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中见风格 朴素中寻温暖
2009-07-27李仰臣
李仰臣
【引言】
迟子建,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黑龙江省漠河县,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读迟子建的作品,我们会感到一股苍凉之气扑面而来,像冬天的猎猎长风,挟山裹水,摧枯拉朽;然而又是细腻的、温暖的,像春风化雨般温情脉脉。她用充沛的情感和朴素的思想描绘生活,找寻生活的温暖,在她的作品中,连冰灯、泥泞、雪爬犁这些透着凉意的字眼里也散发着生活的温暖。
【一号美文厅】
北方的盐
盐那雪白的颜色常使我联想到雪。在北方,盐与雪正如雷与电,它们的美是裹挟在一起呈现的。
盐与雪来历不同。雪从天上来,而盐来自地下。雪的成因与低沉的云气有关,而盐的提取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多年矿物质的沉积,其二便是海水的凝结。不论它们来自天上还是人间,其形成都有一个浪漫的过程。云与海水作为雪与盐的载体,其氤氲与浩渺的气质总令人浮想联翩,谁能想到缥缈的云会幻化出那么轻盈、美丽、灿烂的雪花?谁能想到奔涌的海水会萃取出结晶的、闪着宝石一样光泽的盐粒?
雪来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这时的北方大地寸草不生,看不到一抹绿色,所有的植物都成了寒冬的战利品,被彻底地俘虏了,无声无息。我童年记忆中的北方人的餐桌上,是看不到新鲜的绿色蔬菜的。不似现在,运输的畅通和市场经济的发达,数九天气也能吃到来自南国的蔬菜。
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它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秋季是北方人腌菜的时节,家庭主妇们把还新鲜的豆角、辣椒、芹菜、黄瓜、萝卜、芥菜等塞进形形色色的缸里,撒上一层又一层的盐,做成咸菜,以备冬季食用。北方人爱吃的、一直以来被大张旗鼓腌制的酸菜,更是缺少不了盐。盐被白花花地撒向缸里的时候,会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盐在唱歌。在秋天,山间的蘑菇也露出毛茸茸的头了。蘑菇除了晒干外,还可以用盐腌渍在坛子里存储起来,冬天时用清水漂出它的盐分,吃起来味道仍是鲜美的。所以盐在秋季是撒向北方土地的最早的雪,它融化了,融化在菜蔬最后的清香中。如果你问一个北方人,你们的灶房里什么物件最多?我猜十有八九的人都会冲口而出:咸菜缸!的确,腌酸菜的大缸,腌萝卜和芥菜的中等型号的缸,以及腌糖蒜和韭菜花的坛子等等,就像乐池上摆放着的形形色色的乐器一样。你一进灶房它们就会扑入你的视野,并且在你不小心碰撞了它们的时候,为你奏出或沉郁或清脆的乐声。
咸菜是北方人餐桌上的“正宫娘娘”,在寒风呼啸的日子里占据着统治地位,因而北方人也较其他地区的人摄盐量大,形成了口重的习惯,似乎不多加盐的食物都是寡淡无味的。北方人对盐有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它是力量的化身,所以民间流传着吃盐长力气的说法。那些靠力气而生活的伐木工及家庭主妇,对盐的青睐可想而知了。记得童年时看电影《白毛女》,看到白毛女在山洞里因为多年吃不到盐,而过早地白了少年头的时候,盐在我心目中还具有了乌发的作用。这印象一直延续至今,根深蒂固。现代膳食讲究低盐少糖,这与北方人对盐的巨大热情是背道而驰的。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江南,其气候的寒冷与摄盐过量无疑是两大元凶。尽管如此,北方人对盐仍然像对老朋友一样紧紧相拥,人们并未将它当敌人一样警惕着,虽然冬季可以从副食商场购得新鲜蔬菜,紫白红黄地点缀着餐桌,但在餐桌的一角,总会有几碟颜色黯淡的酱菜与之唱和着,有如一部歌剧在结尾时撒下的袅袅余音。它们呈现着旧时阳光的那种温暖与美好,令人回味。
当我们吃着腌制的酱菜、望着窗外的雪花、听着时光流逝的声音时,浓云会在深冬的空中翻卷,海水会在遥远的天际涌流。而当我们为着北方的冻土上所发生的那些故事无限感怀时,泪水便会悄然浮出眼眶。泪水一定来自大海,不然它为什么总是咸的?!
因为有了寒冷,有了对寒冷尽头的温暖的永恒的渴望,有了对盐那如同情人般的缠绵和依恋,我想北方人的泪水会比南方人的泪水更咸。
(选自《扬子晚报》)
思考练习
1.北方人对“盐”怀有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说明并简述其原因。
2.试举例赏析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妙处。
3.文章开篇写雪有什么好处?
4.本文中作者赞美盐的目的是什么?
【二号美文厅】
红绿灯下
在城市,当你走到十字街头时,往往会与红绿灯相遇。
我最初来到城市时,最怕的就是过街。在西安和北京求学期间,只要是有天桥和地下通道,我绝不走十字街。我喜欢回到故乡,其中的一个缘由是,在乡间路上,我不会为红绿灯左右。能够阻断我脚步的,有时是一群在黄昏中归家的羊,有时是几只正午时通过堤坝,要下河戏耍的鸭子。
我在哈尔滨生活以后,习惯了走红绿灯。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由于年轻,体力充沛,我与绿灯的赛跑很少有输的时候。当街口的行人集体闯红灯时,我也尾随其后,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汽车像一支支飞来的箭,刷刷地在我们身旁呼啸而过,可是大家对它们毫无惧色,我也心底泰然。
2002年初,爱人离开哈尔滨时,我到海城街的鲜花批发市场,选了一束红色康乃馨,几支黄玫瑰,又挑了两支娇艳的粉色玫瑰。他捧着康乃馨,我拿着玫瑰,散步回家。经由红军街桥下的十字路口时,恰好赶上绿灯眨眼了,我说等下一个绿灯再过吧。爱人说,你跟着我,能抢过去的!他个子高,步伐大,很快就跑到街对面了。我呢,一见红灯亮了,腿立刻就软了,向回撤。这样,我站在街这头,他站在对面,我们中间,是一辆连着一辆的疾驰的车辆。车辆就像汪洋大海,把我们分开了。
三天后,爱人在回故乡的山间公路上出了车祸。故乡的路没有红绿灯,可是他为了早点回到工作的地方,急于赶路,还是出了事故。他的心中,看来一直亮着一盏颤动着的绿灯啊。他是一个疯狂的旅人,只知道一刻不停地向前赶,赶,赶。这种“赶”,这种热情的“奔命”,使我们一个在此岸,一个在彼岸,永隔着万水千山。他像流星,以为自己生命的光华还很漫长,却不知道当他飞速掠过天际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永恒的寂静。
爱人离去后,我身边没了陪伴的人,可是路还是要走下去的。我曾在十字街头为他焚烧纸钱,都说那是灵魂聚集的地方。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我感觉有无数的灵魂在幽幽地歌唱。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换了,我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
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人是弱的,累了,就要休息;高兴了,就要开怀大笑。郁闷的时候,何苦要掩饰自己,对着青山绿水呼喊吧。
(选自《黑龙江日报》,有删节)
思考练习
1.爱人去世以后,作者同样面对十字街头的红绿灯前时,她的举止有怎样的变化?
2.文章末尾说:“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3.读了此文,请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三号美文厅】
撕日历的日子
又是年终的时候了,我写字台上的台历一侧高高隆起,而另一侧却薄如蝉翼,再轻轻翻几下,三百六十五天就在生活中沉沉谢幕了。
发明台历的人大约是个年轻人,岁月于他来讲是漫长的,所以他让日子在长方形的铁托架上左右翻动,不吝惜时光的消逝,也不怕面对时光。当一年万事大吉时,他会轻轻松松地把那一摞用过的台历捆起,随便扔到什么地方让它蒙尘,因为日子还多得是呢。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看着那一摞摞用过的台历,也许会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沧桑感。
于是想到了撕日历。
小的时候,我家总是挂着一个日历牌,我妈妈叫它“阳历牌”,我们称它“月份牌”。那是个硬纸板裁成的长方形的彩牌,上面是嫦娥奔月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一轮无与伦比的圆月,一些隐约的白云以及袅娜奔月的嫦娥飘飞的裙裾。下面是挂日历的地方,纸牌留着一双细眯的眼睛等着日历背后尖尖的铁片插进去,与它亲密地吻合。那时候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撕日历。
撕去的日子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撕去的日子有欢欣愉悦,也有争吵和悲伤。虽然那是清贫的时光,但因为有一个团圆的家,它无时不散发出温馨气息。每当白雪把家院和田园装点得一派银光闪闪的时候,月份牌上的日子就薄了。一年就要过去了,心中想着明年会长高一些,辫子会更长一些,穿的鞋子的尺码又会大上一号,便有由衷的快乐。新日子被整整齐齐地装订上去后,嫦娥仍然在日复一日地奔月,那硬纸牌是轻易不舍得换的。
长大以后,家里仍然使用月份牌,只是我并不那么有兴趣去撕它了,可见长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不管多么不愿意面对逝去的日子,不管多么不愿意让青春成为往事,可我必须坦然面对它。当我串起1995年的台历、将1996年散发着墨香气的日子摆在铁皮架上时,我仍然会在上面简要书写一些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的。如果能把幼时已撕去的日历一一拾回,也许已故的父亲就会复活,他又会放一条狗进我的睡房催我起床,也许我家大固其固的那个已经荒芜了的院落又会变得绿意盈门。但日子永远都是:过去了的就成为回忆。
可它毕竟深深地留在了心底。当我年事已高,将台历的日子看花了,翻台历的手哆嗦不已时,嫦娥肯定还在奔月。
(选自《上海采风月刊》,有删节)
思考练习
1.本文以台历引入撕日历,请举例说明日历所起的作用。
2.作者在本文中采用了“以小见大,凡事不凡”的写作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请将几条你积累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写在下面。
《苍凉中见风格 朴素中寻温暖》
一号美文厅:
1.北方人对“盐”怀有巨大的热情和近乎崇拜的心理;因为“盐”是力量的化身,它与北方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呈现着北方人对昔日的温暖与美好生活的记忆,令人回味。2.示例:“盐在漫漫寒冬中披着它银色的铠甲在北方闪亮登场了。它其实在秋天就亮着它的白牙向北方女人微笑了。”“银色的铠甲”“亮着它的白牙”展示了盐的色彩之亮丽;“闪亮登场”“微笑”描绘盐的行为,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盐的情怀,盐对北方人的重要及其与北方人的亲密关系。3.文章开篇写雪,不仅因为盐与雪的颜色相同,更是因为有了雪,盐在北方生活中才显得那么重要。4.文章看似赞美盐,其实是赞美那些生活艰辛以及对温暖的生活有着永恒渴望的北方人。
二号美文厅:
1.前些年,每当过十字街时,看见绿灯闪烁了,我会一路飞奔,分秒必争,抢在红灯敲响警钟时到达街对面,而且心底泰然。现在,再经过那样的路口时,远远地看到绿灯要变换了,便会放慢脚步,在路边静心等待;人们蜂拥着闯红灯时,我也会原地不动,气定神凝地候着。2.这句话是说,在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不要一味地忙着往前赶,也不要整天慌慌张张的,要随遇而安,我们可以在月夜下多几分缠绵,也可在旅途中因观赏美景而多几日的停留。3.示例:在滚滚红尘中,我们要给自己多亮盏红灯,让生命有所停顿,有所沉吟。这样的红灯,就是我们生命中不熄的火焰!只有这样,弱的生命才会变成强的生命,暗淡的生命才会变成有光华的生命!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弛、疾徐有致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随着日升日落,谱写出流水一样的乐章。
三号美文厅:
1.日历上记着的有风雨雷电,也有阳光雨露和频降的白雪;有欢欣愉悦,也有争吵和悲伤;还记着清贫的时光,团圆的家和家散发出的温馨气息。2.作者在这里采用“以小见大,凡事不凡”的方式,叙写日常生活中极平凡的小事琐事。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评价,从平凡中挖掘闪光点,在小事中阐明大道理,赋予作品以深刻的内涵。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