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强身之路的探索
2009-07-27
编者按:省级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作为承担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部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深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远工程”经过几年的实施,使我国9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都具备了信息化设备,初步形成了基本满足农村中小学教学需要的教育资源体系,如何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农村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期我刊就以上两个问题特邀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福州市教育局、东山县教育局为我们提供了发展思路。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作为承担信息化建设主要部门的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动面向市场,发挥专业教育信息化工作机构的作用和优势,在大力推进福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大发展。经过3年多的努力,成为经济发展、机制良好、人才成长、特色鲜明、环境改善、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教育信息化机构,将实现一年练内功、两年打基础、三年大发展、四年创品牌的目标,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省级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战略定位
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源于1988年成立的福建省人才预测与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其主要职能是贯彻《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纲要》,负责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和推广应用工作;检查各地(市)县和学校教育信息化机构的管理工作;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收集、处理、分析和传播有关教育信息,为全省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信息、方法、现代技术、手段等服务。1997年中心正式成立后,负责世界银行贷款各类项目所支持、建立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及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执行情况跟踪所要求的各种报表的数据处理、分析、上报工作,还承担厅机关大楼网络的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等工作。为适应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升全省教育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2007年在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内部设置了综合和技术两个科室。其中,综合科主要承担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培训;进行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资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统计的数据处理工作;同时,负责新闻宣传及对外联络工作;编辑《福建教育》电子期刊。技术科主要负责厅机关局域网的管理和维护;承担福建省教育厅内网、外网及政务网的建设、管理、维护工作; 指导协调全省教育系统办公自动化资源平台建设、校园网建设以及教育软件资源的配置方案;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教育信息情报的研究咨询工作;组织教育管理软件评测与认证工作;负责教育电子政务应用、推广、维护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厅机关视频网络会议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多年来,省级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定位都是技术服务,基本的职能是教育事业、经费和基建等统计,办公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主要工作是搭建网络、录入数据和系统维护等。当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化高潮到来时,作为承担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部门,信息中心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国家要求通过教育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建设,理顺管理关系,梳理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模式,规范管理行为;促进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大幅度提高教育管理的水平,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导入先进的管理思想,确定业务流程,但这些工作信息中心是无法完成的。对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必须实现“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涉及的信息系统规模越来越大,与业务处理的融合程度越来越密切,信息中心作为普通技术部门,协调能力有限,更不用说要整合和优化业务流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现有的管理机制下,难以形成一支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开发团队。信息化建设已不再是计算机维护、软件开发及应用等单纯的具体IT业务,而是一项支撑政府转变职能的系统工程。
自2006年以来,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以适应全省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管理的需要为宗旨,确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与教育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信息系统,形成完善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以全面实现教育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流程的信息化作为发展目标。其职能重新定位为:承担信息化规划、项目审批、推广应用等信息化管理职能和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等服务职能。搭建和支撑起一个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的技术平台,使这个平台能够承担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应用需求。项目建设以外包为主,信息中心突出技术管理。同时,负责教育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突出数据管理和利用,将各部门产生的数据归纳、整理,成为数据的维护和管理中心。采用市场化运作,利用信息中心开发的信息产品开拓市场。同时,建设好教育厅的门户网站,让职能部门能够利用这个窗口对外宣传、对内管理,使信息中心在全省教育系统中成为数据、技术、网络及教育信息资源的中心。
二、统筹区域内资源整合,为强身之路打基础
为提升信息中心的综合竞争实力,按照新发展战略定位和市场需求,在全省范围内,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并在资源配置与教育系统需求中寻找最佳结合点。
1.观念的整合
当信息化建设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则采取逆向思维,变困难为挑战,把问题看作机遇,通过信息中心的组织和协调,把全省教育系统彼此分离的信息化职能,把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教育信息化服务的系统。我们提出要用未来观念看现在,而不是用过去的观念看现在。在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制定政策、化解矛盾等方面要用未来的发展的观念进行思考定位。为此,重新组织论证福建教育信息化五年规划,要求信息化规划建设项目必须本着先进性、实用性、可扩充性、可维护性原则,坚持前台统一、后台整合,重在应用,能在全省范围全面推广和使用。例如,建设好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是信息中心的一个首要任务,由信息中心提供整体方案和技术支撑,整合全省教育系统各单位的信息资源,改变各厅属单位网站多、小、散、乱的现象,进行网站群建设,打造教育系统的网站航母,将全省的公共教育信息优势结合起来,使网站服务项目和内容不断丰富,公众参与互动的功能显著增强。在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推行符合本单位工作特点的人员分工制度,要求大家认真履行“制度健全,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尽其能,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和睦共处”工作规范,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权利与职责,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单位,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业务,逐步成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2.机制的整合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而又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一两项工程项目就能实现目标,也不可能一次投入长期受用,需要持续的投入、长久的支持。信息中心需要根据信息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福建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教育电子政务办公室,与信息中心合署办公,履行以教育电子政务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项目审批、推广应用等信息化管理职能,为全省教育电子政务的管理和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中心做好教育网络系统应用维护,将各部门产生的数据归纳、整理,进行教育业务和政务信息资源梳理和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服务和综合运用系统,完善教育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部分机构、运行、流程的梳理和改造,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业务应用、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等方面做好工作,并改善内部管理手段,使各种信息、资源能够在机关内部快速、高效、稳定地循环。在信息中心外,成立2~3家独立的公司,负责系统集成、软件开发、IT专业维修和服务公众的信息化项目的运营,通过项目的运行和推广,不断完善系统,锻炼和发展队伍。
3.技术的整合
信息中心按IDC标准建设了机房,并将分散在省自考、会考、教育杂志社等各职能部门的IT资源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合并各职能部门小的数据中心,共享基础保障环境和集中运维。同时,对网络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完善与教育部、省政府内网的联通和对接,与市、县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联接,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做到内网与外网间的协调运作,推进电子政务在互联网上的深入应用。采用病毒检测和预防、访问控制、安全审计、漏洞扫描及风险评估分析等手段,加强网络与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物理安全建设。另外,建设保密计算机、机关内部局域网、工作外网等3个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管理平台,并建立安全监控制度,提高安全监控人员应急能力和处理故障能力,为各类政务应用系统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
4.系统的整合
信息中心通过统一规划,整合资源,自主开发,把门户网站、协同办公(OA)、网上审批、政府信息公开、教育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管理、视频会议、教育统计系统等集中在共同环境下的硬件设备中,开通了短信、移动手机网站等多种服务渠道。门户网站增设便民实事网上办、网上咨询、职称申报等服务系统,能基本实现政府网站的四大功能。
第一,经省政府批准保留的23个行政审批项目,在外网上设置受理发布平台,负责网上审批事项申报材料的检查、预审等收件或受理工作;内部政务门户设置审批办理平台,及时准确地将审批相关信息状态和结果反馈到网上审批系统中。第二,为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公文处理提供网络化的工作流程,实现公文办理和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一体化、日常行政管理信息化。第三,按照公众对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对教育信息和服务进行分类和组合,及时发布重要文件等政务信息,提供系统信息的检索,由政策宣传向解读答疑转变、由单纯政策发布向政策应用指南转变。第四,在教育厅门户网站上设立信息报送系统,完善信息报送、深度链接、栏目共建等信息采集方式,全省教育系统在同一平台上传递信息、开展业务,加速横向和纵向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政务协同,资源共享。
三、实施区域内项目带动,为强身之路搭平台
教育信息化大项目是省级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支柱,有些地方信息化发展速度慢,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项目少。福建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实现以项目张扬优势、配置资源、集聚资金、推进发展,提高了教育信息化运行的市场化水平。
1.教育电子政务建设项目
积极推进教育电子政务,推进便民系统建设,在重点实施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学籍管理、学生资助、毕业生就业等应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第一,深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应用水平。以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为基础,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系统,实施教育网站资源整合工程,初步建立全省教育网站统一托管运行机制,实现学校网站统一管理,减少重复投入,保障学校网站的安全。第二,推进网上审批系统深化应用。深化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和应用,省教育厅要全面实行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促进行政权力运行过程动态公开。协助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网上审批系统建设,初步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许可事项网上办理。构建功能基本完善、流程灵活配置、界面统一的网上行政审批协同系统,并实现审批件及所有重要数据的交换和共享。第三,完善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省教育厅完成视频会议接入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整合全省教育系统各职能部门的视频系统资源,进一步完善传输网络及应用系统,扩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应用,发挥系统的综合效益。第四,拓展办公自动化应用。全面推进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依托省教育厅电子公文传输平台,对接省直部门已有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省直部门间电子公文交换。各单位建成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必须实现与教育厅办公平台的对接,联机收发公文,已经建设公文系统的单位,要重视系统的应用,实现非涉密文件和信息的电子传输交换,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第五,建设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第六,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完成省级教育行业电子证书与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工作,启动教育电子证书在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的试点,重点推进省级信息系统使用电子证书,带动教育电子证书在各类教育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组织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工作,督促各地各校建设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2.通信领域信息服务项目
省教育厅是省政府管辖、主管全省教育系统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作为国有通信运营企业,拥有覆盖范围广、业务品种多、通信质量高的综合通信网络,是经营移动通信业务、IP电话、互联网服务的专业化移动通信运营公司。中国移动根据我省教育系统各方面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优先选择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及技术支撑;利用先进的技术、网络、信息等资源,为教育系统提供相应通信服务及技术支撑;通过短信方式实现内部办公自动化等,通过移动终端无线接入教育信息网、单位内部网、数据库,进行信息浏览、信息查询等工作。先后建设福建省教育系统通信领域信息服务短信中心,开通了短信、彩信和手机报等业务;通过移动通讯平台发布各类考试分数查询,招聘就业,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教育新闻(包括教育政策、教育要讯、地方教育新闻、院校新闻等),研究生、普招、专升本、成人高等教育、五年专、港澳台侨、预科生、来华留学等学生学籍和学历,中职和普通高中电子学籍和学历,各类教育资源,学科知识短信,短信捐助等服务。为教育系统提供移动信息化和专业的增值服务。通过双方合作,充分利用移动公司在网络、技术、业务及服务上的优势,共同提高省教育厅日常办公、管理和监管效率,提升教育行业的服务与管理水平,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3.教育资源共享项目
我们制订了建设“福建数字教育”的指南,建立全省教育基础数据中心,做好全省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和中小学校舍数据库的建设。通过数据中心来管理海量的数据信息与用户信息,完成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实现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通过门户网站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统一部署,实现教育系统对外的宣传、对内的业务管理与应用,为教育系统各业务部门、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便捷的服务。由专门的公司负责对“福建数字教育”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市场营销拓展和推广、资费设定、计费收费、软件应用开发及升级、客户售后培训、技术支撑、客户服务等工作。福建“数字教育”服务包括:福建省教育OA SaaS服务、福建省数字题库、教育学科网群、教育即时通讯系统(IM)、视频互动系统、数字图书系统、托管服务等教育信息化相关项目建设,推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全省统一标准的完整数字题库,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全省统一的学科资源网群,实现全省优质学科资源的整合。通过建立基础中心数据库整合各个系统的公共数据,逐步消除信息孤岛;通过集中托管租赁服务,为全省教育系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网络资源服务。
4.阳光高考服务项目
信息中心承办了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服务平台,为使各院校充分利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专业、权威、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优势,开辟广告位供各招生院校进行形象展示,具体形式包括旗帜、对联、漂移、横幅、通栏、LOGO、弹出窗口、视频窗口、院校风采展示等。举办院校访谈系列节目,提高访谈嘉宾的层级,逐步扩大规模,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如院校特色专业,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奖、贷、补政策等。开通院校直通车,设立院校概况、招生公告、历年招生、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就业情况、收费标准、入学须知、专业介绍和院校答疑等栏目。各高校按照招生报名、考试、录取各个阶段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把学校的办学资格、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规则、录取过程、录取结果、学费标准等,及时、准确地通过直通车向社会公开。同时可在线解答广大考生及家长的提问,为各招生院校及广大考生和家长架起一座双向直接、互动沟通的桥梁。举办网络高招咨询会,充分利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在线为考生解答报考中的众多疑问,更好地为广大招生院校和考生服务。根据院校的实际需要,定制个性化的网页设计,以突出学校的品牌形象和办学特色,进行主题宣传。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现场举办高等院校招生咨询会,以提供和搭建方便广大考生与各招生院校进行面对面交流、咨询的平台,让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及时准确地查询高考及招生录取信息,成为考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
四、完善健全运行机制,为强身之路添活力
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意识。信息中心要创造条件让各级的“一把手”先学一步、先懂一点、先用一程,积极给大家做表率,使电子政务成为“一把手”工程。运用绩效评估的办法,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加强联动督促力度,认真协调解决好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制订完善各项制度,全方位地保障教育信息工作健康发展,为信息中心各项业务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充足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是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基和保障。要多渠道开辟财源,在努力争取省财政拨款支持基础上,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管理经营好教育信息化项目,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推进全省教育信息化,全力以赴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促进各个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信息中心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把每年收入的30%用于人员培训,要让技术人员掌握最先进最前沿的信息技术,能够管好用好各种信息化的设备,通过项目研发与市场运营,培养一支既能熟练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同时又懂得管理,善于经营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队伍,具有现代技术应用推广和开发创新能力,为全省教育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