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2009-07-23丁晋清
丁晋清
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统领地位,对于战胜当前这场不期而遇、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重振加快发展的信心和雄心,起到了“主心骨”和“定心丸”的重要作用。广东作为全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遇到的挑战最大、受影响程度最重的省份,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广东经过探索、创新破解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措施,将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一、用科学发展的思维审视危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与坚持科学发展路径相结合。掌握应对危机的主动权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广东省委、省政府认为,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能不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既着力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又要标本兼治、着力增强科学发展后劲,从而牢牢掌握应对这场危机的主动权。
清醒认识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确立“五个不能变”的指导原则。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传统发展模式弊端,把中国过去欠科学的发展弊端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不健康的因素、不协调的问题和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更加暴露出来,使人们及时地认识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省委、省政府充分估计了危机的严重性,认为决不能把面临的困难统统归咎于金融危机,要认清这场金融危机冲击的实质是对传统增长方式的冲击,要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广东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确立“五个不能变”的指导原则:不论危机影响大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改变,保持较快速度和较大规模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不能改变,保持解决就业、民生、社会稳定等问题的措施不能削弱,保持实现跨越式发展、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目标不能放弃,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
保科学发展的增长,确立“三促进一保持”的科学发展思路。“保增长”对于广东来说,不是保传统发展的增长,而是保科学发展的增长;不能只保近期增长,还必须立足于保中长期增长,目的是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之策、治本之策,千万不要因为要保增长,盲目去救落后的生产能力、再回到粗放投资的老路上去,应切实把保增长与保民生以及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真正把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之上。为此,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广东应对危机的发展之策——“三促进一保持”,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广东省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突出实践特色的重要要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以“三促进”来保发展,在保发展中实现“三促进”,自觉把“三促进”与“保发展”统一起来。广东应对金融危机的每个投资项目都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确保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立足科学发展,决不再回到传统发展老路上去。
辩证地看待危机,危中寻机,变危机为“五大机遇”,以积极科学的姿态应对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是市场经济周期性活动的规律使然,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既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必须理性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变危机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省委、省政府认为,当前的危机,是传统发展模式之危、科学发展模式之机,解决这些矛盾,突破这些难题,化危为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国的影响广东首当其冲,但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被改变,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广东努力把应对这场危机当作转变传统发展模式、推动科学发展的五个重大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大机遇、推进自主创新的重大机遇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力争在化危为机上见实效。强调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实体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又要看到在困难和挑战中孕育的这五大新机遇,坚定信心,克服恐惧和畏难发愁的心态,以积极科学的姿态应对挑战。
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使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成为推动发展上水平的过程、成为为更长时期发展打基础的过程
从传统模式发展转到科学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外需大量减少,客观上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了巨大的“倒逼机制”压力。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严峻的形势下,广东结构调整更加紧迫。省委认为,虽然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要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推动全省主体产业迈上更高的发展阶段。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促调整、保增长“双发力”。总的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和地方,受这次危机的冲击要小一点。实践证明,自主创新品牌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最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是抵御经济危机的最有效办法。随着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影响的增大,广东企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和需求不断提高,主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调整升级,已成为当前广东各级政府、广大企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广东在确保全省持续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把经济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大力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上,促调整、保增长“双发力”。创建广东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加强自主创新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高科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能力。组织实施“十大创新工程”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应对当前经济形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扶持企业抢占世界高端市场。实施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高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每个欠发达地市都建起1个以上产业转移工业园,全省建起1000多个培训基地,并集中使用400多亿财政专项资金,加快产业异地转移、就地升级或自我优化。2008年广东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而增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
造”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既要大力壮大提升现有主导产业、又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先导产业。广东遵循国际产业发展大势,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重点推进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六大产业和以“珠江三角洲现代产业核心区”为代表的八大载体建设,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使物流、金融、会展、创意和汽车、石化、重大装备、精密制造等成为珠三角产业新的代表。编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瞄准世界现代产业先进水平,推进船舶、汽车、电子信息在内的十大重点产业升级。推进广州、深圳金融商务区和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打造华南地区物流枢纽中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装备制造数字化工程,推动在重大成套装备、精密装备、核电装备制造等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产业基地,推动“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由于各类企业在这场危机中遭遇的困难千差万别,广东分门别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其提高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成本管理能力,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渡过难关。加大对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省财政安排22亿元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扩大出口;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在全省择优挑选1000家高增长、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创新能力高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推进银企合作,建立企业金融服务联盟,加快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为全省6万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2160多亿元的融资担保,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优先支持符合产业、环保政策且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三、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着国内的经济增长,但如果只关注国内的经济而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及国际市场熟视无睹,则不仅危机不可能变成机遇,而且完全有可能造成对国内经济更剧烈的冲击。作为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广东,省委、省政府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为经济发展赢得更为宝贵的机会。
把应对金融危机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内需市场启动的强大潜力正在逐步显现。外需减弱、出口萎缩,是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危机外需减少,对扩大内需提供了有力的倒逼机制,推动广东关注国内市场,启动省内内需,转向靠内需带动。一是启动“新十项工程”,以扩大内需弥补外需不足。2008年上半年广东推出“新十项工程”,在交通运输体系、能源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十个领域安排了222个项目,总投资2.3万亿多元,以扩大投资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面对尚未见底的金融危机,广东及早部署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初步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200项,年度投资3010亿元,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工程、生态环境和民生工程等领域,预计将带动全社会投资1.3万亿元。“新十项工程”成为新时期广东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二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需求。投入3.39亿元全面启动“家电下乡”,借助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开发农村市场政策的实施,积极搭建平台,实施财政补贴政策,引导和促进农民消费,扩大农村需求。三是制定扩大内需行动计划,促进消费增长。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扩大农村地区消费。启动“万巷千街”市场工程,创建省级商业示范社区。推进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城际、城市内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率先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进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推动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和旅游强省建设,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服务性消费,激发文化、通信、体育、健康等消费活力,加快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拓展新兴市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重视内需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外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主动出击,在欧美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加紧向南亚、东南亚、中东、海湾国家、非洲这些地方进军,引导企业尽量避免在国内市场抢内需。组织出访东盟和欧洲,签订各类投资贸易合作项目总金额174亿美元,对东盟、欧盟的出口增速明显增加。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对外贸出口的支持力度,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省财政安排19亿元扶持资金扶持企业迎难而上抢占海外市场,重点支持一批外贸企业建设研发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安排7,3亿元用于稳定出口增长、优化出口结构。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着手在金融、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及城市规划、环保、教育培训等5大领域与港澳加强合作,联手打造大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从着重区域合作转向更加开放的国际领域合作,着力提高粤港澳的合作水平。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成功应对危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凝聚和增强全社会的消费动力。要实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关键是让发展成果直接惠及人民,让群众没有后顾之忧,有钱花、敢花钱,即通过切实改善民生来拉动消费,切实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和增强国民的消费信心,使经济走上内需驱动型的良性发展轨道。因此,在一揽子应对措施中,广东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工程作为重点,着眼于保就业、保收入、促消费,使充满风险的外贸依赖型经济向持续稳定的内需驱动型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人,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养老金水平与优抚待遇标准,使民生问题获得全面改善,形成稳定持续扩大的国内需求,并使城乡居民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公共财政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省级财政总支出中用于民生的资金达852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3.7%。广东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普遍与改善民生直接相关,扩大内需的投资有一半多用于改善民生。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尽可能解决群众后顾之忧,大力促进消费增长,这样既可以稳定社会,为社会稳定减震,防止经济困难转化为社会不安,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
消费,增加内需刺激经济发展,拉动消费需求。
困难时期更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确保全省人民无饥寒”。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服务农民工的“南粤春暖行动”,为农民工做好就业援助、素质提升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等10项服务工作,并率先提出粤籍农民工返乡创业可获5万元贷款。推出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失业监测制度等八项举措,帮助促进农民工特别是农民工技术骨干稳定就业,同时积极探索防范化解因企业倒闭等形成的工资支付风险的机制,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所需。大力推行覆盖在岗农民工、失业农民工、农村劳动力的“普惠制”职业技能培训,系统推出“全民职业技能提升”、“一户一技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三大计划,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普惠制度,去年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97.6万人同比增加43.07%。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提出从2008年至2012年每年扶持10万城乡劳动者创业,并带动就业50万人左右。这些政策措施深受群众理解和拥护,为我们成功应对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五、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促进科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于改革开放。关键领域改革不到位,粗放的经济增长就容易反弹。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更加考验人的胆识、检验着思想解放的程度。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鼓起改革的勇气信心,越需要积极改革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虽有阵痛,但也增强了人们变革的紧迫感,加速了广东深化改革的日程表,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省委认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着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危中求进,更好地承担起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历史重任。一是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出台的机遇,趁势推出有利于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改革措施。2009年1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给予珠三角发展新定位——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的地位。《规划纲要》赋予广东试验区、先行区5个,示范区、开发新区19个,各种中心、改革试点21个,为广东深化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主线,从解决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人手,扎扎实实做好规划纲要实施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抓紧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抓紧完善配套政策,抓紧落实先行先试政策,积极推进相关重点工作。二是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医改、住房、上学、就业、养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是群众利益诉求最集中的领域。广东着力推进这些公共领域的改革,如推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试点,打破“以药养医”格局;制定出台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办法,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等。三是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体制机制的保障,是管长远、最根本的保障。制约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阻力在哪里,改革的着力点就在哪里。广东从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观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针对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认真清理现有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废、立、改工作,形成一批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努力解决制度缺失和体制障碍等突出问题,着力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解决制度缺失和制度障碍等问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主要是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省级政府行政机构改革,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和扁平化管理,率先推进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扩大市县政府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开展机关作风“三评议”,查找机关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通过“一查四减”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这些措施有力地提升了经济体制活力,也必将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实践证明,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把解放思想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障,才能形成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使科学发展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面、协调、可持续地长期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自觉坚定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和挑战。今年1-2月,全省GDP同比增长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9%,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有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广东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