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2009-07-27胡金波

群众 2009年7期
关键词:江苏教育

胡金波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如何通过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的创业技能,提升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引领全社会投身创业的风气,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开展创业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教学——研究——创业的发展过程,即从教学型院校发展到研究型大学再到创业型大学的过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大学革命确立了高等院校研究与教学两大职能。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大学革命又赋予高等院校直接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其核心就是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商品,这是高校演化为创业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创业型大学主要特征是基于师生的科学研究进行创业活动,进而形成一系列衍生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美国是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国家。据统计,到2005年初已有1600多所高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如今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结构。我省高校创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迎头赶上,自觉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加快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开展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的新要求。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企业数量多,产业规模大,但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偏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70%,63.3%的大中型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出口新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不到10%,引进技术投资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经费之比仅为1:0.27。江苏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必须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和教育现代化,实现增长动力由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要素支撑由以物质资源为主向以人力资源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由一般制造业为主向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要实现以上转变,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前提,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因此,通过大力推进全省高校创业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创新、创业、创优品格的大学生,也是建设创新型江苏、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的需要。

开展创业教育是应对全球金融风暴的新举措。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江苏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客观。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总量继续攀升、需求相对下降的严峻形势。高校毕业生总量为45.9万人,比2008年增加3万人,增幅7%,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7.5%。加之,大量在外省读书的江苏省籍和外省籍毕业生到江苏求职,预计需求岗位将超过60万。同时,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全社会呼唤高校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潜在的知识资源转变为现实经济资源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社会渴望大学生创业能够为社会带来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目标的愿望。江苏高校的创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和驾驭这一趋势和要求,切实服务于创业人才的培养和提高,为建设和谐江苏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高校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各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如何推进创业教育的思路逐渐明晰。一支基本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产生了一批创业教育的阶段性成果,由此促进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深化,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的变革及创新,推动了创业基地和创业成果的建设与转化,提升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的水平和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85%的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20%的高校自编了创业教育教材或辅助教材,60%的高校建立了创业教育专门机构和专兼结合、以专职为主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30%的高校建立了学生创业科技园和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创业典型和创业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人才效益。当前,如何进一步扎实推进新时期江苏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层面必须做到以下四个“进一步明确”:

首先,进一步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江苏高校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立足三个新起点”。一是立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新起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破除体制性障碍,使创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于“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伟大实践。二是立足于全省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起点,认真总结经验,仔细查找不足,明确对策思路。三是立足于各校创业教育的新起点,明确指导思想,把握工作原则,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要求,真正地理清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教育推动创业的基本思路,认识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学科教育、就业教育等方面的基本关系,明确党和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期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真正做到遵循规律性、富有创新性、具有前瞻性、体现实效性。

其次,进一步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自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二是要坚持渗透融合,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结合课程改革,将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在融合中突出创业教育的导向,在渗透中体现创业教育的要求。三是要坚持项目带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核心是创业、载体是项目。必须善于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创业项目操作,体验创业过程,提升从事创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四是要坚持实践锻炼,帮助学生熟悉创业实务。创业教育既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氛围熏陶,更要通过实践熟悉创业有关实务,才能为成功创业打下比较坚实的政策法规、财务运作、技术转让、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基础。

第三、进一步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任务。当前江苏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任务是:建立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理念,科学把握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切实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具有行业特征、学校特色、专业特点、体现创业教育要求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通过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的不断优化,建设与创业教育要求相适应的,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整合校内外资源,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建立具有学校特色创业教育文化。引导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经锻炼、增知识、长才干、作贡献;完善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上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准确把握创业教育的目标定向和政策导向,瞄准社会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建立政府推动、学校主动、社会互动的创业教育联动机制。

第四,进一步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要求。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顶层和整体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和项目带动,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和创业辅导,注重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着力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由自发随意型向顶层设计型转变、由零散组装型向整体设计型转变、由注重少数精英的成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由一般活动向项目推动转变、由多元载体向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转变。推进创业教育是高校“应为之事”、“善为之举”与“乐为之责”。“应为之事”就是指创业教育是学校应做之事,不是外力强加,而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善为之举”就是指高校要善于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用好、用足、用新各项政策,推进创业教育有序、有效地健康发展:“乐为之责”就是指在推进创业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创业教育工作者不仅感受到崇高的使命,也体验到创业者的快乐。推进创业教育对高校所有创业教育工作者来讲本身就是一次创业,我们应当抱着一种特殊的热情来做好这项工作,善于把压力变成动力,把挑战变成机遇,把责任变成行动,扎扎实实地抓好高校创业教育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猜你喜欢

江苏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