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现状分析

2009-07-24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6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现状分析

刘 锐

摘要: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下,各省(市)级精品课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提出,教育部和各省(市)都加快了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本文将对浙江省2003-2008年间立项并能有效访问的251门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现状进行考察,分析精品课程在网站运行、教学录像和交互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浙江省 高职高专 精品课程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1-0049-03

一、前言

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拉开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序幕,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旨在进一步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初,教育部又提出继续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的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1]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数据的统计,截至2008年,共有2421门课程被选为国家精品课程,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网络教育、军队院校和公安类院校课程。[2]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明显加大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详见表1),而且和本科采用了不同的评审标准。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带动下,各省(市)都加快了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如浙江省在2007年和2008年评选省级精品课程400门,其中本科、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各200门。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省(市)级、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院校、省(市)、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作为过渡的省(市)级精品课程是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中的关键环节。[3] 省(市)级精品课程的“质量”很大程度反映了各省(市)下属院校的校级精品课程的“质量”,其中的优秀部分也将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所以,对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考察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2003-2008年浙江省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网站为研究样本,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二、浙江省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基本情况

2003-2008年度浙江省共评选出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313门,其中2003年30门, 2004年27门,2005年27门,2006年29门,2007年100门,2008年100门,共有58所高职院校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立项,其中立项最多的学校达16门,省级精品课程院校分布情况统计如表2所示,根据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分类体系,各一级学科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4]

三、数据统计

1.网站基本情况

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的信息,对2003-2008年所有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网站地址进行连接访问,对通过公布的网站地址连接失败或未公布网站地址的课程,则通过进入该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通过搜索引擎等途径进行连接访问,连接有效的共251门,访问连接统计情况如表3。

本文以连接有效的251门课程为研究样本,通过对这些课程网站的访问,发现这些课程的电子课件、案例、实训实验内容等教学资源主要采用Powerpoint、Pdf文档、Word文档、FlashPaper和网页等形式呈现,且都能正常浏览,但作为网络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录像和交互平台却存在格式不规范、无法正常访问等问题。

2.教学录像的情况介绍

在研究样本中,有7门课程没有设置教学录像栏目,有20门课程设置教学录像栏目,但提示正在建设中或无法打开页面。在余下的224门课程中,占最多的是wmv在线播放129门,占57.59%;其次是rm在线播放42门,占18.75%;采用PPT+视频形式的有19门,占8.48%;asf在线播放17门,占7.59%;提供flash格式的有11门,占4.91%;此外还有4门课程提供的教学录像为mpg格式;各有1门课程提供avi格式和vob格式的教学录像,在所有课程中有26门课程,提供了下载观看的功能。

3.交互平台的建设情况

师生交互是网络教学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它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实际访问,研究样本中共有154门课程建有交互平台,但其中有17门无法正常访问或需要用户名和密码。尽管课程在设置交互平台时,名称千差万别,但主要交互形式有在线答疑、互动论坛、在线测试、课程博客、QQ和邮箱等。

四、精品课程网站现状分析

1.精品课程网站运行状态的分析

虽然总体的连接有效率达到80.19%,但根据浙江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公布的信息,直接访问成功的却只有58.75%(该数据根据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统计,网站上并未公布2005年和2006年各精品课程的网站地址),其中有100门课程是通过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或搜索引擎搜索获得地址。为了更好地访问这些课程,根据实际访问情况笔者建立了浙江省高职高专省级精品课程导航页面(http://netclass.nbcc.cn/nav),如图2所示。造成网站连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精品课程立项后:(1)学校实际工作需要造成服务器变动和IP地址的改变;(2)由于学校合并和部分专科学校升本造成学校域名的变更;(3)拥有独立域名的精品课程网站域名到期。因此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应与各院校建立互动机制,及时获取网站地址变更信息,定期更新精品课程网站地址。

2.精品课程网站运行形式的分析

根据程序是否在服务器端运行,可以将网页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形式,在服务器端运行的程序、网页、组件,属于动态网页,它们会随不同客户、不同时间,返回不同的网页,例如Asp、Php、Jsp、Asp.net等。运行于客户端的程序、网页、插件、组件,属于静态网页,例如Htm、Html、JavaScript等,它们是永远不变的。[5] 在研究样本中,有123门课程采用静态运行形式,占49%;有128门课程采用动态运行形式,占51%。采用静态运行形式的网站增加了内容更新的难度,也降低内容更新的可能性。在制作课程网站时,不应该过份追求网站界面美观,而应该提高网站的技术含量,以便于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

3.教学录像呈现方式的分析

对研究样本中的教学录像进行查看后,发现共有55门课程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播放,无法正常播放比例高达21.91%。此外,根据《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要求,所有视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流式媒体格式(rm、ra、wmv或asf格式),但仍然有少数课程提供非流媒体格式的视频文件。《标准》还建议采用至少总比特率为300Kbps、帧速度为30fps、大小为320*240的视频文件,但研究样本中的教学录像画面质量良莠不齐,数据传输比特率跨度过大,最小为102Kbps,最大为2.06Mbps,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录像的画面质量和数据传输比特率进行规范。[6]

4.交互平台应用情况的分析

在研究样本中,可以正常访问交互平台的课程约占54.58%。从交互平台的形式上看太过单一:大多数课程都采用留言本的交互形式,少数课程采用了BBS论坛、在线测试等交互形式,只有极少数课程能把留言本、BBS论坛、在线测试等交互形式结合使用。交互平台在维护和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只有在评审和检查期间有相关的记录,评审和检查结束就无人问津,造成部分留言本上存在很多垃圾留言无人删除、互动论坛里学生提问无人答复,出现在线答疑不“在线”、互动论坛无“互动”的现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http://www.jpkcnet.com

[3]陈以海.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7)

[4]“浙江省教育厅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http://www.zjedu.gov.cn/gb/gxjpkc/

[5]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6]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2004年).http://www.jpkcnet.com/new/biaoge-biaozhunxiazai/zqyj/23/23.html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现状分析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