在考场中写出满分作文,是有捷径可寻的!

猜你喜欢

文字材料文章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梦中的文字
可爱的小瓢虫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种出来的“逍遥居”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