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9-07-24池国龙章建春
池国龙 章建春
简单梳理历年高考作文命题轨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意作文(也称新材料作文)”后不难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在审题立意上走过了一条由重视审题立意到淡化审题立意再回归重视审题立意的过程。
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张扬,他们意气风发,善于大发宏论,但当作文题目框定一个宗旨,或者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学生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可见,审题立意确有老生常谈的必要。
审题立意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犹如打洞所定的基点,是决定性的一步,基点定得好,就能思路顺畅,一气呵成,定偏了,或是无从下笔,或是离题万里,白费工夫。审题立意首先要明确亮点:审题的基本要求是定位准确,立意高远;一定要避免立意上的大而无当;在审题立意准确的前提下,可求新求奇,剑走偏锋。
一、审题与立意——一而二,二而一
审题立意的关系是前后相继。立意是一种观点或者感想,是对审题的具化。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在这一点上,不少考生将两者混为一谈,文章所呈现的往往是个话题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具体而深入的一个点,行文也就泛泛而谈,空洞无物。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一则材料,来辨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就向教授发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即使是井底之蛙,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嘛!”
审题时,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从整体看,材料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可提炼出思考问题的着眼点——“怎样看待事物”;从教授的言行看,材料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等问题,可提炼出思考角度是“言与行的关系”;从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等问题,可以提炼出如何对待挑战的主题;从其他动物的议论看,材料可以提炼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的问题。基于上述四个审读材料的角度,在立意时,我们倘加以深化,则可以分别浓缩成以下观点: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理论要联系实际、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二、审题上的稳、准
孙绍振先生曾如是批评高考作文:“一些话题材料作文,表面上是无主题或者开放性主题,但隐含的潜在取向成为不言而喻的选择,潜在主题篡夺了有待建构的主题,开放主题又变成了封闭主题。这样的情况,早在改革之初,就屡见不鲜,如以“诚信”“救人”的寓言故事为题,尽管题面上还标明了“选择”的词语,可一旦涉及某种共识,开放性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摆饰。显性的题面(多元化)就为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选择性变成别无选择。
这一段话,指出了当今高考作文命题上有悖于课程改革要求的弊病,就是遏制了考生的主体发挥。但恰恰也告诉考生在审题时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切不可随意而为。如何使自己的审题中规中矩,综合起来看,有三个方面需要把握。首先是要把握住材料的基本内涵,不可只是抓住片言只语;而应整体理解。在分析材料的内涵时,我们可以从因果关系入手,因为任何事情总有因才有果,也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内在核心。下面以“盲子过涸溪”的材料试说明。
有盲子道涸溪,失坠,两手攀榍,兢兢握固,自分道必坠深渊。过者告日:“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墫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日:“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本材料出现的人物有盲人与过者,不难看出,作者对盲子的态度是讽刺的。其“久自苦”的原因乃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因此,本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当行为,由此也就可以立意为“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等。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就有点偏题了。虽然可以说得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
其次是要读懂材料所蕴含的情感倾向。命题者所供材料,其间不乏一些体现材料基本意向的语句,尤其是那些情感倾向非常明显的字眼。审题时只要能抓住这些相关语词,那么所立之意也就能吻合命题者的要求了。如寓言诗《树叶和树根》: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己的绿荫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己。“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蓉/“是深深地埋在黑土中的树根。”
要据此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这些词语不容忽视:“夸耀”“发脾气”“温和的声音”等。不难看出本材料对树叶的批评之意,审题则应从树叶与树根的关系入手,立意于批评树叶有一点成功便忘乎所以的做法。
再次是联系时代。命题者深谙文章为时为事所作要义,因此在命题时,往往总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赋予题目时代的特点,要求考生微言大义,尽管有时其意图会比较隐晦。审题时,应尽量联系当前社会热点,激扬文字,针砭时弊。如以“留下”为题让我们作文。这个题目初看很难下笔,其实只要联系时代,就可以找到思路: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肆意挖取资源,调查显示,世界多处自然资源已出现短缺,甚至不能再持续发展,人类已经破坏了自然的生存规律。人类是否应该痛定思痛,为后代子孙留下什么呢?如此一联系,混沌的思维当能“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总之,审题离不开材料,是对材料内涵及本质的正确开掘,材料对审题有着客观的、不容更移的“制约性”。
三、立意时的剑走偏锋
目前,大多数材料和话题作文,都努力做到了一方面在话题和材料上求新,一方面尽可能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考题的命制看,命题者在提供材料的同时,也不忘提醒我们: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允许考生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就是命题人在立意上的张力所在。因此在立意时,要充分利用命题者所给予的在限定性与开放性之间的自由度,力求在立意上做到高远、深刻。
首先,意新则新。
立意当求新,不可拾人牙慧,力避第一感觉(第一构思,第一材料等)。前人戴师初曾说过:作文发意,第一思考层面是常见的“熟语”,第二思考层面是人人皆知的“旧话”,第三思考层面则为人们亟待要看的“新闻”。他认为,三个层面一个比一个精,一个比一个深,一个比一个新。譬如写《一碗阳春面》(高中语文教材日本作家栗良平的小说)读后感,最初的立意可能是学习母子三人勇敢面对困难、奋争进取的可贵精神,或者是做人应该像北海亭面馆老板那样同情弱者、行善积德等。应该说,这些立意并没有错,但缺少的是“标
新”。倘能以老板单单留下破旧的“二号桌”作为“切入点”,以“老字号”的特色和传统作为立意的基础,就避开了“常见的旧话”而显得与众不同。
再看这个例子:以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万米跑金牌争夺战的一张照片为材料作文。(照片的解说词是离终点还有30米,王军霞已经精疲力竭,却仍在朝终点作最后冲刺,西班牙名将肯佩罗紧追其后却精力充沛,赶超王军霞己成定局。)
通常,“不轻言放弃”“失败的努力”“拼搏努力了,虽败犹荣”等平庸无奇的立意,可能会成为考生的首选。但从另个角度考虑:运动场上胜负都是瞬息万变,竞技运动比赛是如此悲壮莫测,因为常常有“黄雀在后”——这样更精更深更新的读解构思岂不是比前述立意更有新意吗?
其次,意奇则奇。
所谓的剑走偏锋,就是“奇”的表现。要发前人所未发,在符合题意的基础上走得深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试看寓言故事《枭逢鸠》,然后立意。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日:“何故?”枭日:“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徒。”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徒,犹恶子之声。”
显然,其阐述的道理是“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面对”(初中教材中已有表述)。那么,枭怎样做才算是“面对”呢?改变自己的叫声?发挥自己的特长——多抓田鼠,使乡人改变对它的厌恶?改变叫声当然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第二种办法。由此可联系现实生活,乡人对枭的态度使枭的生活处境很糟糕,这可以象征人们生活中的不利处境:枭改变不了自己的缺陷,只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人类多做有益的事,从而改变人类对它的厌恶;人类应该怎样面对不利的处境呢?只有认识自己的毛病和不足并改正,或是想办法让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让环境适应自己。如此立意,应该说是富有新意的。
但是不是还可以别开生面,做到立意出“奇”呢?我们在审视材料的时候,注意力大都放在“枭”的言行和“鸠”的点拨上,而忽略了“乡人”厌恶枭的叫声这一现象。乡人为何厌恶枭鸣?只因叫声不悦耳,这是没有道理的。“枭”对这种无理的“厌恶”完全可以不予理睬,只去做自己该做的事:让别人去说吧,走自己的路。还可以大胆发挥想像:“枭”是否可以用吉他等器乐来代替自己的歌声,让人们百听不厌?如此一来,老材料就有了新奇的立意。
再次,意高则高。
作文立意的高低与一个人的思想水平密不可分。作为阅历尚浅的中学生,,所写之事多为琐屑小事,所述之理也常失之偏颇,立意平庸,境界不高,或是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例如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或不法行为(如腐败现象、污染问题等),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去评论,态度消极,思想悲观,这些虽然算不上严重的思想问题,但可以明显显示出考生的思想和修养方面的欠缺,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作文得分。因此,考生要尽量多角度思考生活现象,不为生活中的浮云遮蔽了自己的“望眼”,即使写的是生活琐事,也要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别人写陈了的怀古伤逝里,依然能够写出一种开阔豪迈的气度,即使是写生活中的不和谐音符,也要像王勃的《滕王阁序》,连牢骚也能发得那么优美和绮丽。如此,才能引发阅卷者内心的共鸣,使文章的立意攀上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