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iscovery-CETV先锋导演诞生全记录

2009-07-20

大众DV 2009年4期
关键词:慧心纪录片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砚华傅文斯荔

非常恨恶玩猜谜,因为等待答案的过程总是让人备受煎熬;但又矛盾地迷恋玩猜谜,因为每次答案的揭晓总是让人惊奇不已。从去年12月起,带着备受煎熬和对惊奇的无限期待,我们翘首企盼着一个谜底的揭开——究竟谁会成为Discovery-cETV 2009年度“看中国一先锋导演计划”的五位入选导演?

以成熟商业模式著称的Discovery探索频道(以下简称“探索频道”)此番的大动作,是与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频道(以下简称“教育台”)的亲密联姻,不仅是合力寻找优秀的“看中国”之眼,更是为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出资赞助,而对于导演们来说,在此种平台下的合作机会,所带来的意义远远不是制作一部片子而已。

与大牌的合作,常常意味着一次脱胎换骨似的重新洗牌,从脚本设计、场景策划、镜头语言、剪辑节奏,甚至到履历表中因之更新的一段小字“为DIScoverv-cETV拍摄……”,一切都将不再一样。这段经历将代表着你的创造力经历了绝对专业的培训,经历了最最苛刻的挑选,更为重要的是,它经历了全球观众的考验。

然而游戏规则一旦建立,自然就会有输家赢家。350份提案的背后,每一位势必都是努足了劲儿,可是最终入围的16位,在2月23日齐聚北京之时,接受短暂的集中培训之后,还要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勇者之路:从十六走向五

拨开重重迷雾,终于等到了与入围的十六位导演见面的那一天。除了还需要再度等待最后谜底的煎熬,更为让人好奇和向往的是,探索频道为十六位导演精心制作了一天的讲习会,对入围者进行强化培训,以期在第二天评选最终五位优胜者之时,对导演们的方案阐述提供一些帮助。虽然有些“临时报佛脚”,但是这“佛脚”抱一抱,绝对有效果。小编有幸加入导演们的“充电”队伍,目睹两日风云变幻,贡献日记心得,以窥其妙。

2009年2月23日星期一阴转晴

今日主题十六位选手集中培训

“什么是探索频道纪录片?”(上)

简直不能容忍!我居然迟到了十分钟!不知道魏克然(vikramchanna,探索频道节目内容副总裁,内容的把关者和主要指导者)前面十分钟说了些什么,抬头只见PPT上赫然几个大字:“什么是探索频道纪录片?”

相应节目类型,探索频道把纪录片分为叙事体、散文体、混合体,但任何手法都不是唯一的,都需根据影片来调整。对于探索的制作者们来说,完成一部纪录片,更像设计一场游戏,自己和观众都乐在其中。

样片放映

探索频道以其制作过的优秀影片进行实例剖析:

首先是《生态科技绿生活》。片子在制作上调动二维、三维电脑专家来辅助完成,增加片子的戏剧化张力。片中的专家不时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中面对镜头,仿佛《蝙蝠侠》片中的镜头感。

在另一部描述北京新机场的片子里,电脑台成的手法仍然比比皆是。但这部纪录片非常清晰地强调出探索频道强烈的悬念式叙述风格,三段式的结构(这虽然是根据节目播出中广告插入进行的调整,但是对于片子的整体构架来说,反倒增加了叙述力度):

第一段,夸张的悬念交代出故事的整体,同时提出某些迫切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引起你的强烈注意;

第二段,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想方设法的解答,并不断制造起伏障碍,使矛盾趋向高潮,此时往往要戛然而止,使你对下一段中的“解决”充满期待;

第三段,对问题进行终极解决。

播放样片的时候,机器出了些故障,底下工作人员赶忙进行调试。此时的魏克然泰然风趣地说,“没有放出片子我们可以先进行其他环节的讲解。看,这就像在拍纪录片,随时都会发生你想象不到的事情。所以提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什么是探索频道纪录片?”(下)

(上午四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午休时间几乎没有,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会打瞌睡。事实是,在接下来扣人心弦的讲习中,我几乎连眼睛也舍不得眨一下,生怕在某一秒钟会错过了什么。)

魏克然继续以数部纪录片为实例,讲解探索频道纪录片的要求。他站在讲台上双目发光,完全不像没休息好的样子(上午和他聊天,得知他又发扬一贯“奋战”作风,数日工作到深夜。想成为纪录片人,恐怕首先得精力过人)。

套用经验丰富的制作模式,自然会少走许多弯路,魏克然点出几大误区和其真相:

误区一好的主题=好的故事

真相:没有故事本身的好坏,只有讲故事的方法的好坏。必须具备清晰和生动的能力将主题展示出来。

误区二纪录片=“所见即所得”

真相:虽然纪录片是“真实”,但它仍然需要在不损害基本事实及事实的准确性或公正性的前提下,运用想象和技巧来完成。

“我曾经和探索频道合作过……”

绝对真实!与探索频道合作过的三位主创现身说法:五洲传播中心制片人王媛媛、2002年度探索中国新锐导演刘畅、与探索频道合作多次的中国摄影师佟志坚,他们用亲身的经历,讲述了和探索频道合作的几点感受,就像考试前的真题练习,对于选手们来说应该很受用。

王媛媛——作为制片

1必须有预案

无论你经过多么精心的经费预算管理,一页纸的预算也常常会与之后的实际实施有很大的出入。12天的拍摄周期,必须是严格的遵守。比如遇上糟糕的天气,就要启动预案,或者拍摄室内部分,或者进行其他方面的制作。

2白纸黑字不容侵犯

所有谈好的影像制作,都是经过了正式的合同签署,具备法律效力。因此,延期交片的事情绝对不允许出现。

3要相信困难绝对存在

以合作的《非凡奥运》为例,拍摄奥运会的相关项目,还需要事先取得国际奥组委的一些许可。于是一连串的预算和相关问题相应需要进行调整。

佟志坚——作为摄影师

合作最大的感触:观众绝对是第一位的。

有问·探索频道的构图上有什么不一样吗?

答曰:有。但是更多讲究镜头的连贯性。中国拍摄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单一的场景。从这些单一的画面上来讲,很美。而探索频道更关注镜头间的节奏感。

刘畅——作为导演

合作最大的感触:探索频道强调方方面面的“保险”,不仅是器材的,而且是人员的。这是对团队很大的保障。

有问:怎么考虑我们为了“戏剧性”,“悬念性”,可能对抽摄对象产生的“干预”?

答曰:纪录片不是“真实还原”,不是做一个“监视器”去“复制”现实,导演需要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但不是改变现实。

创意与制作管理

(制片部分对于我来说,好似一团疑云。这些导演们的预算怎样做才能被主办方认为是合情合理呢?)

新加坡Beach House制作公司(与探索频道长期合作的制片公司)担任导演们项目的监制,董事总经理、监制乔斯琳·利特尔

(Joce Jyn Littlee)与创意总监黄锦佳(Jasmine Ng Kin KIa)专程来到北京,为选手讲解制片的各项要领。

1规划作品结构(片子必须包括未来你能拍到的,而不仅仅是过去发生的事)

2规划三个月的拍摄时间

3讨论并填写详细的预算单

4拍摄格式(有详尽的器材单可以选择,都必须符合卫星播出的要求)

5大小同意书的签订(从人物、场景到音乐的版权,大小同意书细致得让人窒息)

630分钟的成片至少要保证30盘样带的拍摄

2009年2月24日星期二阴转晴

今日主题阐述方案五位胜出

(要上战场了。会场气氛明显比昨日紧张。)评委们陆续坐席,除了魏克然、乔斯琳和黄锦佳,还有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助理兼三频道总监陈宏、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教授何苏六。经过昨天的培训,很多导演的PPT结构可以看到相应的调整,毕竟,平均每位选手只有20—25分钟的阐述时间(包括评委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时间)。

六双犀利的眼睛聚焦阐述台,十六位同学在阐述完方案后,不断接招以下几点:

1是否切合“先锋”

不同于以往探索频道的“新锐”导演计划,此次“先锋”理念的提出,更多是寻找成熟、具备一定宝贵经验的导演,这就要求导演对选题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独创性的方式来引导观众进人对中国的“看”之中。同时,也是以一个成熟导演的角度,来考量如何在方案中更多延伸出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经历的非凡变化的展现。然而,一些方案在陈述的过程中,原本有比较有趣的主题,但却缺少对社会背景的捕捉和架构,因此在“先锋”的这一关卡中,遭遇难题。

2大题材如何高效率制作

有一些方案的主题比较宏大,自然引起评委们从投资预算到最终能否完成限定片长的质疑。相对来说,评委们给予了更多的宽容。如果导演确实知道问题所在,并且进行过深思熟虑,陈明“非如此不可”的原因,从新颖别致的角度挖掘大题材的新做法,这才为大题材的存活做出前提。否则,只会让人觉得自不量力。

3艺术创造力和创作激情

正如评委何苏六教授在新闻发布会时所强调的,“方案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社会价值,导演本身有没有创作的激情”都是阐述时造成差别的重要原因。如果“你自己本身对这个主题就没有感动,那你这个片子也很难被认可”。

经过两天的紧张培训和阐述,反复揣摩却始终扑朔迷离的谜底终于在此时此刻向众人揭晓。闪光灯下,群星闪耀。正如陈宏总监所说:“昨晚,奥斯卡的颁奖舞台刚刚绽放。今夜,我们也在庆贺我们的纪录片‘奥斯卡。”希望这个颁奖,成为中国纪录片人每年一度的节日,就此得到延续。

Q&A;

《大众DV》: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中国纪录片制作者们的不断更新,探索频道与他们在合作方向上有些什么相应的改变?

魏克然:我们的合作模式在不断地整合和成熟。以往,我们与中央电视台一起,共同推出《太空英雄》、《对抗沙尘暴》,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推出《老杨求婚记》、《上海昆曲梦》等节目。与五洲传播的合作中,我们所制作的有《非凡奥运》和《建筑奇观》等不同主题的系列作品。通过这些努力从不同的角度与中国的制作人达成更多的合作。

此次与教育频道的联手项目“看中国一一先锋导演计划”,是我们全新的一次尝试,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为中国的导演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机会。

《大众DV》:在这些纪录片制作者的作品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是探索频道最为重视的?

魏克然:探索频道和教育台精心挑选的不同方案,都具备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首先,评委们从参选者中评选出的项目,都符合我们“glocal”(全球一地方化)的特点——这些方案面对的观众,既是全球的也是地方的。其次,五个项目都具备强有力的故事发展趋势。获选者们阐述的方式都显明他们在接下来的实施中将会延展出更多的信息。独特的视觉方式非常清晰地从中脱颖而出。这些故事运用独一无二的洞察力在情节的开端、发展和结尾,有力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发展。最后,每一个方案都有着极富感染力的人物,借此展开对故事矛盾的扣人心弦的解答。

《大众DV》:请简单介绍一下对于所选送的作品,探索频道与教育台如何做到求同存异,最终达成共识?

魏克然:实际上,对于最后获选的五个方案中的前四个,我们双方都存在着一致的认同。对于最后一份方案,我们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过程艰辛但却充满乐趣,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在发现双方不同的兴趣主题的过程,但我们在差异上彼此给予了深深地理解。教育台和评审团最终接受了我们对于最后一个方案的观点,并一致坚定“看中国”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大众DV》: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频道如何对作者的资金投入预算进行帮助和调整。

魏克然:我们一直在努力用类型丰富的纪录片方式来讲述我们的故事。有些作品依靠电脑绘制、合成等复杂的特效来帮助完成,也有一部分作品借助观察和展开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我们积累的经验和判断对合理的预算进行考量,至终,我们和每一位导演一起,借助实验和监控的方式,努力实现最富感染力的创意计划。

Q&A

《大众DV》:面对此次合作中新的制作模式,教育台会对原有的纪录片模式进行怎样的调整?

陈宏:探索频道是当今纪录片制作的巨无霸,在制片管理上,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近年来,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台长康宁的带领下,致力于纪录片的建设,我们认识到纪录片是最好的教育电视节目之一,它既有很高的可视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很深的人文内涵,很丰富的知识性,是将审美与教育功能结合得最好的节目形态之一。所以,教育台通过探索,下决心推进纪录片的建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创作理念和运作方式,用最现代的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成批量地推出纪录片的作品,使纪录片能够成为一种产品、商品,而不是个人的一种爱好、一种小作坊的、自弹自练的制作。我们愿意和天下所有纪录片的制作人携手为人类提供最优秀的纪录片节目。

我们今年还将与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合作,这些都将成为中外合拍纪录片制作模式上的新突破。当然,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中国纪录片人,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美国货”的另一面因素,美国探索频道面向亚洲所进行的“新锐导演计划”,其实是在获取纪录片版权资源的同时,又在培养探索频道的潜在受众,进而培育它的亚洲市场,这与麦当劳、可口可乐的战术没有什么区别,因此在今后的合作中,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而又不失去自我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

《大众DV》教育台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陈宏:第一,中国教育电视台三频道改成以播出纪录片为主的频道以来。从2007年开始到现在,一年比一年看好,根据央视索福

瑞的收视率报告,今年1月1日到2月10日的收视率增长了140%。第二,它在晚上18点30分到19点30分播出的“首播纪录”这个栏目,在同时段,北京地区能够收到的60多个频道当中,进入了收视前四五名(第一是《新闻联播》,第二是《北京新闻》,第三是《每日文娱播报》。这不只是教育三的荣幸、幸运。也是中国教育纪录片人的幸运。一个主要以播出国内题材纪录片为内容的栏目,在竞争激烈的时段里面,能够进入前五确实不容易。而且,大家都知道,教育台目前还是一个收视弱势媒体,尽管如此,以纪录片播出为主的这个栏目能够异军突起,确实不易。第三,教育台三频道今年的收入,签约额度比去年增长了50%,在所谓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我认为也是我们中国纪录片的幸运。中国纪录片的春的讯息正在传来。我跟大家一样,做好准备,张开双臂,迎接这个纪录片春天的到来。

五朵金花:巾帼不让须眉

Project1

《城市生力军》

作者:王轩,2007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英语文学创作号业,曾在北京大学进修现代中国文学。

方案概述

这些年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年轻人都希望,大学毕业后立即在大城市成家立业。但是,另一个奇怪的趋势正开始成型。“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政府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计划,旨在鼓励大学毕业生奔赴农村,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农村改革和发展。和以前的上山下乡不同,这次不是村民改造这些年轻人,而是这些年轻人担当领导职责——担任村官或者“村长助理”的职位,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随之而来的还有很多的变化。

Proiect2

《心目大剧院》

作者:周雅婷,8年工作于电视及多媒体行业。毕业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的视觉设计系,后获得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多媒体技术专业硕士。。曾在Screen Edge公司担任制作人和导演,负责拍摄在伦敦、香港和中国推广的商业短片与视频。

方案概述

本片将通过新招募的“80后”志愿者的双眼,跟拍一群特立独行的志愿者,自2006年起,他们就坚持每个周六上午举办电影讲解会,帮助盲人

“观点另类,相信自我,不以善小而不为”,志愿者们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只有从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最终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当全社会的主流文化都聚焦于挣大钱和做生意时,这种利他主义和诗意行为的独特结合,能否成为树立社会新典范的动力?

Project3

《火车王国》

作者:刘慧心,导演、制片。2004年至2008年期间,先后任职于香港的亚洲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

方案概述

火车是城市之间的主要交通方式。铁道部已在铁路系统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未来还计划投资更多。迄今已铺设大约7.8万公里长的铁路,到2020年将增加到10万公里。该系统将承担起全国十亿人的运输任务。通过本片,我们将更近距离地观察这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这种交通方式如何成为旅客和物流公司必不可少的服务,从蒸汽机车到最快的火车“磁悬浮列车”,它如何成为抵达全国各地的快速高效的交通方式。

Proiect4

《相亲会》

作者:郝梦,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三学生。

方案概述

这是一个父母为子女相亲的故事。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当人们在为婚恋、家庭、事业三者进行排位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激烈的竞争下将事业排在了第一位。当“事业第一”完全颠覆了父母们已传承了千百年的“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必然发生碰撞。这种碰撞终于冲破了老爹老妈最后的容忍极限,心急的父母们想出了代替相亲,广泛搜罗符合条件的人选。

围绕三对老人家为儿女选亲的故事,通过这些有趣的老人和他们的孩子们的故事以及穿插其中对年轻一代和老一辈人关于婚姻的态度、看法的采访,折射出今天高速发展的中国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变迁。

Proiect5

《冬去春来》

作者:胡婷婷,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导演,2004年,参加Discovery探索频道中国“新锐导演”计划。纪录片《老北京叫卖》入围“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纪寻片奖。

方案概述

《冬去春来》是一部关于在四川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少年用DV影像纪录地震过后人们的生活变化以及自己在生活上面临的新选择,从孩子的视角展现在大地震后人们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的纪录影片。

故事讲述五个在2008年中国四川“5·12”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少年用DV记录身边的生活以及自己如何面对新的困难和挑战的故事。导演作为记录者同时记录下了这几个孩子面对新生活的困惑和选择,影片将以纪录的形式并穿插孩子拍摄的影像完成。

慧心才女:用心搭建《火车王国》

提案阐述现场,一个叫做刘慧心的瘦小女子出现在评委们的眼前,与她外表柔弱的身体形成截然对比的是她报出的庞大选题:展现中国铁路系统的发展变迁。

当然,更大的对比是,她硬朗、果断的阐述过程,清晰的思辨能力甚至让我感受到了一丝“狠”劲儿——她的眼神自始至终告诉每一位,她很明确自己要什么。

阐述虽然不算完美,但是对每一位观众来说,印象深刻,包括她简明扼要地向评委介绍自己以前的作品时,投影上即刻播放的一则精彩的影像作品,及时、高效,几乎没有任何的拖沓和迟疑。

于是,调查之心油然而生。在和慧心接下来的接触中,我发现“咄咄逼人”并不是她取胜的法宝,相反,和每一个成功的导演一样,慧心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非常易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慧心是一个用心的人。

评委看她

何苏六:“香港的两位导演(一位是刘慧心,另一位是《心目大剧院》的导演周雅婷)在阐述中(与其他人相比)明显高出一大截。她们准备得非常充分。包括多种媒体的使用,媒体之间的熟练交换,每一个间隙都切合得很准确。可以想象她们在台下已经练习过很多遍,才能够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面,自如地陈述并且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差错,从她们的陈述中看出她们非常认真并且充满情感。”

陈宏:“《火车王国》这个选题比较好。可以说火车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这里面有很多能打动我们的地方,比如说火车民工,筑路大军等等,可以说,中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对铁路的热情感触更深。所以我觉得应该更多从人文视角切入此题。

可是,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比如,阐述人说我们将近距离观察在30年来的巨大变化,我觉得不必限定在30年,可以跟共和国的时间基本一致来考虑此片的主题背景,但最好是把这个背景放在一个故事中去。”

Q&A

《大众DV》:参与此次项目,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慧心:衷心感谢探索频道和教育台给我们这次美妙的机会来讲述我们的故事,并可以有机会把它实现在镜头中。在北京的导演培训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并将学习把它们应用到我接下来进行的作品中。在教育频道、探索频道和Beach House制作公司的帮助下,我深信我们将会得到5部出色的纪录片。我也要感谢香港的NEWELLPR公司为我参加这次比赛提供的帮助。

《大众DV》:对你来说,在拍摄之前,什么是最重要的?

慧心:一、做大量的考察工作。尤其要学习充分应用便利的网络。我们非常幸运,生活在信息时代,很多资讯在网上一览无余。

二、仔细彻底地了解掌握你所选择的主题,使用目录卡片记下最关键的信息,用以备忘(但还是试着在阐述时别照着念)。

三、学习使用你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并且使你的表达方式更丰富!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仅仅只有25分钟,要使出浑身解数来进行阐述!

四、最最重要的是你最想告诉观众什么信息!

五、运用你的创意思考,深入地使用PPT,用图片、图形来组成你的阐述背景。每一个幻灯场景都使用彼此独特的背景,这让观众在听你的时候很愉悦并且视觉上得到清晰的指引。

《大众Dv》:可否简单说明如何进行阐述?

慧心:一、自我介绍。让评委或观众了解你做过什么,你能够做什么。

二、阐释你选择这个主题的灵感或者原因。

三、满怀激情地介绍你的选题。

四、用片花来结束你的阐述。以此用视觉语言来解释你所要表达的主题。

五、微笑!当你阐述的时候一定记住要面带微笑地注视你的观众。

六、预演。预先在你的朋友或自己面前,模拟相同的时间进行排练。

《大众Dv》: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评委选择你?

慧心:我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和激情告诉他们我的主题。

猜你喜欢

慧心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