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从细节入手
2009-07-20周忠标陈新华
周忠标 陈新华
笔者曾对在校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过一次“摸底调查”,有40%的学生景仰科学家,35%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而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达2.9%,几乎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
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过于溺爱,以为这样才是尽了父母的职责。殊不知这样的爱子方式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心理,只知索取,不思回报。二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中始终以文化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而对道德情操的教育不够注重,有时候德育教育只不过是喊喊口号,学生感受不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三是社会风气的影响,同学们互相攀比,别人穿名牌,我也要穿名牌,别人玩MP4,我也应该有,全然不知“粒粒皆辛苦”。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李挑,报之以琼瑶”。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格。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或许很多父母和老师并不企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感恩教育不可缺少,否则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一、知恩图报
俗话说:知恩图报。报恩首先是一种心情。不是仅仅从物质上拿出什么,当受到他人恩惠时,最起码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出发自内心的谢意。感谢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体验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让我们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感谢社会上所有人的关爱,感谢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要学会对别人在你困难时给予的资助应予回报。报恩是一种品德,要深知别人在解囊时也在作出牺牲,要牢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这是做人的基本素养。然而在中学生中不知道报恩的现象经常发生。比如,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抚养长大,节衣缩食供自己读书,他们只希望子女能在学校里好好读书,健康成长。但是,有些同学却背着老师、家长偷偷地去上网,把大部分时间在网吧中白白浪费掉:有的同学还过早地谈情说爱,学习成绩日渐下降,仍不知醒悟;有些同学在家里成为一名“太上皇”,无论做什么事父母都必须听他的,否则就与父母吵架;也有一些同学把班主任老师帮助他改正错误,误认为是老师存心想刁难他;有的同学自己经常不交作业,任课教师催促他完成作业,他认为是老师跟他过不去:学校为方便同学们上厕所,免费为大家提供卫生纸,可一些同学不知道节约,而是随便浪费,有许多老师对待学生如同亲子女、亲兄妹,但有的学生却不尊重老师,在背后直呼老师的大名:还有这样一位学生,初中三年是在一位企业老总每年4000元的资助下才顺利完成学业并考上重点高中的,这位老总因该生取得优秀成绩而高兴,还特设宴席祝贺他,但这个学生神态自若,始终没有表示感激之意。如此等等都是不知报恩的表现。
二、尊重他人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在家庭中都是中心人物,他们只知道要求别人来关心自己,却不知道去关爱别人。强调中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就是让中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快乐的生活,从而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付出。中学生要尊重父母,先得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做起。“潇洒一支烟,父母半身汗”,就充分说明父母养育儿女的艰难。作为子女不懂得感恩,不尊重父母,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爰事业、爱国家、爱他人呢?
三、实践感恩
俗话说:“听到的可能忘记,看到的可能记住,亲身做的可能学会。”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成长的主人。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些体验和感悟,从而把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习惯,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比如,组织学生调查初中三年每位同学的教育成本,使学生了解国家投入了多少?家长付出了多少?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使学生产生感谢国家、感谢父母之情,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艰辛。组织学生到农村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条件和环境,进而促使他们从内心体会“锄禾日当年,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促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不乱倒饭菜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这样既能够消除中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代沟,又能使他们从中学会感恩,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应大力开展感恩教育,从细节入手,利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之情,诸如:为父亲洗一次脚、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给父母写一封信,对帮助自己的人说一声谢谢,定期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感恩是一种做人的道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和人的高贵之所在。感恩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责无旁贷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