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辨“回暖”

2009-07-28周政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25期
关键词:经济

周政华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经济回暖”前景尚难明朗

在上海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高耸在码头旁,丝毫看不出经济危机的痕迹。

不过这些集装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的。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货柜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营运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允许货柜公司以超低价将空柜置放在码头。中国其他的重要港口:大连港、天津港、宁波港都对客户提供类似的服务。

此前,中国港口协会称,今年5月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近4亿吨,创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最先报道此事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港口营运商过去一直试图要解决该国出口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货柜运输量锐减问题,上海港口营运商因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出现了“造假”的举动。

舆论更大的担心则在于,整个中国经济是否如这些空集装箱一样,只是表面风光。为实现2009年的经济增长8%的目标,中国政府启动了庞大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令国有商业银行释放出巨额资金,配合这些项目的完成。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诸如用电量下滑、而工业增加值骤升等大量看似相互背离的数据,进一步加大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真实走势的疑虑,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也变得极具争议。

经济仍不乐观

“报喜亦报忧”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外贸、税收、用电量数据继续大幅下滑。《中国新闻周刊》在江苏苏州、浙江宁波等长三角地区的调查表明,外贸持续疲软,导致大批公司订单不足,纷纷降薪、裁员和撤资。

在加工出口经济中心江苏,该省的外贸大市苏州和无锡出口仍处于负增长,1~4月出口降幅在30%左右。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曲福田说,苏州、无锡外向依存度都在100%以上,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模式,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出口企业利润普遍下降。

民营经济重镇浙江的情况也不乐观。在浙江,很多外贸纺织企业因为外部市场需求不振,而预期又不确定,开始压缩产能或者是干脆停工,陷入“蛰伏”状态。浙江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谢晓波表示,浙江作为出口大省,外贸回升缺乏坚实基础。一下子要转到国内市场也不容易。

已经举办了50多年的广交会首次宣布取消禁令,允许内地采购商进场,以弥补外贸下滑的缺口。出席今年4月一期广交会的中国机电商会副会长张珏晶说,今年前三个月国内机电产品出口下降四分之一。机电产品占中国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

中国实体经济在谷底徘徊,很大程度上源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和消费仍然低迷。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形势仍不乐观,原本4月跌幅收窄的出口额,到了5月份,又继续扩大到25%以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诸建芳认为,2009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出口增速很可能是两位数的负增长。

国内民间消费事实上仍未启动。尽管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前4个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但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拉动内需消费的,主要是汽车和金银珠宝等高收入群体的奢侈品消费。此前,中国为振兴内需,降低车辆零售税率,并展开汽车下乡等津贴计划。今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首度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销售市场。

判断经济回暖与否的另一重要指标——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失业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以至于在高校集中的京沪两地,不少大学毕业生对薪水的要求是“养活自己就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保守估计,今年将有150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该机构对于全社会失业率的估算是接近9%,高出官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近一倍。

货币推手助涨股市楼市

较之实体经济的低迷,股市和楼市出现的积极变化,则被解读为中国经济回暖的重要信号。

今年前7个月,上证综合指数上涨了85%,突破3000点,成为全球涨幅最大的股市之一。刚从寒冬中熬过来的房地产开发商稍微松了口气,一度低迷的商品房成交量也在今年三、四月间出现“小阳春”,6月,在北京、上海等地又开始出现新“地王”。

不过,标志着股市和楼市真正回暖的一些指标,表现则不如人意。

在这一轮股市上涨中,格力空调、上海宝钢等一些制造类股票涨幅微小。领涨的大都是金融股和地产股等大盘股。截至2009年4月8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过半,有889家上市公司发布2008年报,整体业绩下滑大局已定。

房地产新建项目的开工量持续下滑,则表明当下的商品房销量回升,其实是开发商在消化去年滞销的存量房。向来精明的外商投资者也不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季度QFII大幅减仓房地产个股,房地产股票减持数目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

种种迹象表明,银行资金在推动股市和楼市回暖中作用巨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出席今年6月的一次金融论坛时说,银行贷款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股市和楼市,但他没有明确具体的资金数额。

宽松的货币政策原本服务于一项政府目标——2009年经济增长8%。

自去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一场庞大的“中国式救援”活动就拉开大幕。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导之下,政府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国企和地方政府被普遍认为是最大受益者,由此导致地方投资出现井喷。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更加配合了这一计划的落实。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员吴铮认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速度超过GDP增长的潜力,资金就会流向投机,制造资产价格泡沫,而非刺激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也在提示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所采取的大规模注资和经济刺激计划,导致货币天量增发和财政赤字大幅上升,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

增長的真实挑战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即国内产能过剩和内部、外部需求不足同时并存。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谭雅玲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这些造成经济衰退的因素,很难在政府的短期“4万亿投资计划”中得到纠正。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在水泥业初露端倪。6月份,四川省的水泥价格下跌了四分之一。这是因为,在今年前半年,在地震灾后重建和“4万亿投资计划”基建项目的刺激下,四川新增了30多家水泥厂,水泥产能扩张了一倍以上,厂家因此降价竞争。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许小年认为,中国原有的投资本来就已经造成产能过剩,加上这一轮的投资,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长期占据了钢铁、冰箱、彩电、个人电脑等多项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的位置。此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依靠美国“过度消费”来消化。但是,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刘易斯说,由于全球经济预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保持疲软,一些制造领域的部分产能可能永远不会完全利用起来,可能必须被削减掉。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在政策上要避免过度刺激,对最近信贷扩张过猛的问题应有所遏制,过度的信贷泛滥可能导致资产泡沫的膨胀,同时,延缓经济的正常调整。

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挑战,依然来自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曾表示,未来15年,中国经济不得不面临三方面因素的变化。一是低成本优势可能告一段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15年基本转移完毕,从而对加工贸易方式产生严重影响;二是面临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转移的巨大挑战;三是面临着从外向型经济战略向国际化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出席今年6月底的一次金融论坛时以学者身份说,中国经济最早将在2011年迎来复苏。他认为,“首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消费内需起到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数读中国经济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中国经济
Out of time
经济
经济年度人物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