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2009-07-28鲁子
鲁 子
儿子班上的一个同学,家里突遭变故,老师号召大家“献爱心”,并以“小红花”为奖励。孩子们都很踊跃,儿子也回家向我要钱。我给了他钱,但不许他风光地把钱交给老师,而是让他悄悄交给那个受助的学生,或者买些文具给那个孩子。
儿子不解,说那样就得不到“小红花”了,而“小红花”是贴在墙上,昭示一个学生品德的标准。我说,你那个受助的同学每天生活在你们的“小红花”中,他除了要感谢你们之外,是不是还要生活在自卑之中呢?助人就是助人,为什么非得让别人知道呢?
儿子那时还小,对我的话似懂非懂,但他最终没去向老师要那朵象征荣誉的“小红花”。他买了一盒铅笔,随便抽出几支,其余大部分都给了那个同学,说:“我用不了这么多,这些送给你了。”儿子的小同学接受馈赠时没有尴尬,儿子也显得很快乐。我说:“老师没有给你小红花,但是你给自己的心奖赏了一朵大红花,这花比什么都好看。”
之所以这样教育儿子,是因为我有类似的经历。我上学时有一个好友,他来自贫困山区。按照学校的规定,他可以申请贫困补助,并可以到贫困生窗口打饭。但是补助需要经过申请、审核、评比、公布等程序,这虽然保证了公平,但过于张扬的宣传也让我的朋友觉得分外难堪。后来,他宁可吃饭时喝酱油汤,也不愿去人迹寥寥的贫困生窗口打饭。他私下里和我说,当你出现在贫困生窗口时,那投过来的或同情或轻视的目光会让你无地自容,仿佛身上贴了耻辱的标签。
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帮助,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尤其是在接受别人钱财时,总感到难为情。如果捐助者过分张扬,那对被救助者的心灵无疑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和伤害。每每看到电视上富人为穷人捐款捐物的景象,我的心就一疼。富人们居高临下,施舍的成分尤为强烈,而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或残疾人,在接受捐助的时候,总是一副难过的表情,像被欺辱了一样。电视台的记者们总是不识时务地让捐助者和受捐助者谈一番感想,两相比对,侃侃而谈和结结巴巴永远是这类新闻的点睛之作。每每这时,我除了为被捐助者的贫穷难过,同时还会为他们接受如此施舍后再次受伤的心感到悲伤。而敲锣打鼓、披红挂彩的捐助者却很少有人顾及这个弱势群体内心的复杂感受。
让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该是行善者的一个重要出发点,须臾不可忽视。看过一篇报道,过目难忘——在某大学,一个学生要是在食堂每月用餐60次以上,而消费总额在150元以下,也就是说,每餐消费不足2.5元,这个学生就会引起校方的注意。校方在主动核实情况后,无须学生申请,就会有每月100元~160元的补助,自动进入这位学生的“校园一卡通”账户。据说,通过这种“隐形资助”的形式,这个大学在3年间为3600多人次的贫困学生发放了补助款64万余元,以每人每餐消费3元计算,解决了很多贫困学子的吃饭问题。
不禁想起前些年遇到的一件小事。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回家,去公交车站,远远看见一辆车来了,有两三个人下车。我趋步向前,走到时车已开走了。刚下车的一个中年妇女,继续在车站等车。我细看,认出是同学的母亲,赶紧打招呼,问:“大姨,您倒车啊?”老人笑笑,说要换一辆车。车来了,老人竟上了同一路车,我有些纳闷儿,问起原因。老人有点儿不好意思,说:“刚刚有个可能是患小儿麻痹症的年轻人上车,看起来行动不便,我就站起来让他坐。我年纪比他大,怕伤他自尊,所以就说我要下车了,你来坐。这不,我就下了车,然后再上车。”在老人腼腆而快乐的话语里,我分明感到了人性中一种不可言说的智慧之光。
幼时在乡下,常有吃不饱饭的时候,细粮更是一年到头难得见到几次。但只要是左邻右舍家里来客人,谁家揭不开锅,母亲必会用簸箩送几斤白面去,说刚磨回来,给你家孩子改改口。而那时谁家会天天磨面呢?有乡亲来借钱,母亲总是倾囊相助,那钱三年五载还不上,甚至从此就还不上也是常有的事,但母亲从来不催着要。我不解,母亲说:“穷人求一次人,心里面是有很多障碍的,不是到了非开口不行的时候,谁会轻易丢下脸面呢?”
母亲的平易让去求母亲的人少了一份求人时的屈辱感,母亲的人缘便分外地好。去年,我回家给奶奶奔丧,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外打工去了,但得知消息的人,很多都回村帮忙料理后事,有的人甚至从几百公里外回来。在农村,一家人的红白之事参与人数的多寡,表明了这家人在村里的荣誉程度。母亲在离开乡村20多年后,回到家里,仍然让人难忘她昔日的善良。更有人告诉我,说还欠着我母亲20元钱呢,而那债已是30年前的事了。
多少年过去,我才体会到母亲这份“恩惠”里的朴实和伟大。把“恩惠”施与人间,必会在人间得到丰厚的“利息”。
(下小秒摘自《北美时报》郭德鑫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