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的特征与原则
2009-07-24杨淑霞
有效追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把握学习内容所作的再一次提问,是一种为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问题式教学法。它可以是建立在教师已提问的基础上,也可以是建立在学生所产生疑问的基础上。问题教学的效果如何,常常与有效追问有关。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是想让学生通过体验登山之险,进而体验成长之磨砺。我教这篇课文时,出现了下面的追问片段:
师: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登山动作的词语,细细品味后,说一说哪个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课文中描写登山动作的动词很多,如“爬”“跑”“蹲”“移”“攀”“踩”等,而这些动词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其中“爬”的出现次数最多。
师:既然是这样,那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是《爬一步,再爬一步》,而是《走一步,再走一步》呢?
生:其实“爬一步,再爬一步”更切合文章所叙述的实际氛围呀。
师:将黑板上的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改写成了《爬一步,再爬一步》。
生:读改过的题目后,发出一阵笑声。
师:为什么笑了呢?
生:因为“爬一步,再爬一步”这种说法搞笑,不庄重。
师:看来,这里的“走”不能换成“爬”呀!谁能例证“走”的艺术魅力呢?
生:毛泽东的《长征》大家都是熟悉的,诗中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这其中的“走泥丸”实为“翻山”之意,那么毛泽东为什么不将有“翻山”之意的“走泥丸”换作“爬泥丸”,或是“越泥丸”,或是“翻泥丸”呢?偏偏写成“走泥丸”这是为何?因为,“走泥丸”能体现从容镇定,无所畏惧的英雄精神。
师:说得非常好!一个“走”字让人觉得一切危机皆可从容而越,这“走”字走成了《长征》诗眼。谁还有例证呢?
此时学生积极思考,举了很多例子。有同学举了歌曲《走西口》与电视剧《走西口》。对“走”字分析得很精要。
上面的案例虽然是一个片段,但我们可以从这总结出有效追问的特征和原则。
一.有效追问的特征
1.有效性。有效,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是能实现预期目的;二是有效果。追问当中的有效就是教授者有成效,学习者有收获,二者应是均有所得。这是与有效教学相一致的,有效教学也就是让教者行之有效,学者学之有果。否则只能视为无效教学。
2.追问性。追问是提问的一种方式,也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它是在对话教学模式中产生的一种在原有问题基础上再次提问的教学法。问是为了答,问是手段,答是目的。
3.灵活性。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因为它是对原有问题的再一次或更多次的提问,不能主要靠预设,而是要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它可以看作是对教授者原有问题的补充,也可以看作是对学习者所产生疑问的解读。
二.有效追问的原则
1.目标适中。打枪要切中目标,说话要切中要害,追问也是如此。在追问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目标明确,切不可含糊其辞,否则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会因无明确目标的追问导致兜圈子现象或放羊式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2.难易适度。追问同样要讲究难易程度。太容易,则等于白问;太难,则等于不问。追问一定要符合学生回答问题能力的实际,否则根本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3.内容适量。追问的内容并非多多益善,不可像连珠炮似的一发而不可收拾,要让学生把握得了,接受得了。适量的追问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
4.方法适当。方法往往能解决做事的成败,要使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成功,就得讲究追问的方法,最好是步步前进,层层深入,这样能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把握好学习内容。
5.时机适合。追问是动态的,这是由其灵活性决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很重要。超前则没到火候,滞后则又冷却了。追问应当是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有待思考,又把握不准的时候,或者学生发现了疑问,急于寻求帮助解决的时候。
杨淑霞,女,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