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专利权驱动巨量并购
2009-07-21潘玮杰
潘玮杰
医药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获得新的药品专利权,或者通过并购来提高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如此一来,即使药品专利权到期,也能帮助这些药品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垄断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曙光初现,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活跃度也出现了回升。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各国的利率普遍较低,降低了并购的融资成本,产业内部因素也驱动了部分行业的并购热潮,其中,生物医药行业无疑是并购市场最为活跃的领域。
2009年一季度全球共发生了14宗医药公司间的并购交易,交易总金额达到1125亿美元,占全球并购交易总金额的48.6%。相比之下,2008年全年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并购交易64宗,交易金额仅有307亿美元。
井喷的动因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并购交易的“井喷式”增长?
此次金融危机中,生物医药行业遭受的冲击较小,医药公司的自身生存发展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金融危机期间发生的并购活动往往是由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已经不能为继,这一类的并购被称为“危机并购”,而“正常并购”会在危机时期大幅度萎缩。危机时期企业保全自身尚且困难,更不用说并购了,如果强行并购,最后很可能两败俱伤。
生物医药行业属于弱周期性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大,这就为医药公司的并购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性,这是医药公司能够利用当前低廉的融资成本进行并购的重要前提。设想在一个生存和发展都受到巨大冲击的行业,即使企业有很强的并购意愿,并购资金的提供方也会因为行业衰退的原因而拒绝提供并购融资。
另外,生物医药行业近期并购活跃度激增,很大程度上是受行业发展的内在因素驱动。药品专利权是医药公司现金流的重要来源,药品专利权到期(或即将到期)使得许多公司都面临着销售额大幅下滑的压力。医药公司希望通过并购来获得新的药品专利权,或者通过并购来提高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如此一来,即使药品专利权到期,也能帮助这些药品继续保持现有的市场垄断地位。
除了这一重要原因之外,化学医药公司转型为生物医药公司,提升医药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整合资源以降低成本等因素,也是导致近期生物医药行业并购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的原因之一,但我们认为,这不是主要因素。
医药专利权
美国的医药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医药专利法案通过后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内的大型医药公司获得了一批药品专利权,这些专利权在过去的30年中成为了这些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相关公司也因此获得了高额垄断利润。
然而,在获得了垄断利润后,医药公司并未将这些利润直接投入研发,由此形成了美国医药行业的特性:大医药公司在大学等科研机构和小型生物医药公司中寻找有前途的产品,在购买了专利使用权后投入经费组织临床试验,在获得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批准后,凭借强大的营销网络将专利转化为庞大的现金流,并在此后采用政治游说和诉讼等手段来延长专利权。
一旦专利权到期,药价通常会下降80%,如此剧烈的降幅是医药公司无法接受的。可以说,大型医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是药物的自主研发能力,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获得和维护专利权的能力,这确实是一种行业发展的异化。
从销售角度来说,大型医药公司的药品在专利权到期之后将与低廉的仿制药竞争,其销售额下滑几乎是确定无疑的,这将使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辉瑞制药(Pfizer)2008年总收入比2007年的484亿美元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药品专利权到期,高血压和心绞痛药物(Norvasc)、过敏治疗药物(Zyrtec)和抗癌药物(Camptosar)是全世界处方量最大的药物,这三个重量级药物的专利权到期给辉瑞带来的损失高达26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辉瑞的明星药物——全球最畅销的降胆固醇药Lipitor,也将于2011年3月份到期。2008年,Lipitor为辉瑞带来了125亿美元的销售额,占了公司营业收入的1/4左右。
惠氏公司(Wyeth)方面,最重要的两种药物——抗抑郁症药物Effexor和治疗心绞痛的Protonix也分别将于2010年和2011年到期。
药品专利权的到期无疑是医药公司的“不能承受之重”,通过并购,医药公司能够取得新的药品的销售权,减缓了公司销售收入的下降幅度,减轻了医药公司的业绩下滑压力。
从研发角度来说,大型医药公司研发新药也面临瓶颈,研发时间已经从原来的10年增加到了15年,这直接导致研发投入的增加。通过并购,大型医药公司将提高新药的研发能力,以维持现有市场份额。
在美国,医药公司盈利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其药物的研发能力,而在于能否通过FDA的批准获得专利权。FDA每年只批准几十种药品,其中只有10%左右是新药,其余都是改头换面的旧药。为了通过这一狭窄的审批关口,医药公司需要花十几年时间组织临床试验和等待审批,然而在开始临床试验之前必须先注册专利,否则就会被人抢注,这样,等到通过审批,专利期限已过去大半。而且,现在新药开发的成功率还在进一步降低,这种低成功率也降低了医药公司自主研发新药的积极性。因此,医药公司的大量资源被配置到游说、公关和诉讼中去,企图来帮助延长现有的专利权期限。并购能够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幅度削减医药公司在这些方面的投入。
治标不治本
辉瑞制药收购惠氏,罗氏(Roche)收购基因泰克(Genentech),默克(Merck)收购先灵葆雅(Schering-Plough),医药行业的并购可谓风生水起。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收购方,被收购方的研发能力相对较强。
惠氏在疫苗、补品和生物制剂等前途广阔的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辉瑞可以利用惠氏的研发能力,拓展生物制药和疫苗的业务。并购后,通过压缩销售和营销队伍,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营运开销。辉瑞显然很看好这桩并购交易的前景,其在并购声明中预计,此次并购结束后的第二年,能给辉瑞带来每股盈利增值。在并购完成后的第三年,能为辉瑞节省总计40亿美元的成本,主要是在销售、信息、管理运作、研发和制造方面的成本节约。
罗氏是在已经拥有基因泰克56%的股权之后,收购其剩余的44%的股权的,其目的很显然是看中了基因泰克在新药品上的研发能力,这一并购将有助于罗氏巩固其研发能力。基因泰克是目前仅次于安进的世界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主要研制肿瘤和抗癌药物。其畅销的抗癌药物Avastin和Herceptin能够大幅提高罗氏的营业收入,并且罗氏收购基因泰克还将确保罗氏在现有协议于2015年到期后获得基因泰克的实验室。罗氏通过收购基因泰克的单抗药物的研发平台,增强了罗氏在单抗类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并且通过研发整合节省了大笔研发和运营费用。
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可以说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得益于金融危机所提供的低廉的收购成本的契机,这样的并购将有利于医药公司的长期发展。
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由药品专利权到期因素驱动的并购交易还会不断发生,我们预期,全球生物行业的并购金额将会在未来几年中都保持在1000亿美元以上。
在看到行业并购趋势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生物医药行业的并购“井喷”其实是行业发展遇到瓶颈的表现。从历史经验来看,这样的并购不一定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这是行业规模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单个企业组织规模过大导致创新能力下降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措施,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遇到的障碍。
估计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随着并购的进行,各家公司的整合也将随之深入,只有真正掌握了核心研发技术的公司才能在未来获得发展的优势。大公司间的竞争会趋于激烈,仅凭并购来实现公司的发展恐怕只能是短期手段,而不是长久之计,只有在药物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公司,才有可能成为未来行业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