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的调整与取舍个案研究

2009-07-23蒋冬美

文教资料 2009年15期
关键词:个案研究教材

蒋冬美

摘 要: 即使教材设计的初衷即是为了教学,但是在教学中仍然需要针对具体的课堂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取舍,具体的措施通常有舍弃、增加、删除或移动部分内容等。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2004年版English for Grade 8 (2004) 中的一个单元为例,针对其设计存在的内容太多且繁杂的问题,对某些内容和活动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取舍,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关键词: 教材 调整与取舍 个案研究

一、教材调整的必要性和原则

教材设计的初衷即是为了服务于教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即便如此,课堂上使用中也需要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原因一是教材的编著者是按照自己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理解和见解进行素材的选取和编写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在具体的课堂中不能完全适合的情况。二是一些实际操作环节上的限制,如时间不够、设备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教师不能完成教材的所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舍弃、增加、删除或移动部分内容等。

教材的调整和取舍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对整本书的宏观调整、一个单元的调整和对书本中具体练习的变化。本研究中,将以一个单元及其中具体的活动为目标进行调适,具体的措施包括舍弃某项练习安排,重写或增加练习材料等。本调适中遵循了Grant提出的教材调整的4项原则[1]:对话交际化,活动目的化,形式和心理都满足

学习者的需求,采取真实的语言。

二、研究对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8年级的英语课本[2]。这本书仅供一学期使用,共有6个单元,每单元中有8课和2个扩展部分,每单元的课时为2周半。

三、教材的评价

教材的调整和取舍应该建立在材料评价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中的教材是遵照新课标编写而成[3],主张通过大

量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学习英语,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上。因此,书中安排了丰富的听说活动,较好地达到了将英语作为一门交际工具来掌握的目的。尤其是活动中“信息沟”的使用,比如第5课的3.5节,使得交际活动有实际意义,学生交流的动机很强。然而,这本教材的编写中仍然不免有些瑕疵。最明显的问题是,一个单元中揽括的内容太多,这就会造成教师不能将一个单元中的每一部分都充分地加以利用。以下的调整将主要以对第二单元内容的处理为例,同时,也会涉及某些具体练习和活动的适当调整。

四、教材的调整

(一)内容的删减

本书从编撰上可以体现教学重点的频现化这一特点。第2单元整个单元目的是介绍英语中的将来时态,主要的句式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一句式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似乎没有必要放在整一个单元中用2个多星期的时间来学习。从另一角度来看,语言的习得不是一个直线过程,而是不断重复的。“学习者不停地对材料进行分析,调整自己的假设,更改之前作出的对英语知识的概念”[4]。Nunan也曾提出,“系统地教语言,这在实践中效果甚微”[5]。这对语言教学的启示是:学生对某一具体语言点的学习,反复频繁地进行比在一个单元中轰炸式的集中攻破效果要好。因此,将第2单元中的将来时态的内容分散一部分到后面的单元,让学习者不断地接触这一事态,效果会更好。为了使这一时态的出现形式多样化,编者可将第2单元中的一些话题转移到其他单元。例如,第2单元的第5课中的将来时态表示际化和第6课中的职业的话题都可移到第3单元中作为复习,而第8课中的英语学习的话题可出现在第4单元,这仍然是在练习“be going to”的用法。

(二)篇幅上的缩小

即使不考虑以上所提的学习的有效性和习得的普遍规律,这本教材中一个单元:如此庞大的内容也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这自然会让他们将一个单元的所有内容都视为掌握的重点,从而浪费时间,使得教学单调枯燥。但事实上,教师用书[5]对第二单元所要求的教学重点要狭窄得多,即学会制订计划、建议、作出反应和解决问题。如果与这一重点练习不紧密的部分,如第7课的“美国女孩的课外活动”和第8课的“成功英语学习者的良好习惯”等被删去或移到后面作为课后练习的话,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便会明确得多了。另一种有效的方式是,设立与课本配套的练习册,将一单元中并非紧密围绕教学重点的练习或活动集中放在一起。这样,第2单元必须掌握的内容就凸显在师生面前,同时练习手册也提供了大量的相关话题和活动供教师上课参考和学生复习用。

(三)内容的移动

纵观整个第2单元,以“be going to”这一句型为中心的听说训练占了最大一块,这对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好处,也能有效地让学生熟悉这一将来时态的用法。但是,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听说训练的“花”,也应出现基本语法介绍的“果”。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已得到英语教学界的广泛认同,真正值得商榷的是向学生呈现语法的具体方式。在第2单元中,对于“be going to”这一中心句型的介绍出现在单元最后,这与前面相关的练习和活动相距太远,建议将此穿插在活动之中。例如,第5课中,第26页第2轮中“be going to”的用法可加入到第16页的2.1和2.2小节中。这一移动的理由是,听说活动之后,对核心语法的介绍能让学生豁然开朗,完成后面2.2节中的练习时也会充满信心。

(四)增添和扩充

如果对第2单元的听说练习细加审视,读者就会发现每项练习都很简短。大多数听的练习要求学生听完听力部分的对话后成对进行练习,或只替换现成对话中的个别词,变成新的对话,这都会导致学生对这类练习失去兴趣。为了向听说训练中注入新的活力,教材编者可以将成对对话练习扩充到小组活动,甚至是任务型练习中,这样交际活动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学生也有了更多空间加入自己的信息。例如,第8课第1.3节的两人对话练习可扩展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小项目。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收集某些同学在英语学习中的困难和解决办法的信息。最后,所有的信息放入桌面或由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由此,“Im going to do”这一句型能融入到任务中去,学生也能真正应用英语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也正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和优势所在。

其它小的调整也可使单元中的练习和活动与学生更“友好化”。比如,听力练习前的“预热”是必要的,尤其是该话题首次出现时。第5课的1.1节中,听力训练之前,学生若能有机会描述书中的图片或谈谈自己的计划,就会有更好的思想准备。

五、结语

对教材的调整和取舍绝非对原有教材的否定,相反,这是将大纲所要求的和更能适应实际课堂的相结合的结果。通过适当的调整手段,如舍弃、减少、移动、增加、扩展等,对教师而言课本能变得更易操作,而对学生而言课本变得更有吸引力,从而能有效、高效地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Grant, Neville.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 [M].Longman.1987.

[2]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英语:第十三册,八年级上学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Rutherfod,W.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Learning and Teaching[M].London: Longman.1987.

[5]Nunan,Davi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猜你喜欢

个案研究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安第斯高原卡哈马卡排箫个案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ICF-CY在学前融合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个案研究
中共党史学个案研究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