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科技小发明活动的策略

2009-07-27刘帮助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4期
关键词:小发明设想创造性

刘帮助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创新。科技小发明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从事科技辅导员工作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进行科技小发明的辅导一定要讲求辅导策略。

破除创造发明的神秘感

刚开始,我组织学生搞小发明、小革新时,学生比较陌生,他们总觉得小发明不是一般人能搞的。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为了消除同学们的顾虑,我通过讲述中外科学家、发明家小时候的故事和他们的发明创造精神,激励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决心;通过介绍现代中小学生发明创造和他们研究的历程,帮助孩子们树立起“自己并不渺小,同样大有作为”的豪情壮志。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具有天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是天生的发明家。另外,我还给他们讲解身边的普通事物,如:讲文具盒和多用笔的改进、演变、完善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周围许多的事物还在等待我们去改进、充实、完善,进而唤起孩子们创造的冲动。

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活动

创造性思维包括两部分: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但创造性思维较多地体现在扩散思维(也叫发散思维)上。我着重从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发散思维的训练,在训练后我还布置了练习,考察学生训练的结果。例如:材料扩散,尽可能地说出(或写出)某种材料如火柴盒、塑料杯、白纸板、曲别针、链子条、干簧管的各种用处。同学们兴致勃勃,说出了许多想法,而且各不相同。还有组合扩散、方法扩散、功能扩散、结构扩散、形态扩散、因果扩散、关系扩散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我所在的学校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了扩散思维的活动赛,为开展小发明、小革新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指导学生运用扩散思维

“人人争当小发明家”是我所在的学校对同学们发出的号召。学校还购买了《我的小发明》丛书、《教你学创造》丛书,订阅了《少年发明创造》等刊物,并以此作为活动教材,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把学生分成了低、中、高三段。低年段开展拆、装、玩玩具(如智力拼板),折纸、栽培植物、照料小动物等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的兴趣。中年段成立了兴趣小组开展小制作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为小发明打下基础。高年段开展一些改进性的制作,对教具、生活用品、文具、劳动工具等身边常见的物品进行改造、革新、重新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干。尝试创造实践、探索性实验、饲养、种植等活动。六年级下学期学校开展创新活动家活动,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开展创造革新活动。另外,每学期学校都要成立校级及班级的活动小组。根据不同年级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创造活动,在高年段成立校活动小组,选拔较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代表学校参加省市创新大赛。学校每学年开展系列创新活动,如:校园科技节、创新大集、动手动脑活动、奇思妙想、幻想画大赛等。以激发学生们的创造积极性,使其锻炼思维、增长才干。

指导学生创造方法

帮助学生选择创造的课题。课题是创造契机,我注意从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帮助他们寻找创造课题。同时,我们设计的题目小,孩子们的知识能力、动手动脑能力是可以胜任的。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找用品、用具的“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讲出自己的设想和改进方案,通过活动,同学们对现有的文具找出了不少的不足和缺点。如:铅笔刀易断芯,透明胶带不易剪断,不易找到开头等。

让孩子们从生活和学习中寻找“需要”或“代替”的方案。比如,有的同学发现,家里铝合金门窗滑道里的灰尘很难清理;地板地砖上的头发很难清理;上写字课时墨水瓶很容易弄洒。针对这些问题,我总是引导同学们共同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会联想。对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劳动工具采用“反一反”“换一换”“改一改”“加一加”“代一代”等方法进行改造、革新,增加新功能、新颜色等。

时刻留心周围的事物,及时捕捉创造的灵感。知道学生在劳动、学习、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所遇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如不顺手、不环保、很费力、很费时、很麻烦,等等。

给予孩子们以方法的启示。创造离不开坚实的生活基础和实践活动,生活的实践对孩子的创造思维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具有创新成分的工具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参观工厂车间,介绍一些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介绍一些材料的性能特点。了解现有小学生的发明作品,明确其发明点在哪里,解决了哪些问题。拆开一些废品,如:时钟、电话机、打气筒等。让孩子们研究、拆装、修理。

讲求科学辅导艺术

小发明活动的科学性辅导方法,应集中体现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培养他们的创造才干上。这也是科技辅导员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科技辅导员应善于掌握灵活巧妙的辅导艺术、科学有效地进行辅导。科技辅导员平时应坚持要松绑放开,但也不放任自流;要启发诱导,而不包办代替:要激励表扬,但也不夸大其词。

要善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青少年身边的众多事物中,往往蕴藏着激励他们创造志向和创造才干的教育因素。科技辅导员要抓住这一点一滴,敏锐地捕捉其中蕴藏的创造因素,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点燃他们创造的热情。如学生发现老师每天上完课,手上就会粘满粉笔灰,想对粉笔进行改造时,科技辅导员就应先肯定他的这种善于观察的好习惯,然后鼓励他用学过的移植的技法试一试。学生经过观察思考,终于发明了双色口红式粉笔。

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创造的萌芽,挖掘和梳理他们在思考中创造的思路,并给予其科学的引导。青少年往往天真烂漫,但生活视野、知识面、社会经验一般比较狭窄,这就决定他们的想象常常是既大胆新奇又不完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空想或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时科技辅导员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此时科技辅导员应做到:首先,对于他们的设想,即使是不着边际的幻想,也不能简单加以否定,更不要泼冷水。而要看到其中包含的创造性因素。因此,科技辅导员要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与支持。其次,对他们提出的有价值的,但不尽完善的活动设想、制作,应及时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使其不断完善。然后再组织小组讨论,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拾遗补缺,促其完善。最后,对于学生设计的各种方案,科技辅导员要善于博采众长,引导他们在众多的设想中鉴别、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归纳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要善于将自己的好设想巧妙地渗透给孩子们,不能由科技辅导员包办代替。在小发明活动中,反对包办代替并不意味着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流,但允许辅导教师将所想的设想、通过启发、诱导、暗示的办法巧妙地渗透给孩子们。在搞小发明的活动中,对于如何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我事先有了好的想法,但不直接向孩子们全盘端出,而只是重点指出开展这项活动所遇到的困惑,或粗线条地讲一点设想,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活动的原则是多听孩子们的想法,科技辅导员可以暗示、提醒、引导。最好是在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时,才这样做。或者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替你来解决问题,要相信孩子们的能力。让孩子们始终明确这是自己搞出的成果,从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并使他们享受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兴奋,从而激励他们的创造精神。

开展小发明活动是有计划、分阶段根据学生的特点讲求一定的原则、方式、方法和辅导的艺术,按照科学有效的策略,配合相应的活动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小发明设想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跟踪导练(一)1
更正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