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的体会
2009-07-24胡开鲜
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是将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发挥知识整合、灵活高效、适应性强的优势。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五花八门,为了优化教学,结合学生今后的发展、择业的需要,我主编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2008年9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通过编写语文教材,我们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模块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内容分为三个模块。
一.美文欣赏模块
主要讲授那些文质兼备的名家名篇,介绍一般常识,发挥语文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内在素养,形成高雅的风度和气质。学生可从教师深入讲解剖析作品、展示人物形象过程中,在独具匠心的分析过程中,获得情感的、艺术的、精神上的充分享受,在此基础上,完成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等的学习,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
例如学习《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蝉》、《拿来主义》、《荷花淀》、《项链》等,教师用美学原理分析课文,使学生学习美、认识美、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
考虑到学生今后就业及工作中的需求,我们加入了与学生未来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选文。如《快乐就在你的工作中》、《养成健全的人格》、《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敬业与乐业》等。
美文欣赏模块要求学生能把握文章的中心,分析文章的结构、写法、语言,整体感悟文章。
二.应用文写作模块
中等职业学校在搞好基础写作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应用文的写作。因为应用文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应用,它是为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交际等提供服务的。在学生日常交往、处理事务时,应用文是使用频率最高,触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在所有的文体中,应用文和学生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
学生是应用文写作这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当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与经验为核心,选好突破口,做到典型引路、突出应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安排了与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实际联系紧密的应用文体,如计划、总结、报告、请示、通知、申请书、劳动合同、求职信等。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常用应用文的格式和写作的基本要求;(2)能表意明确,内容正确,格式规范。
三.口语交际模块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可或缺的。多年来,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在见工面试过程中,由于不能准确地捕捉到考官问话的用意,不能令人满意地回答用工单位提出的问题而未被录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差,在招聘官面前表现出慌了手脚、面红耳赤、汗流满面、吞吞吐吐,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来,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说不好,过不了面试关,个别学生屡试屡败。
为了让学生“出得去”,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材中,我们安排了朗读、复述、自我介绍、专业介绍、产品推销、演讲、面试等七种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听话能把握内容,选取信息,辨别判断,回应反馈;发言对话比较清楚、简明,有条理,有分寸,有表情。
我们认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采用模块式结构,把教学内容分为美文欣赏、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等三个模块进行单元模块教学,突破了现行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我们多年的语文模块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模块,通过教学程序的精心安排和教学方法的精心选择,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 胡开鲜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9月北京第1版
胡开鲜,广东从化市技工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