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2009-07-20汪岳
汪 岳
2004年9月,随着综合课程——初中科学课的实施,武汉市的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是艰难的一步。
在这五年里,关于科学课的争论一直不断,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平息。但是,我们相信我国初中科学课会在争论中发展,在争论中完善,在争论中前进,科学教师也会在争论中进步。
显然,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实施初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设备的配置、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考试评价的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 要完善初中科学课,就应该站在一个思想者的高度来看待科学课程改革,要明确理解科学课和传统的学科教育的区别,更应该明确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什么,科学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什么,让学生学会了什么,等等,只有站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的立场上,才能公正地评价传统课程和科学课程的优劣。因此,必须将科学课程的改革更加努力、更加务实、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在“坚持”中完善科学课程,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并真正对学生的发展负责。
课堂教学是科学课教师的主阵地,要守住这一阵地,就必须搞好课堂教学。下面,就如何进行科学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认识。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遵循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明确规定,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就会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初步形成对自然界的整体认识和科学的世界观;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以科学的知识和态度解决个人问题的意识;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遵循以下核心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2.立足学生的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体现科学的本质。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并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且通过科学探究而不断发展。此外,还应当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科学是一项人人都应当关注的社会事业。所有这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对科学的良好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
4.突出科学探究。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而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并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从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学探究是一种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但不是惟一的方式。在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把从探究中获得的知识与以其他方式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奠定可广泛迁移的科学知识基础。
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科学课程要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二、精雕细琢,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效率,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教材是课程的载体,能否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教材,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合乎实际地处理教材,科学合理地组织教材是备好课的前提,也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1)分析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或知识结构体系。
(2)分析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课时目标是备课时所规划的在课时结束时要收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就表明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
(3)分析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再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4)分析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5)分析教材处理过程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学生是主体。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实施课程标准后,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基于这一转变,教师就必须说明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习,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要最大程度地体现课改精神——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启发者、学习者,就需要具体考虑两大问题:
第一,针对本节教材的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种学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在课堂上操作?
第二,在本节课中,教师要进行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2.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并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S四个方面加以说明,力争做到具体、准确、可行。现以《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的目标动词为例,以供参照。
(1)技能目标层次及动词举例:
【知道】:说出、列举、描述、识别、复述、背诵、辨认;
【领会】:分类、区别、解释、估计、引申、归纳、改写、概述;
【运用】:解答、制定方案、计算;
【分析】:比较、对照、图示、指出;
【综合】:提出、总结、创造;
【评价】:判断、说出价值、鉴别、评定;
【模仿】:跟……学;
【操作】:绘制、测量、测定、查阅、学会……;
【迁移】:联系、发散。
(2)科学探究目标层次及动词举例:
【提出问题】:注意、发现、提出;
【猜想与假设】:收集、猜想、假设;
【计划与试验】:选择、制定、使用、观察、记录;
【检验与评价】:分析、处理、得出、解释、改进;
【表达与交流】:表述、倾听、、领会、交换。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层次及动词举例:
【接受】:听讲、注意、选择、接受、赞同、容忍;
【反应】:回答、完成、遵守、听从、帮助;
【价值判断】:承认、支持、辨别、评价;
【组织化】:讨论、确定、权衡、决定。
3.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以实现事半功倍。要确定一套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法,应主要思考“怎么教”的办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根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定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包括课程标准依据、教学法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等。
其次,确定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并对它们进行优化组合。无论以哪种教法为主,都要结合学校的设备条件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而定。同时,还要注意实效,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要注意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并提倡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创造性。
再次,要注意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
最后,还要重点考虑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4.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重点部分,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体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是否具有艺术性。因此,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合理的总体结构设计,即“引入—新课—小结—反馈”的内容安排。教学程序要将教学过程表述清楚,要反映具体内容,如“教的是什么”、“怎样开展活动”,“如何过渡”,“怎么小结”、“如何检测”等等,并以详细的教案呈现出来。另外,在呈现教学过程时,通常还要有教学内容课时数的安排及其意图和依据。
(2)重点说明教学内容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还包括时间安排,如“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并预见要花费的时间。
(3)考虑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不同教学阶段、不同班级中教与学、讲与练的协调统一中。
(4)要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应对策略等。
5.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并不断提升自己。反思,促进提高。按照教学进程,反思主要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这三个阶段。
(1)教学之前。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备课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它可以是一堂具体的课或一个单元,乃至一个学期的课。备课时要重点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调整和教学设计的创新等。同时还要顾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及其个体性差异等。
(2)教学中。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例如,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师生的思维发展和感情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某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的“灵感”、智慧的“火花”以及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在对学生的作业和小测进行设计和批改时,要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以供以后教学时使用。
(3)教学之后。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平时的一节课、一个单元、一次大或小的测验后,或一节公开课后,要静下心来回顾和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并反思和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活动是否符合新课程所要求的“合作”和“交流”、组织教学时有何新招、方法上有哪些创新、对难点知识的讲解有无突破、训练是否到位,等等,都要及时记录和收集在自己的教学日志、札记或教案上,并作必要的整合和取舍,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便扬长避短,少走弯路,同时,还要将这些实践上升为理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如写成论文等。例如,根据《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对教学提出的建议,教师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反思,并写成论文: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科学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安排教学计划与教学时间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