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英九会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访大陆吗?

2009-07-20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吴伯雄中国国民党党政

佟 寅

2009年6月11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国民党中常会后正式宣布,确定参选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主席。由于国民党主席位置之重要,因此,这一人事巨变尤为牵动两岸目光。

6月10日,马英九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联合召开记者会。马英九郑重宣布准备参加下一任党主席选举,他表示,这不是为了扩张权力,而是为了善尽责任。事实上,这已是马英九第二次参选国民党主席。他曾于2005年台北市长任内首次当选国民党主席,2007年2月13日,因“特别费”的使用而被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起诉(后经台湾法院宣判无罪),他曾承诺若遭起诉即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乃于同日请辞党主席并正式宣布参选2008年“大选”。

吴伯雄何去何从

有“伯公”之称的吴伯雄挑起“原不在生涯规划之内”的代主席重担,2007年5月当选党主席后,又领导国民党接连打了两个翻身仗,在立委选举及“总统”大选中获得胜利。马英九给予高度评价:“伯公大力支持新政府改善两岸关系,将60年的对立>中突、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开始化解。不论对‘国家、对国民党、对人民都有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随着国民党主席改选将至,台北政坛围绕吴伯雄何去何从的流言、放话四起。有说国民党将增设荣誉主席,让吴伯雄成为继连战之后的第二个荣誉主席,有说安排吴伯雄摄“行政院长”之位,或取代萧万长就任“副总统”等等。但这些传闻均被吴伯雄本人否认。吴伯雄在气势如虹之时放下党主席位置,固然令人扼腕叹息,但换个角度看,也是在巅峰之时功成身退,留下的将是一个潇洒漂亮的背影。

党政合一,也要冒风险

今年4月,马英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党政合一”有助于提升施政效率,第一次公开肯定“党政合一”的正面意义。岛内舆论随即解读为马英九有意兼任党主席。马英九兼任党主席,有利于党政协调,至少是能使“立法院”国民党团更加听从指挥,不要再在审议“法案”时诸多扭拧。从而改变掌握了绝大多数议席却“立法”效率不高的局面。

据指出,马英九接任党主席的布局,不仅着眼在“党政合一”,更重要的是长远的改革计划。但岛内舆论认为,马英九兼任党主席也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因为如此一来,相当于丧失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国民党内任何需要协调的事情,都要他去解决,这将使他直接暴露在“火力”面前,无法回避也无法躲避,如果马英九无法做好平衡,领导权威就会大受削弱。尤其是今年底的县市长选举,兵凶战危,如果国民党在执政的有利条件下选得并不理想,按惯例马作为主席就得引咎辞职。

国共互动成焦点

在两岸方面,由于台湾的统“独”对立还是很严重,马英九兼任党魁后,国共平台、国共领导人会晤都会在台湾内部出现更大的反对声浪。对于无所不用其极要污名化国共平台的绿营,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甚至会让他们有更多诉求可以加重力道反对两岸交流。

对于国民党主席换届选举,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作出谨慎回应,称这是国民党内部的事务,同时关于国共平台,过去几年,国共两党通过交流平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两岸交流合作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马英九会来大陆吗?

2008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理事长萧万长会晤。萧万长为马英九胜选搭档,这次会面为此后一年间的两岸关系预埋了伏笔。

17天后,胡锦涛提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16字方针: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造访北京与胡锦涛举行会谈。“大三通”宣告实现。

两岸密切沟通一年之后,尤其在“大三通”已成现实,陆客、陆资赴岛都已开禁之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会成两岸关系的主调。至于马英九是在执政的第二个周年还是第二个任期到访大陆,没有人能说得清。但很多人都坚信,他一定会来!

马英九简历

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原籍湖南省衡山县。

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1984年至1988年任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

1998年12月当选为台北市长,2002年连任(2006年12月卸任)。

2003年3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副主席,

2005年7月16日,在国民党党员直接投票选举中,当选国民党主席。

同年8月19日正式就任。2007年2月辞去国民党主席职务。

2007年6月24日,中国国民党第十七次全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提名马英九参加20(1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猜你喜欢

吴伯雄中国国民党党政
训政时期中国国民党院委监察体制述论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对中国国民党诞辰问题的思考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