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科学的校本化教学
2009-07-24林云芬蔡仙明
林云芬 蔡仙明
摘 要: 校本化教学旨在推进课堂教学革新,提升教师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材更富有“现代化”和“人性味”,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供反馈信息,加以诊断、总结,进而提出修改教材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中学科学 校本化教学 误区 教材教法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新课程要求,勇于改革和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能注重知识建构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能注重全体发展又能注重个性发展的优质课,但是课堂教学的成绩不容否定。教师每天都要经历不同时间的课堂45分钟,怎样在这45分钟里,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自身的才智所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真正使45分钟的能与量得以充分体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在努力探索的问题。
一、当前对课堂教学认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有人认为,好的课堂表现就是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按规定完成授课内容,学生也能认真听讲、较好回答问题。教师完成了任务,学生也获得了知识。
误区之二: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堂上在教师的监督之下,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通过讲解当场解决问题。
误区之三: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有讨论的课才是好课,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才好。
误区之四:为了增强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教学应该大量使用直观教具或多媒体。……
二、处理好“教材教法”的校本化教学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指出: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校本化教学旨在以教师的“自由”(不是教师本位自由)和创意的教育实践为基础,依托教育哲学思想,从科学学科的功能(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出发,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提供反馈信息,加以诊断、总结,提出修改教材合理化建议。其目的是为了推进课堂教学革新,提升教师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教材更富有“现代化”和“人性味”。
1.活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用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把握教材的难点和疑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根据教学内容,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设计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同时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困惑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兴趣点、生长点。自然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探求新知,运用提问、操作、演示或实验等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如:将四个阻值分别为150欧姆、75欧姆、75欧姆、15欧姆的导体并联后,其总电阻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根据1/R=1/R1+1/R2+1/R3+1/R4,求得R=10欧姆。但个别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将R2和R3均看成各由两个150欧姆的电阻并联,将R4看作成由十个15欧姆的电阻并联,从而很快算出R=R1/N=150/15=10欧姆。再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花的构造》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学生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这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掌握花的共同特点,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区别。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如《蜗牛》中蜗牛没有脚却怎么能在地上走?《蚂蚁》中的蚂蚁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等等。这时学生的探究兴趣是伴随着各种情感进行的,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科学课堂教学的校本化“探究”
记得章鼎儿老师曾经说过:“不要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真正的探究活动开始了!多么有价值的‘大课堂意识!”然而这样的“大课堂意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罢了。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科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科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但以前的自然科学教材中很多的实验都是一个个科学结论的验证,而现在的《科学》更强调在一个个探究的实验中去寻找科学结论。因为随意,所以有时我们就把探究实验变成了验证实验。很多时候有的教师纯粹只是因为教材要求做实验而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还能发挥它的有效性吗?让学生亲历实验和探究的过程,这些理念虽已深入科学教师的心中,然而纯粹的亲历过程也是不够的,我们要追求亲历探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以《流动的空气》中用香来观察空气流动情况的实验为例,单纯的经历烧香看烟的过程还不够,我们要让孩子在观察烟的飘散运动中发现空气确实在流动。又如在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围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进行猜测。学生提到了很多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大小,等等。其中前面两个因素是教师所需要的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究的,剩下的因素怎么办?临近下课了,教师说:“其他几个因素到底和摩擦力的大小有没有关系?请大家课后继续研究!”再如在上完《用水测量时间》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去制作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装置。在上完《被“种下”的材料》后,大家课后可以回去“播种”信息。在上完诸如《蜗牛》这样的观察小动物的课文后,教师习惯性地加了一句:“大家课后继续去观察!”等等。
“这个问题,大家课后再去研究研究!”像这样的课后延伸已经成了很多教师的“习惯”。它已成了新课改必备的“调味品”。但这种流于形式的、习惯性的课后延伸会有多少的实效呢?每一位科学教师可以自问一下:“我的课后延伸学生响应了吗?我花了多少时间去真正思考课后延伸了?我的所谓的课后延伸只怕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固定格式吧?”这原本应该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课后延伸活动,在我们科学教师的随意对待下,却变成了不断挫伤孩子积极性的无效延伸活动。
教学中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教师还要注意心境的创设,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科学的热情。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好奇与向往之心来到中学的,他们虽然基础较差,但都渴望在初中阶段取得理想成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总之,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正视教材及学生存在的问题,善于从实际出发,以务实的态度,适时进行挫折教育,最大热情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平,邢瑾.课堂教学导课艺术——课前谈话[J].教法研究,2003,(10):34-35.
[2]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黄佑生.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湖南教育,2005,(1).
[4]张立兵.新课程怎样教.开明出版社,2003.
[5]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学卷上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冯克诚.中学生化学实验设计.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