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文献需求分析及对策探析
2009-07-23李侠
李 侠
摘 要: 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的文献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讨分析,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完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文献需求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必须以读者为主,读者的信息需求能否得到充分的保障,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满意度的高低,同时也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准确及时地了解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对于图书馆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找出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上与读者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图书馆管理阶层及时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服务工作,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笔者通过“ILAS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在流通还回统计中获取的有关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1. 统计结果分析
1.1 2008年我馆文献分类利用情况。
从表1数据来看,我馆大学生读者文献利用情况有以下特点。首先,各类图书的流通借阅量悬殊较大,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学类图书,第二位的是语言文字类图书,依次是计算机技术、数理科学和化学、历史地理、艺术、哲学等。流通借阅量最小的是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天文地球等。其次,学术阅读需求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读者在阅读时以休闲娱乐为主,专业参考为辅,同时,经济、生活、旅游、保健、医药、军事等图书也受到读者的青睐。
1.2 不同年级学生图书借阅情况(2008)。
表2-1显示的是一年级学生在2008年的图书借阅情况。我校2008级学生在2008年共借阅图书58741册。新生不懂得如何自学,信息检索能力较差,阅读无明确定向,常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走马观花地浏览,或受从众心理影响,或受环境影响借阅范围较宽泛,阅读时间较随意。文学类图书是他们课外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其他各类图书也有所涉猎。
表2-2显示的是二年级学生在2008年的图书借阅情况。我校2007级学生的年图书借阅量为60973册。二年级学生相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学习目标较为明确,进馆阅读的目的更加确定,阅读虽仍以娱乐休闲的文学类图书为主,但是在与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参考文献的借阅量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H、O、T、K、J类图书借阅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学生信息需求的紧迫感开始凸现,一般都能根据学校教学进度和老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二年级学生的文献需求呈现出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向周边知识辐射的趋势。
表2-3显示的是三年级学生在2008年的图书借阅情况。我校2006级学生的年图书借阅量为10876册。高年级的学生已逐步进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写作阶段。他们的文献需求呈现出文学图书借阅量明显下滑,而与专写论文相关的一些专业知识图书和参加全国执业资格认证考试,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一系列的有关就业方面的书籍阅读需求量明显上升,一些经济类图书借阅量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高年级的学生阅读需求出现专业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1.3 我馆2008年文献利用规律。
2008年,我馆图书借阅共有这样几个高峰期:2月初,学生结束寒假返回校园时,是借还图书的第一个高峰期;3、4月份,高年级毕业班准备论文,需要大量查找资料。同时,4月份是读书月,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形成了全年的借阅量最高峰;6月底、7月初,学生放暑假,又是一个高峰;9月初,学生返校,形成图书馆借还图书的第四个高峰期;10月底,新生领到借书证,带来了另一个高峰;学期末,学生又要借假期带回图书,成为全年的最后一个高峰期。
通过以上的统计和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地掌握学生读者的文献利用规律和文献需求特点,为科学把握我馆文献的需求重心和趋势,形成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2.完善文献服务的对策
2.1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招生规模、原有的观测基础和经费等,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文献信息发展政策。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实用本位”,优化藏书结构,体现专业特色,紧密围绕专业设置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文献采购质量,提高信息资源流通效率和使用效益。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花大力气,通过大量细致、深入的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现状及学校的发展规划,掌握各专业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走向,邀请教师参与选书,并做好广大学生读者的“新书荐购”工作,例如我馆在4月份举办了“你选书,我付款”的活动,使得馆藏文献资源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好地为学科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的保障作用。
2.2加大图书馆宣传,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加强读者培训教育工作。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条件,根据学校的学科特点,建立“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定期举办新书推介会、各种学术报告会和演讲、书评、知识竞赛等,做好图书馆宣传工作,向读者宣传、介绍和推荐馆藏文献,引导读者读好书、多读书。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读者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了解读者的文献阅读需求等,把各个层次的读者的各种阅读欲望激发出来,将潜在读者的需求转化为现实读者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
高校图书馆还应加强读者培训教育工作。首先,开设文献检索课是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重要方法。文献检索课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并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定期地举办计算机基本操作和书目检索系统的技能培训班,把各种新出现的文献数据库检索方法及时传授给读者,使读者掌握文献信息的检索技能、途径和方法。在新生入学之初,可组织专人采取授课、讲座等形式,向他们传授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知识,引导新生正确地选择文献检索方法,指导他们“快、准、精、全”地检索馆藏文献。通过入馆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避免他们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另外,高校图书馆必须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充分保障读者培训工作的长期化,并将其制度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将这项工作抓下去,并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设置专门岗位,责任到人。
2.3 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加强图书馆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馆员作为信息管理从业人员之一,不仅要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具备相当熟练的检索技能,熟悉检索途径,能够迅速准确地命中目标文献。这就要求图书馆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做好工作。首先要教育馆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次要鼓励馆员通过各种途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终生学习的热潮中,从而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培养馆员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只有馆员自己掌握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才能正确分析、判断文献信息的质量及利用价值,对大量无序的文献信息进行筛选、整序和加工,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过滤并识别最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才能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咨询员”、“信息导航员”。
2.4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阅读。
教学和科研应与图书馆紧密联系,是高校图书馆得以充分利用的动力和源泉。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课内引导课外,课外充实课内。高校图书馆应主动、适时地与学科带头人及各学科骨干教师进行沟通,主动结合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内容,筛选、整理出与课程相适应的文献资源,并将其及时地推荐给学生,引导并指导学生查找和利用。教师在教学前根据馆藏文献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课外去图书馆寻找有用的资源,用于上课时交流、讨论,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教学与图书馆的互动交流,通过课堂引导,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增强导读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小宁.高职院校学生文献需求分析及对策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8,(6):47-49.
[2]默秀红.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5):751-755.
[3]黄秀文.传承 服务 创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403-409.
[4]涂文波.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需求与服务的读者调查及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82-89.
[5]何道利.掌握大学生阅读动机 做好读者导读工作[J]. 安康学院学报,2008,(4):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