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改革开放的历程及启示

2009-07-28孙春燕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

摘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文章就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现阶段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改革开放;苏联模式;党政威信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3-0039-02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一)义无反顾的开始

30年前,党和国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首先,内部的困难。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苏联模式,不仅没有很快建成社会主义,反而连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其次,外部的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先后得到恢复,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而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却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社会主义制度受到严重挑战。面对困境和压力,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分析国内状况和世界大势,果断地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二)在困难中向前迈进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内外接连发生了重大政治风波,尤其是苏东剧变给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巨大压力和考验。在这个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其次,经受住了经济风险的考验。90年代,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先后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对通货膨胀,党和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各种有效手段遏制通货膨胀,实现了“软着陆”。

(三)改革开放的启动与全面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全面启动。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份日后被誉为惊天之作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书上签字画押,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这以后,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所有制结构到分配制度,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到全面推进,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展开,党和人民在中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一)推动了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30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经济保持年均9.7%的快速增长。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4位,全国财政收入达5.1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10美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进出口额达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突破1.5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从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6.7平方米、8.1平方米,增加到26.1平方米、29.7平方米。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逐步解决,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旅游、休闲、艺术享受等文化消费渐成热点。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目前的2000多万,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2005年,中国完全停止了粮食进口,被联合国粮食组织称为奇迹。

(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特殊贡献。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在这严重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独撑危局,公开宣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放弃,继承社会主义事业不中断,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和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从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没有停止,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没有停止,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高扬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从实践上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也从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审时度势,果敢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这就是既立足本国国情,又大胆学习和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又大刀阔斧地革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既立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实行对外开放;既坚持中国特色,又积极融入世界发展大势。从此,中国走上了一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第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改革开放的深刻启示

(一)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改革开放才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就其范围而言,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就其前途而言,关系到国家现代化是否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否能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是否能屹立于世界东方。因此,改革大业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作保证,要有一面旗帜来引领。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能有主心骨,才不会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能成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才不会半途而废和倒退;只有这样,改革开放才能更加科学有序地推进,才不会因人因事的变动而中断。

(二)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才能永不停止,永不倒退

不解放思想,就迈不开改革开放的步子。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路线,是党的传家宝,但后来受到极“左”思潮影响,在相当长时间里又背离了这条思想路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大门,冲决了思想禁锢,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不断地碰到各种新问题、新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和疑虑,我们靠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一破解。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也无止境。

(三)只有在成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改革开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初步实现了国强民富的千年梦想。面对这样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但与今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大目标相比,这点成绩远不足以骄傲,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但当下,社会上盛世之说不绝于耳,此种状况应引起人们的警觉。其实,盛世之时更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我们格外需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经历风雨洗礼,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行程。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改革开放30年历程极不平凡,但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这首史诗中的一个开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逄锦聚.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阳国亮.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科学总结[J].当代广西,2009,(2).

作者简介:孙春燕(1964- ),女,河北石家庄人,川东钻探公司组织人事部政工师,研究方向:政工。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感同身受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给煤炭高等教育带来了春天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