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09-07-20马文山
马文山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因特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能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兴趣盎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辅助”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于一体,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提供生动、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容易触发学生的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容易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容量和效率。
案例1:
笔者在讲《敕勒歌》时,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我用Authorware做了这样一个课件: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时,笔者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认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这时,学生们定会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俯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从而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笔者随后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美妙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死板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看到,而是直到末了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就是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多少牛羊,还有多少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天真活泼的姑娘,还是踏着牧歌归去的小伙子?……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就会徜徉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
信息技术运用与语文教学,在产生形象性与趣味性的同时,也把师生引入一个虚拟的情景中,使师生进入一个预设的氛围中去感受教材的美。这一亲和的人际情景可以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习在一和谐的教学环境进行;生动的学习情景可以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继而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二、提供资源,构建互动模式
因特网上巨大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学生的语文学习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只需要打开电脑,古今中外各种时文、美文尽收眼底。大量网络资源的共享,打破了原有知识——传递的接受模式。在互联网面前,师生不再是知识的掌握、传授者与接收者的关系。师生共同在信息化的“海文化”中遨游,他们更能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征,实现共享资源,互相促进。
案例2:
笔者跟踪观察所带班级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发现利用多媒体信息资源,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在学习说明文的写作课堂之前,让学生通过baidu或者google搜索说明文相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从而对说明文有个初步的了解。笔者发现,学生不仅很迅速地找到了一些文本资料,有些学生还浏览了网上CCTV教育栏目中播出的《动物世界》、《走进科学》等一系列科普节目,他们感到这些生动的影像资料对学习说明文的收获非常大。同时,笔者结合教材,围绕《故宫博物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这2篇经典的说明文,从网上搜集了相关的教学信息,下载了图片和视频,同时还借鉴其它教师共享的PPT课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了修改。多媒体技术让老师和学生轻松地获取了大量的教学信息。这些来自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的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
课堂上,笔者首先将《故宫博物院》、《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几段电影场景引入教学,把片段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自己置身其中。那么大的一个人民大会堂,那么大一个故宫博物院,进去以后如何说明呢?学生看完以后介绍一下,看学生自己怎么说。让他们自己先思考,然后再来看范文,这样他们就有切身的感受了。应该由什么到什么,是先走着看,再固定在一个点上,再细细描述。然后围绕那一边浮雕,就知道先介绍他的名字呢,还是介绍它的意义呢,这样感受就特别深了。最后让学生当场练习一下,我们的校园如何描写,从家里到学校这一段路上应该如何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角度、学会如何去写说明文章。
从本堂课的教学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主要以多媒体展示——观察思考——口头练习——评析归纳展开。教师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形成性练习的及时反映,课堂师生互动随处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馈及时调整教学,并能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多媒体展示时根据学生情绪的变化引导着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地教,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最后总结写说明文的方法,并联系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课堂交流,并恰当地分析优点和不足,强调写说明文应注意的地方。学生们的实际练习与教师评析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于说明文写作要求的理解,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学习目标。
三、优化学法,彰显学生主体
个性化、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因特网的出现,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方式和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和学习中的疑问,通过网络,在汇集大量信息资源的数据库中查找、了解、学习语文教学领域的最新知识,可以和网友交流学习心得,还可以向专家请教,得到专家提供的“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样,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学习,其主体性、主动性得到极大的彰显,个性化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此外,因特网对推进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也颇有成效。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使探究主题无限扩大,也突破了人数限制,对学生的激励更大了。它克服了过去传统的探究性学习具有探究主题窄、学生参与人数少,成效不显著等缺憾。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甚至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学生,布置讨论的课题,最后让他们写出文章。学生们通过计算机调取网络上的信息,查阅大量资料,下载有关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交流讨论,请教权威专家。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正如众多论者指出,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语文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字、语言、材料、主题、结构、文体等知识教育和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训练外,还要促进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而信息技术对于教学来说,它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语文教学的情感性需要教师将文章所提供的具体形象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