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课改中的初中历史教学

2009-07-23

文教资料 2009年15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王 琪

摘 要: 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应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本文认为,初中历史课改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21世纪对公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现实起点。课程改革旨在解决现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有严重“分科主义”倾向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等。我们希望通过改革,构建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了改变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价值取向,新课程确立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共同框架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学科教育的中心由学科转向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任何一门课程的教育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历史也不例外。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历史教师应注重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并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学生作为完整的教育对象,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追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将课程理念提到时代发展的高度,这是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

在这样的新课程理念下,变传统的说教式应试教育为应用型的科学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

教学方法。

一、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欠缺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这种心事品质,使之养成终生求知的习惯,是每个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发学生的个人求知欲。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讲述《破解彩陶之迷》这一课,我先将各种彩陶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历史,再进一步深入提问:“你能想象出它们是怎样制作的?它们的用途是什么?那些神秘的图像代表什么?反映出远古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感情意识?”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兴趣,从而激起了求知欲。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启发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动起来,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方法。如:讲“大禹治水”时,我让学生收集资料,谈谈对“大禹治水”的启示。又如,讲“都江堰”时,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修建它?”“它修建的时间、地点、人物、用途如何?”“它如何改变了西南易涝、东北易旱的状况?对环保有何作用?”“为什么说它是我国古代效益最好、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层层设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都江堰代表了我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再现历史场面。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历史知识,介绍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讲“北京人”时,我这样叙述:“很久很久以前,一群北京人从岩洞里走了出来,他们前额低平,发际向前,眉骨粗大,嘴巴前突,鼻子宽扁,头部多少有些向前微倾,有些像猿,特别是他们身上那层松软的细毛……可他们能直立行走,又可断定他们是人。他们手里拿着木棍、石头,去围攻野兽,很快就抓获一头野猪,拖回山洞——他们生活的地方,洞内燃着一堆火,他们把野猪挂在火上烤,阵阵‘肉香扑鼻而来,然后每人撕扯一块大嚼起来。”这样就把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性等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名专家埃德加·富尔在其著作《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世界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特别要考虑如何教会学生观察思考历史问题并提出观点的方法。学生只有学会研究历史,深刻地理解历史,才能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思考、去分析,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对不同历史事件、人物或同一事件、人物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或归纳,如:“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或“评价秦始皇其人”。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终身学习,才能提高综合素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具有一定实践性的课程,它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它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它已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举办讲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写历史小论文大赛。

初中学生好胜心较强,反应很热烈,因此会积极地准备。这样的比赛,既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丰富他们的历史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组织学生画画、做陶器。

如在学完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后,我指导学生想象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人的房屋结构,并画成图。每个学生都凭自己的想象,画出了想象中的房屋。又如在学完第一单元后,我指导学生课外制作陶器。学生有的用黏土,有的用橡皮泥,还有的用面粉,仿制了许多陶器,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脑动手能力。

四、改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就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成了国家繁荣的关键。我认为教师应在每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历史学科也不例外。

(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也许非常幼稚,甚至无意义,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学生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能简单地否定。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评价,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以致消失。

(二)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的主要活动。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而且,当创新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行为时,知识创新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失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始终如一地坚持创新,才可能获得成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优势。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这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现行的历史教材总的来讲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来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了多方面的联想:首先是“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个学生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式的独特性,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对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是创造出新颖、超常成果的途径,也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试想,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一个学生在《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文中指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催化剂;而唐初“贞观之治”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该生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这在以往著述中也是很少提及的,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疑义,求得解决,这样学生才能进步。

(2)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①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能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应树立“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②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这就给学生创造了标新立异的机会。而学生的标新立异往往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教师如果简单地加以否定,不仅会剥夺学生探索新知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疏于思考。事实上,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教师一定要加以保护。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又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

总之,实施历史新课标,转变理念是前提,兴趣和方法是成功的捷径。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结合实际,深入研究教材,不断探索,才能完成教改任务,实现教改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梁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迎接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0.

[3]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8.

[4]李景华.思想政治教学艺术散论.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2.

[5]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

[7]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4.6.

[8]余文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