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2009-07-20张学武
张学武
[摘 要]本文以文献资料、社会调查、逻辑推理等方法对阳光体育活动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应如何开展进行了探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在管理、组织及上课形式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让所有学生动起来。探索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摆脱应试教育下大多数学校只顾升学率的思想禁锢,让高中生群体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增进其身心健康是教育者及全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阳光体育 高中体育 教学 模式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新课程标准都把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指出: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以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体质及心理健康水平。
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学习任务繁重,社会的期待、自己的追求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灵冲击。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尚未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又有较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起来。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老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但他们也有自主性和前瞻性等心理特点。通过体育教学,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优点,减少他们的不足,会对其健康带来诸多裨益。
二、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1.围绕教学目标构建高中健康体育课堂教学。具体目标如下:满足高中生对体育知识的需要,使学生懂得体育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以及体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对健康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卫生保健的方法,学会运用体育等手段增进健康;在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掌握一项或几项运动技能,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比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能够运用已学过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自主设计锻炼计划,自我调控、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安全、国防、环境等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为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按课程计划实行学生选课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制定体育教学内容,学校领导要亲自监管,并加强引导,要对体育教师的课堂进行定期评价。
2.围绕“健康第一”的思想确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结构。新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划分课程学习维度,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并以五个方面的目标和水平的目标统领学习内容,建立全新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3.通过体育学习评价不断调整体育教学方式。分阶段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运动技能、体能等方面进行评价,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他们的进步与发展。
4.从需要和“体验式”的角度出发开展体育教学。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对某种东西的渴求,它体现了一种缺失感。任何一种心理行为的发生都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执著地追求需要的满足;需要的剥夺将造成人的病态、衰弱或影响发育;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体康复,可以治疗由需要被剥夺而造成的疾患;稳定的满足需要可以防止疾患;健康人不会表现出这些方面的缺乏。环境必须使人的需要得到很好的满足,否则,就会出现身心疾患。让高中学生在安全有序的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乐于活动的方式和活动内容,亲身体验体育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就能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一方面可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5.强化高中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规范体育教学气氛。组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地组织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高中体育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下体育不重要的“潜意识”的影响,剔除很多学校和老师采用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模式,并树立规范的体育教学组织体系,让学生在安全有序的氛围中得到体育锻炼。
6.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搭建体育锻炼平台。学校领导、班主任、体育教师齐动员,在“阳光体育工程”的精神指引下,有效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以及效率,让他们在体育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及其它情绪,使之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这期间,领导要全校动员,增加、健全必要的体育锻炼措施;班主任要亲自带头进行体育锻炼;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技能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有地方、有能力去锻炼,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小结:良好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促进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在不断改革,并极力提出素质教育。相关教育实施部门应真正贯彻实施,让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应把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作为衡量他们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让体育去发挥“教化”的功能,体育教师在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下规范地实施自己的职责,使高中体育健康蓬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张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斯洛,成明.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4).
[4]陈至立.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12—29.
[5]马丽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阳光的人生[Z].教育部2007年第4次例行新闻发布会散发材料之七,2007.
[6]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Z].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