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探析及对策
2009-07-23黄安云廖卫红张连湖
黄安云 廖卫红 张连湖
摘 要: 高职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加之高职院校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心理辅导工作不规范、不专业,使得很多高职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因经济压力导致的“心理贫困”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作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认为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完善高职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
关键词: 高职贫困生 “心理贫困”现象 对策
一、高职生的贫困现象
我国从1993年起,在全国部分大专院校试行招生并轨、学生缴费上学以来,贫困生问题逐渐突出。在高职院校,高职贫困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来大学校园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贫困生是具有相对贫乏的教育经济资源(学习性资源、生活性资源)、在社会竞争中获得的个人发展机会相对较少且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脆弱的特殊群体。据调查,我国高校在校贫困生的比例为20%,约240万人,贫困生比例为5%,约160万人。
二、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
所谓“心理贫困”,是指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主要有以下表现。
1.自卑
高职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或不发达地区,知识面相对较窄,性格内向。上大学后,看到身边的同学花钱大方、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这种经济上、能力上的巨大反差,使高职贫困生常常产生“我不如别人的条件好”,“我比别人差”的自我暗示,人际关系敏感,因此,一些高职贫困生看不到自己的特长与潜能,无形中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
2.迷茫
高职贫困生的认知结构是:优秀的学习成绩是唯一值得他们骄傲的资本。然而,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和不如意的现实使其感到迷惑,为了维护自尊,他们不能达到预期的高标准学习目标。另外,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太畅通,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凭借优越的家庭关系找到好单位,而贫困生因为家庭背景而不能如愿工作或考研,这就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贫困生很难看到自己的前途和出路,于是对前途感到迷茫。
3.孤独
高职贫困生由于自卑,怯于人际交往,害怕被别人识破自己的贫困,于是产生封闭的心理,逐渐形成孤独的状态。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很强,常常以陌生的眼光关注和领略自己的人生,寻求自己的空间,不被外人了解。由于缺乏与外界交流,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孤僻的心理。
4.嫉妒与无奈
高职贫困生不愿意因为经济上的窘迫而损伤自己的脸面,他们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筹措费用。与周围的同学过得潇洒相比,自然容易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他人极端的嫉妒心理。
5.自负与依赖
高职贫困生在接受别人资助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伤害而感到羞耻,从而反感外界援助。他们常常过度追求“人穷志不穷”的人格尊严,导致消极厌世,诱发自负心理,有时还产生依赖心理。教育部规定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于是,有的贫困生便心存一种“等、靠、要”的想法,认为不管怎样,反正自己有书读。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了自尊与自强精神,缺乏独立意识。除了上述五点以外,高职贫困生还存在诸如虚荣、多疑等心理问题。
三、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
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是客观因素和自身身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今社会转型时期,高职生面对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普遍加大。通过对学生心理测试和问卷调查显示,有“郁闷”感的同学占80%,有心理压力的同学占90%,这无疑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1.国情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由于贫富差距大,在中西部及一些偏远山区仍有许多贫困家庭,这是产生贫困生的根本原因,也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因素
由于家里多子女上学或父母离异或单亲,双亲有病甚至失去劳动力等造成的家庭经济负担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3.社会因素
贫困生所处环境中的人们有时对他们鄙视或以不同于常人的神态来对待他们,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4.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但有时学校的定期催缴学费,会使那些欠费的贫困生产生较大的压力。
5.教育制度因素
传统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贫困生的迷茫和依赖的心理尤为严重。进了大学后,他们便像刚出笼的鸟,突然失去了笼子的束缚不知该往哪里飞,特别是贫困生,由于思想压力大,想做的事很多,但又缺乏老师或父母的教导,于是便无从选择。
6.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承受的压力也不同,有的贫困生能在重重的压力下挣钱与学习两不误,而有的却被压力压得透不过气,变得失落、消沉。
从以上分析可见,导致高职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既有个体心理因素,又有社会因素和制度因素,既有宏观管理问题,又有微观机制问题,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研究探索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
四、解决高职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1.国家应不断完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
贫困生一般来自农村,一般为村里仅有的或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国家应对其加大扶助和鼓励的力度。另外,建立贫困生贷款制度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既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又兼顾了银行降低风险的需求,因此受到各方普遍的欢迎,这是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的主要方式。
2.家庭应给贫困生以最大的经济和精神支持
家庭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父母与子女要一条心,共同面对困难,使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减轻。
3.动员社会建立各种爱心基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动员社会建立各种爱心基金来资助贫困生,这也是帮助贫困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4.学校应用多种方式扶助贫困生
目前许多高校已建立了奖、贷、助、补、免等资助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一些帮助贫困生走出了心理障碍,但是由于其针对的都是优秀的学生或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生,所以其覆盖面相当有限,许多更困难的学生并未得到这种制度的恩惠。所以学校应放宽对贫困生的一些限制条件。贫困生其实并不是不爱学习或者学习差的学生,他们能够顶住压力进入大学和大家共同学习本已很不容易了,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而不是限制。
5.任课老师应给予力所能及的物质和精神帮助
任课老师的行为可以使学生产生敬佩、崇拜,如果他能在物质或精神方面帮助贫困生,便可以使之在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有时可能就是教师的一次细致入微的谈话便可以把一个贫困生从思想低谷里拯救出来。
6.贫困生应主动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1)培养自信心。
肖伯纳曾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对于一个贫困生,自信心很重要。培养贫困生的自信心,应从使他成功做起,先让他从小的成功慢慢找回自信,即使是顺利地参加一次活动,或完成一件很小的任务,当然在这过程中也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2)评价自我。
一个人只有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胜,随时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贫困生对自己的期望不能太高,但也不能太低,要正确认清自己的实力和特长,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一个长远目标,适时制定必要的短期目标,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增强自信。
(3)排除一切思想压力。
家庭经济困难给贫困生带来了无以言表的思想压力,以及外界对贫困生的看法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贫困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只要通过政府和学校的奖、贷、助、补、免等资助体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助来缓解贫困生的不良情绪,把一切能调动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时期。社会经济转型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激发高职生的进取精神,但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人格培养。因此,要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两课”教师要把握高职生的思想、心理现状,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要让高职生牢固树立人人可以成才、条条途径可以成才,自觉地把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为国为民作出贡献作为成才标准,找准定位,摆正心态,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脚踏实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既精通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结语
高职贫困生在学习方式、文化基础、经济状况等方面都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生,有着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问题,然而这个有着显著共性的群体,却在高校中受特殊关注不够,心理教育缺乏针对性,经济助困与心理育人相脱节。学校和社会虽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但忽视了精神援助,缺少专业的、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缺少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没有发挥高职贫困生的自身能动性去克服面对的困难,学生包括部分教师在内对高职生仍存在歧视,所以对高职贫困生这一群体,党和政府、社会、学校应高度重视,要采取具体相应的政策措施,从经济上资助、学习上教化、心理上辅导,使他们减轻压力,拥有健康的心灵,更好地自我发展和成才。
参考文献:
[1]唐慧敏.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4,(1).
[2]汪家军.高职生问题的心理学透视与应对策略[J].职教论坛,2004,(2).
[3]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志,2002,16,(5).
[4]汪向东(执行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
[5] 修新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辅导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