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眼章法,会通精义

2009-07-23寇安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破题诗题律诗

寇安炳

律诗的章法,本于这一诗体字数句数(排律除外)的规定限制,由唐经宋至元而相因成习形成了一套颇有讲究的章法体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起承转合”。这一结构律诗的特点已成律诗写作的定规铁律。因此,鉴赏律诗应有章法意识的要求,是必须明确树立的。而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讲究,又与律诗的题目密切相关。因此,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说说律诗的题目。律诗的题目与其诗,恰似皎洁之圆月与灿烂之群星——明月率星。众星烘月,互依相托。如此才会形有神、象有意、景有情地以精美的短章小制抒发传达出丰富深微的情趣心志。具体而言,“或单刀直入,开篇破题;或引而不发,篇末点题:或韵韵回首,处处擒题”。因此。律诗题目既有诗的深邈寄寓性意义,又有内容较为明确的具体限定性作用。前者如《杂兴》、《怀古》、《咏史》、《绝句》、《书愤》、《古意》、《无题》等;后者如《马嵬》、《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酬乐天席上见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登岳阳楼》、《蜀相》、《枫桥夜泊》、《赤壁》等,真如入之醒目亮额,有概括显眼且又别具丰神的凝放意脉之功。所以,鉴赏律诗,审视题目必不可少。

至于律诗章法的总结讲究,与任何文学理论一样,都属于“经验理性”的结晶。律诗经唐由宋,元人杨载即有《诗法家数·律诗要法》专论“起承转合”之说:“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认为:“诗之……起联道破题意,次联承其意,第三联用开笔,结句收转,与起联相应,以成章法。”更属简言揭旨之论。关于首尾两联,更为形象可味的说法,当推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一所言:“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刘公坡于《学诗百法》中“旁搜”、“采辑”之后认为。起笔突兀不可平淡,承笔衔接不可松泛,转笔呼应活而不板,合笔结束言有尽意无穷。合而观之,律诗章法的讲究。实为篇幅短小的原故,如同拳打卧牛之地。受空间平台的局囿,非得有一套既闪展腾挪,又多变善变。且有高效奇效的招数不可。否则。就难以呈现抒发微妙深永、含蓄蕴藉的诗意诗情。这里,谨以唐人五言七言律绝为例“解说”如后,以期于高三师生的律诗鉴赏题的备考略有助益。

1,李白《听蜀僧溶弹琴》就是从题目到全诗结构都严格遵守律诗写作特点的一首律诗:

听蜀僧漕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起)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承)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转)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合)

题目中“听”、“蜀”、“僧”、“涛”、“弹”、“琴”的每一字,在诗中均一一赋写到位。诗人将自己“听蜀僧溶弹琴”情景的兴感咏叹,予以了画卷般呈现展开。首联中“蜀僧”点明“弹琴”者身份,“抱”、“绿绮”分别描写持琴人的静雅与琴的名贵,“峨眉峰”一切诗题“蜀”。二点僧之隐地。“破题”明快切要。首联起笔即须“点题”,这与律诗篇幅“短”不容铺张旁逸密不可分。颔联紧承首联诗意,并直扣题目“听”。妙在承接自然天成,一状写抚琴弹艺,二描写琴音琴韵;写意、写情,尽在一观一听之间,而毕显“蜀僧溶”雅致闲逸的风神气度和诗人妙会识趣的敏悟聪慧。而一挥手”之承“抱绿绮”,“万壑松”之接“峨眉峰”,真是“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天然无痕。颈联之“转”,基于颔联一弹一听”,以“高山流水”的典故,“转”而写琴音清雅高妙,足能荡风洗尘的魅力。又紧扣弹者与听者的“知音:情谊,妙在如清流直下无隙。尾联之“合”,既上接“余响入霜钟”诗意,又紧扣题目,抒发听琴沉浸入迷的感慨,以碧山秋云景象烘托渲染知音嘉会情深之意蕴。这首诗的起承转合,全围绕题目独运匠心,一气贯穿,不枝不蔓。其形象之传神、咏叹之深永、寄寓之含蓄的诗意诗情(托情怀于物内,求情意于诗外)皆可“寻叶以振根”、“按图而索骥”。

2,祖咏《终南望余雪》的切题扣题: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起)

积雪浮云端。(承)

林表明霁色,(转)

城中增暮寒。(舍)

这类诗歌最是“重在真切”。品味悟解意象情志,只要明确诗题题意。再细加品玩诗句,即可。(当然。这悟解必须顾及古典诗歌的题材情志类型。如闺怨怀远之愁、游子思乡之苦、征人思妇之恨、人情冷暖之叹、志不获展之慨、英雄失意之怨、怀古慨今之思等。)诗起句即紧扣题意“望”,以“阴岭秀”三字直写望中远景。第二句则承首句“阴”(终南山,今西安市南五十里,山北为“阴”,从长安远望,只能看到它的北坡)、“秀”二字,以一“浮”字写尽山之高寒清丽。第三句为“浮”字“作画写真”,其应承衔接之紧,与转折展进之协,确有“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闭目犹觉宛然”之妙。最后一句,切合题意。有笼盖周全之神,既显“望”之所据,叉彰雪积寒凝之所威,尤明即景发慨之所由,紧贴诗题。指物取意,层层展开且又绾合有致。

3,卢纶《晚次鄂州》章法的通贯跌宕: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起)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承)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转)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合)

此诗首联起笔即写天清云开,可远望汉阳城郭。次旬写因江水遥遥,舟行尚得一整天,点破题意,全在情景真切,推断悬想之中,“对景兴起,突兀高远”。颔联顺承前旬“犹有”“一日”水路的“孤帆”行程。以“知浪静”而“估客昼眠”的闲趣无聊,“觉潮生”而“舟人夜语”的惊闹喧吵,兴寄象外地将“晚次鄂州”的漂泊浪迹之“伤乱”愁心,蕴藏其里。颈联“三湘”旬接“估客昼眠”句,“万里”句应“舟人夜语”旬,妙在以“秋色”点“昼”、以“月明”点“夜”,而转折直写“愁鬓逢秋而愈凋,归心对月而弥切”的凄凉愁悲。转承如环,浑圆无迹。尾联上旬以“旧业”因“征战尽”紧扣“万里归心”的愁伤之情,榫合缝密;下旬则直指题面直揭题意,以“鼙鼓”声响,抒家毁失据远痛深悲之情,绾合圆熟。

4,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的起承转合之妙: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韩愈

休垂绝微千行泪。(起)

共泛清湘一叶舟。(承)

夸日岭猿兼越鸟,(转)

可怜同听不知愁。(合)

贞元二十一年秋,诗人与张署一同遇赦,且又一同在郴州待命,此诗当作于两人泛舟同游时。诗起笔即以“休垂绝徼干行泪”七字紧扣诗题题面之意,“休垂”切“酬”,“酬”即为“酬答”、“应对”之意,也暗点被劝慰者“张十一功曹”,“绝微”(《汉书》颜师古注:“徽,犹塞也。东北谓之塞,西南谓之徼。”)点“湘中”。突兀峭拔,开门见山揭开题意。第二句顺承其意,直接道出“休垂绝徼千行泪”的原由——正是这同舟“共泛清湘”,纵情畅怀,赏心悦目的雅游。真可谓“用事引证”,接破题“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王若虚在《滹南诗话》卷一中说:“大抵首二句论事。次二句犹须论事:首二旬状景。次二句犹须状景,不能遽止。”所以,第三旬即以“岭猿之悲啼。越鸟之哀鸣”,紧承前旬同舟共游“湘中”的畅怀尽兴,与“可怜同听不知愁”抒发无限忧苦情心见于言外的这一结旬,有着转承自然的神韵。结句接前句之意,以“同听不知愁”的忘情感吟,合收一、二旬情意。并余意荡漾、旨趣含蓄地归结了全诗情志。

对律诗章法的简要梳理。虽然难以穷尽仪态万方、风骚多样的律诗情貌风神,但明晓律诗之所以而为最精致、最精妙、最精巧、最精深的诗体的讲究根由,于诗歌鉴赏也会生发执一总万、理推所见的知解赏析的自觉意识。至于四首律绝的例举本意,也仅为具体解读律诗提供参考,虽不可也不能“以一当十”。所在皆是。但也不失为切题解诗的门径之一。律诗的章法关注的是诗人情志心意或幽隐明快、或婉曲直白、或豪放沉郁、或高远清丽、或欢愉悲戚的心路呈显印迹。有鉴于此。了解律诗章法的作用,对于读懂并赏析律诗的精义妙艺,应是大有裨益的。

猜你喜欢

破题诗题律诗
复古与叙记:论韩愈诗歌的制题
明诗制题之叙事*
深化创新 破题前行
医改举措“单兵推进”亟待破题
诗题辨字
用问题倒逼医改破题
律诗园地
律诗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