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
2009-07-20张志先
张志先
“炙手可热”是一个在众多报刊杂志中经常用到的成语,请看下面几例:
1、《奥运风过青花瓷炙手可热》(2008年9月19日《四川日报》)
2、《复合型广告人才炙手可热》(2008年3月19日《南方日报》)
3、《农产品期货为何炙手可热》(2008年2月22日《新华日报》)
4、《社会需求旺盛心理学人才炙手可热》(2007年11月12日《汕头日报》)
5、《太阳能炙手可热市场急剧扩张原材料供不应求》
(2007年5月11日《解放日报》)
以上5例全部选自国家知名报刊,可是令人遺憾的是这些例子无一例外地均用错了这一成语。“炙手可热”源自盛唐时期现实主义大家、著名诗人杜甫的《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銮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鞋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我们首先对整首诗作简单的解读:
3月3日这一天,空气非常清新,在长安城的曲江池畔聚集了好多美人。她们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诗人在描写了美人容貌之后,接着谈到了服饰的华丽。绫罗绸缎缝制成十分时尚的衣裳,上面装饰着金丝绣的孔雀和银丝刺的麒麟,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头上戴的是什么呢?镶有翡翠的头饰直垂到鬓角边。背后缀的是什么呢?宝珠压住裙腰多么稳当合身。接着写到了被玄宗赐封为虢国和秦国的两位夫人(杨玉环的两个姐姐)。她们面对翡翠蒸锅里端出的精美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的名贵的白鳞鱼,就是不愿意动筷子。为什么呢?因为她们早已吃腻了。可是宦官们还是不扬起一点儿灰尘地跃马飞来,御厨还是络绎不绝地送来海味山珍。此时,杨国忠(当时官居丞相)出场了。他大模大样,旁若无人,来到轩门才下马,步人锦毯铺地的帐篷。白雪似的杨花飘落入水中覆盖了浮萍,使者像传情的青鸟一样里里外外忙着传递信息。丞相权大气盛、不可一世、天下绝伦,游人请小心了,那座帐篷千万别去靠近,惹怒了丞相,可别怨他怪罪你啊!
本首诗意在讽刺杨家姐妹,写出了杨氏兄妹的骄矜之态,最后写到了权倾一时的杨国忠恣意妄为、飞扬跋扈的恶劣行径。正如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评论的那样:“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剌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结合整首诗尤其是诗歌的最后一句,我们不难得出“炙手可热”的含义:“炙”是烤的意思,“炙手可热”表面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觉烤得火热”,比喻“某人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明显含有贬义。
细加分析可知,使用该成语应当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不可用错对象。“炙手可热”是用来形容人的,因为只有人,才能谈得上有权有势。而例1、3、5明显用在了物上,分别是“青花瓷”“农产品期货”和“太阳能”。
二是要区分内在含义。例2、4“复合型广告人才炙手可热”和“社会需求旺盛心理学人才炙手可热”中,“复合型广告人才”与“心理学人才”均是专业技术人员,不是政界人物,谈不到“位高权重”去欺凌压榨别人。很明显这两处把“炙手可热”理解成“非常紧俏”的意思了。
三是注意其感情色彩。该成语主要是形容某人借以骄横放纵、胡作非为的权势之盛,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同样是例2、4两句,既然是“非常紧俏的人才”,怎么还会是贬义呢?应该大力褒奖才是,属于贬词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