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钢琴制作的发展与演奏方法的进步

2009-07-23周传璋

文教资料 2009年15期
关键词:演奏技巧

刘 鹏 周传璋

摘 要: 钢琴制作技术的提高促进了钢琴演奏技术的不断进步,从古典时期以手指力量为主的手指派发展到利用手臂自然重量来弹奏的重量派,更为先进、更加科学的演奏技术理论是以赵晓生为代表的我国特色的古代阴阳哲学理论与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整体系统演奏法”,这是一种极完美的高境界的钢琴演奏之道。

关键词: 现代钢琴 制作技术 演奏技巧

钢琴音域宽,音量大,音色美,音乐表现力丰富多彩,迷倒了不少人。钢琴演奏方法的不断进步促进了钢琴制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本文对钢琴制作的发展与演奏方法的进步进行了探讨。

一、现代钢琴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钢琴的产生

现代钢琴的前身是击弦古钢琴和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声音闷而弱;羽管键琴虽然声音较大,音色明亮,但分不出声音的强弱。从巴洛克时期以前的键盘乐作品可以看出为什么旋律音多以八分和十六分音符为主,因乐器奏不出长音来。从作品的织体上看,一个声部出现四分音符以上的长音,另一声部必然是八分或十六分音符的对位来补充,这是弥补古钢琴音量弱余音短的一种方式。

古钢琴满足不了钢琴家实际展现音乐的要求,这推动了乐器制造家们对古钢琴的改造与发展。意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1655—1731)于1709年在佛罗伦萨用羽管键琴的琴身做出一架击弦乐器,并命名为“有强弱音的羽管键琴”。

2.现代钢琴的改革与发展

18世纪中叶,德国琴师大多都致力于古钢琴的改革,直到1770年才有相同于克里斯托福里机件的德国式现代击弦机,但指触较轻而浅,便于表现贝多芬以前的华丽性音乐,称为维也纳钢琴(德国琴),这是钢琴的一大流派。另一流派是包括法国在内的英国琴,以法国著名琴师埃拉尔为代表,采用克里斯托福里发明的击弦机,加大了琴槌,使指触重,音色厚重,富于歌唱性,击弦机改名为“复式进退结构”,加大了触键的灵敏性。

1825年巴布克科创造了整块浇铸的金属框架和斜向交叉重叠装置的琴弦设计,近代钢琴的各个关键部位到此宣告

定型,钢琴的表现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这时起,钢琴音乐和钢琴家的历史便开始了。

二、钢琴演奏方法的演变及进步

钢琴制作工艺精密,是为了发出美妙的声音,但要将钢琴音乐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弹奏者除了要很好地理

解音乐外,还需要科学的演奏方法。在300多年的钢琴演奏发展过程中,钢琴演奏方法也像钢琴的发明制造一样一步步在提高,直至今天的极具科学的演奏技巧和极完美的音乐表现。

1.手指派的弊病和对我国的影响

由于现代钢琴是古钢琴和羽管键发展而来,而古钢琴触键的轻重对演奏出的音响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只强调手指的灵活,所以在最初的现代钢琴演奏过程中,仍保留着一些只强调手指运动的操作。上世纪50年代,我国多数钢琴教师还在使用欧洲古典时期的老式弹法,完全只用手指动作。有的教师常把一个铜币放在学生手背上,要求弹完一首小曲之后,铜币不能从手背上掉下来,认为这才算“方法对头”。教师习惯把高抬指练习作为技巧训练的法宝,而很少讲触键方法和音色变化。这样教出来的学生,演奏时全身从肩、臂、肘到腕和手掌都很紧张,各部位之间的力量处于对抗的矛盾状态,发音不是干直生硬,就是苍白无力,没有厚度和深度,音乐表现更没什么语气和情绪而言。

2.“重量法”的引入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就已注重国际间钢琴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如1953年波兰钢琴家巴克斯特在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介绍的“钢琴重量演奏法”专题,对观摩的钢琴教师震动很大,从而促进了教师对钢琴演奏技法和教法改革。此后三位前苏联钢琴专家分别在北京、上海两所音乐学院长期授课,他们强调使用“重量弹法”,要求少做机械的练习,注重严格系统的基础训练和歌唱性训练,有选择地使用车尔尼等人的传统练习曲,多弹音乐会练习曲。学生在演奏时普遍存在的肩、臂、腕、肘的紧张与僵持态得到了较好的纠正,并在音乐感觉上有了一定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了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协作同向活动,西方音乐家、教育家频繁来华访问、演出和讲学,大量西方音乐资料源源流入我国。我国音乐家赴西方考察的逐渐增多,有音乐才华的青年也十分踊跃地去国外音乐学院留学深造。我国钢琴家吸收了国际优秀钢琴演奏的精华,积累了先进教学经验,如重视从莱舍蒂茨基到帕德列夫斯基、斯那贝尔等人运用“放松”、“重量移位”等现代技术概念的教法的系统研究,特别是戈多夫斯基讲究的运用重量转移的教法,在我国钢琴教学实践中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重量法”是运用了地球引力的原理。人的手臂自然放松后,必然受到地球引力而产生下沉,而下沉必然产生向琴键的坠力,利用这种不费劲的坠力去弹琴轻松自然。在钢琴演奏中每一乐句的句头音都可用手臂乃至身体的自然下沉弹下,这种弹法称作“断奏”。然后将这种下沉的重量进行向左或向右的传递便可奏出非常连贯的连奏。

用重量法弹出的声音厚重,声音有点、有线、有层,和音和弦也容易弹连贯,演奏者又很轻松,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研究价值。

3.我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演奏法”

我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经济腾飞,也使文化教育得到了发展。就钢琴演奏与教学而言,中西结合的钢琴演奏,一方面积极学习西方的手臂放松下沉,指尖站稳承受重量,以及将重量传递转移弹连音和各种触键法的技术要领。另一方面利用我国古代以论述古琴演奏为中心的关于传统器乐表演艺术的论著。内容非常丰富。如:清代曹尚炯编辑的《春草堂琴谱》中戴源的《鼓琴八则》论述了弹琴者八方面的艺术修养:“得情、如歌、按节、调气、炼骨、取音、明谱理、辩派”,其中“调气、炼骨”同现在钢琴演奏的技法要求十分相通。上世纪80年代,我国钢琴界开始有意识地用气功原理来解释优秀的钢琴演奏过程,提出以意领气,力从气出,进入自然之气、自然之力的最佳状态,得心应手地表现乐曲,从而解决了在音乐表现和技能、技巧上带来的许多问题,对放松、肌体协调、发力的力源、消除紧张、进入意境防止跑神,仍至技巧上的弹奏原理等问题都非常有益,有的问题用气功原理剖析,问题的实质暴露无遗,困难立即迎刃而解。

在1988年前后,我国钢琴界产生了一些理论研究成果,较有价值的论文有:贾继文的《气功与音乐表演》;牛兰东和吴顺章的《气功与音乐演奏》、《气功与演奏的力源问题》;范元绩《钢琴演奏与气功机理初探》;林振纲的《钢琴弹奏的科学性》,等等。这些研究系统地阐述了我国特色的钢琴演奏技法理论的新起点、新成果,其中赵晓生的专著《钢琴演奏之道》是以古代我国阴阳哲学的辩证方法为基础,进行辩证分析和系统观察,为钢琴演奏的全过程和总规律建立了一套独创的钢琴演奏理论——“整体系统演奏法”。

赵晓生提出钢琴演奏是从头到脚的全身运动,而运动的状态有点像做气功,或者可以说就是做气功。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在演奏时无一不是达到了与钢琴浑然一体的高度和谐、放松、协调的气功态。演奏钢琴,既要放松又要发力,而用力的最大秘密是极度放松中的能量高度集中,或者说是松弛中的爆发,柔顺中的内功,平缓中的强力。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演奏者才能避免在用力上普遍存在的两种不正确的状态。一是无控制的放松。一些学生弹琴时松松垮垮,无精打采,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是在表达什么情和意,只是排列音符。二是无调节的紧张。身体僵硬疲劳,弹出的声音就会生硬、不连贯、没有语气。演奏中正确的用力状态是一种整体的放松和局部的紧张相结合的状态。放松的目的是保持内力,并使力量贯通,能量高度集中,为发力做准备。一旦力量发出,就要立即极端放松,积极地准备下一力量的发出。所以,演奏过程中松与紧是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一般应做到前紧后松(即与键盘紧密接触的手指的关节一般都是绷紧的,从手指往后直至全身是协调的放松),内紧外松(身体中内在的气力是紧张的积极的,并通过丹田之气随时贯通于手指,而外表是一种松弛的状态)。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弹好琴,诠释好钢琴作品,达到钢琴演奏的高境界。

300余年来钢琴作为一门艺术,不论是其制作技术,还是其演奏技巧,都不断地改进和提高。钢琴家对音乐表现力的要求使钢琴的能量被挖掘出来,把钢琴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从而使钢琴演奏艺术达到了辉煌的境地。

参考文献:

[1]威廉·布雷德·怀特.钢琴调律与有关技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2][美]PatriciaFallows-Hammond编.钢琴艺术三百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卞萌.我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东出版社.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5]傅静义.气功教程.新疆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演奏技巧
民族音乐与浪漫音乐的交织
阐述西洋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如何将竖笛教学融入低年级音乐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