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型教学模式在《传播学》教学中的运用
2009-07-20宫京成
宫京成
《传播学》是新闻学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这门课程因其内容源自西方、理论性强、融合多个学科知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当前,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讨一下采用社会型教学模式改革《传播学》讨论课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社会型教学模式是西方社会理论家在学院式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教学方式,其本意是强调学习者如何学习社会行为,以及社会影响如何促进学业的提高,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民主行为,即既要改善个人和社会的生活,又要保证有创造性的民主社会秩序。按照这种思路,社会型教学模式的教学多采用学生参与式、合作式的方法,组织学生选择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学生通过合理的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对课题进行学理阐释,进而提出解决方案。该教学理念的精髓在于“介入社会、合作学习、训练技能”。
运用社会型教学模式的两种方法
社会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针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及《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和社会探究模式是两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1.团体调查研究模式
团体调查研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学生而临问题或疑难情境;第二阶段,让学生对问题情境作出试探性反应;第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系统地陈述研究任务;第四阶段,学生分析所需要的角色,把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独立研究和群体研究;第五阶段,分析研究的过程和取得的进步;第六阶段,循环活动。教师的任务是参加形成课堂社会秩序的活动,目的在于把情境模拟导向探究。
以群体传播理论中的“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为例,各类教材对这一部分的讲授均较为精简,理论性、概括性强,仅仅通过讲授,学生很难透彻理解,但这一部分又是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精髓的“敲门砖”,是学生理解群体传播理论的关键。笔者在这一部分的讲授中采用设置“模拟校园群体事件”的方式,把课堂虚拟成为紧张的校园突发事件现场,第一课时进行案例虚拟,向学生陈述“危机”,第二课时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课堂讨论,在两个课时中,学生先体验了群体事件的氛围,后经过讨论完成了知识点的讲授,效果良好。
运用团体调查研究模式开展讨论课教学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重讨论而轻讲授,教师应该明确,讲授是本,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不能完全以学生讨论替代教师讲授,否则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深入的;二是仅仅为了求得情境真切而忽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必须在课前充分地预习课堂讲授内容,否则,面对虚拟情境学生只会就事论事,不能“实际”联系“理论”,这样就不能完成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2.社会探究模式
社会探究模式有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定向、介绍和阐明情境,把概括地陈述情境作为探究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提出假设以探索或解决问题;第三阶段,确定和阐明假设中的术语;第四阶段,根据假设的设想、含义和逻辑的有效性探索假设;第五阶段,收集事实和证据以支持假设;第六阶段,形成概括的表述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大众传播的功能、效果理论,在讲授中引入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传播学》课程中“大众传播的宏观效果理论”为例,这一部分是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主要讲授议程设置理论、培养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分别向每个小组提供与某一个理论相关的案例,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理论阐释内容及经典的研究论文,通过小组讨论运用理论进行案例分析,每个小组成员共同撰写案例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中由小组代表进行案例分析陈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使教学目标由识记提升到了理解、运用。
教师运用社会探究模式进行讨论课教学,同样要引导学生避免进入两个误区:一是讨论主题的游离,讨论课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在讨论时往往会把焦点放在对案例中社会问题的意义评价上,如腐败问题、就业问题、医疗改革问题,要提示学生及时回归到传播学理论问题上,不要“跑题”;二是研究方法不规范,社会探究模式要求学生针对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而不能随意举证、任意发挥。因此,要求教师在开展讨论前对学生进行传播学研究方法的训练。
【本文为宁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科应用型专业基础理论课研讨课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