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与拓展
2009-07-23王仲杰高秀芳
王仲杰 高秀芳
摘 要: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关系,忽视了汉字本身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使识字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学习相分离。本文提出的探究形义识字法打破了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性,拓展了识字教学的文化价值,凸显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属性,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价值性,是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小学识字教学 文化局限 探究形义识字法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师已经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比如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随文识字和生活识字;自读识字、字典识字与多媒体识字等,约三十余种,这些方法在识字教学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这些识字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如下:
1.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将语言的声音信号变为符形信号,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上,成为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汉民族用于记录语言和思想的符号便是汉字,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还被使用的表义文字。所谓表义文字,就是集文字的音、形、义于一体的特殊的语言符号,或依形生义,或依义生形,形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教师在教学时本应该或依义探形,或依形探义,让学生通过探究形义的依存关系和形义的演变过程学习汉字,这才符合学习表义文字的特点。但现在的小学识字教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字形义之间的关系,使识字教学成为单纯记忆符号的教学。
2.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学习汉字与学习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文化的表义文字,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记录。汉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老的汉字是三千年前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现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征,由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义到形声。遗憾的是,现在的小学识字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教学只强调汉字的字音和字的现代意义,没有或基本没有探究汉字的本源意义,从而忽视了汉字的形义演变的探究,忽视了汉字的形与义一体以及在不断的演变中发展起来的汉字的自身特点,忽视了汉字本身富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
基于上述两点考虑,我们提出了探究形义识字法,旨在打破当前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拓展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性。
探究形义识字法以“六书”作为汉字的分类依据,它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入手,通过分析汉字最原始的形与义的关系组织识字教学,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价值性三大特性。
一、科学性
1.尊重文化历史,立足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探究形义识字法从汉字的造字法入手,在探究汉字形义演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研究汉字、学习汉字,并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尽量把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学习“女”字,“女”字的甲骨文写作“”[1],是一个双手被捆绑着跪在地上的女子,这形象地表明了中国最古老的抢婚习俗。在古代,男人把女人的双手捆绑起来,扛回家里,从此,这个女人便成为必须一切服从男人的家庭主妇,这表明了古代女人受男性歧视的历史事实。学生在认识这个汉字的同时,既理解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又习得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2.形象直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探究形义识字法要求我们依据汉字的形与义的相互依存关系指导学生识字,要形象而直观,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直观形状的认识远比对抽象的符号的认识速度快得多,探究形义识字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依据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形指导学生识字,这种方法形象直观,能够使学生学而不厌,能够极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日(),一轮圆圆的太阳和一个圆点的指示符号构成;月(),由一勾弯弯的月亮和两个短横的指示符号构成;山(),是一座由三个山峰构成的山;而“水()”[2]则是流动的波浪。学生在识字中,先从汉字所代表的物的形状入手,认识了物则会写汉字,这不仅减轻了认识教学的负担,而且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祖先们的超群智慧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
3.形义相依,体现了汉字的演变规律。
探究形义识字法能够指导学生依据汉字的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符合表义文字的学习规律。表义文字的形与义相互依存,大多数汉字所表达的意义都能基本决定汉字的字形;依据汉字的字形来识别汉字,又能体现汉字形与义相一致的特点。如“本()”[3]字,由木()和其根部的指示符号构成,其本义就是树根;由此而派生出“根本”、“本来”、“以人为本”等常用意义。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甲骨文的写法能非常容易地记住简化字的写法,并且在记住字形的同时理解汉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同音字的混淆。
4.举一反三,突出了汉字的派生性规律。
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每个人所识得的汉字,并不全部来自于老师的教授,很多都是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学会的。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探究形义识字法尤其强调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它突出了汉字的派生性的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至关重要。如知道了“足”是人的脚,那么和“足”有关的字的意义就表示“脚”发出的动作或与“脚”发出的动作有关的运动,如跑、跳、踩、踏等。
二、实用性
古代汉语的语音与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但语法结构和词汇变化不大。3500年前殷商时代的某些汉字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可能不同,但其语义与今天的语义却基本一样。例如,《新华字典》所收词汇的含意,约有一半与两千年前成书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词汇的含意基本相同。这为探究形义识字法的使用奠定了基础,也提供了可能。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形象直观,化难为易。
探究形义识字法将由笔划组成的汉字与汉字所代表的实物紧密结合起来,使实物成为识字的辅助手段,使抽象的汉字教学变得直观而具体,使学生对汉字符号的抽象记忆变成了对实物的形象记忆,再通过形象记忆的演变,进一步强化抽象的符号记忆,从而降低了汉字记忆的难度。如木()、禾()、竹()、日()、月()、山()、水()[4]等字,都是典型的象形字,因物赋形,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画的观察记住这些字的写法。
2.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探究形义识字法依据汉字间的派生关系进行识字,通过独体字的学习促进合体字的学习,通过一个字的学习促进了对一类汉字的掌握。如:与“火”有关的字均是火字旁;与“水”有关的字都是三点水旁;与“眼”有关的字都是目字旁;与“手”有关的字都是提手旁等。探究形义识字法对形声字的教学,最能够体现其融会贯通的特点。如“方”做声旁的字:访、防、仿等,类似的字的韵母都是ang;“口”做形旁的字:吵、吃、喝等,类似的字的意义都与口有关。
小学1-4年级累计认识汉字2500个,其中913个是形声字,这为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3.运用媒体,形象鲜活。
发达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探究形义识字法提供了条件,可以运用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形象而直观地将汉字的构成与形义演变的过程演示出来,为汉字的学习提供最便利的条件。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字、探究汉字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和对汉字的记忆,另一方面,能使识字教学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4.与其它识字法穿插使用,提高识字功效。
目前,小学识字教学法已有30余种,这30余种识字教学法各有千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单纯地使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所教汉字的需要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交替使用。在现在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探究形义识字法引进教学中,尤其是象形字、指示字、会意字的教学,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价值性
1.文化价值。
汉字作为表义文字,和其他民族所使用的表音文字的最大区别是:自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每一个汉字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从象形文字的演变来说明这一点。许多汉字的结构都显示了先民们的生活和意识。例如:“驭()”[5],甲骨文形如一个人手拿树枝,抽打在马的身上,向马发出指令,使其前进或后退,向左或向右,让其为人所用,反映了我国古代把马作为役畜来驱使这一现象。“执()”[6],甲骨文形如一个人的双手被带上了枷锁,表示把俘虏或罪犯的手铐起来。“刑()”[7]字,小篆左边是个井,右边是一手执刀,有人执刀守井,目的是防止来井边取水的人因争水而落井;持刀者守护在井旁,人们畏惧,便排队取水,从而建立起了秩序。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载体之一汉字的字型与字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探究形义识字法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历史文化世界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汉字的文化价值,也发挥了识字教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作用。
2.应用价值。
探究形义识字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运用该法教授学生识字,学生记得准记得牢,这能帮助学生识别许多容易忘记和容易混淆的汉字,从而减少错别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该法学习汉字,既能依形识字,又能依义识字。依形识字能够避免汉字字形的混淆;依义识字能够避免汉字的字义混淆,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出现错别字的三个问题:第一,混淆字形;第二,不理解字义;第三,同音字替代(亦可认为是不理解字义)。如“瓜”和“爪”是一组形近字,“瓜()”[8],是一株藤上结着一个瓜的象形;而“爪()”[9]则是禽类爪之象形。这样,从字的象形义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汉字,学生就不会混淆这两个汉字。
总之,探究形义识字法是一种科学实用的识字教学法。实践证明,这种识字教学方法不仅能够突破现行的小学识字教学的文化局限,还能够在识字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
参考文献:
[1]王仲杰.探究形义识字法.线装出版社,2008.4:12.
[2]月,水,同上第42页.
[3]本,木,同上第57页.
[4]禾,竹,草,刑,同上第26,65,23页.
[5]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98.
[6]同上.
[7]窦文宇,窦勇.汉字字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1:99.
[8]王仲杰.探究形义识字法.线装出版社,2008.4:59.
[9]同上第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