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下)
2009-07-18魏道儒
魏道儒
禅宗
禅宗是中国佛教各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法系至今传承,并且流传到世界许多国家。由于本宗以禅来概括其全部教理和修行实践,故名。因为奉菩提达摩(也作磨)为中土始祖,也称“达摩宗”,又因自称“传佛心印”,被称为“佛心宗”,或简称“心宗”。还因为自称与“教门”(华严、天台、唯识等)有区别,称为“宗门”。后世公认的中土传承是初祖菩提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慧)能。其中,菩提达摩和惠能受到格外尊崇。
达摩是南印度人,出家之后悉心研究大乘佛教,学识渊博。中年之后,他立志来中国传教。大约刘宋(420~478)末年,他渡海来到中国南方,此后又辗转渡江北上,在北魏传禅授徒。他曾在河南少林寺面壁9年,提出“理入”和“行入”的修禅方法。“理入”要求舍伪归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行入”要求按佛教的某些规定修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他特别强调“藉教悟宗”,就是把佛教经典(教)作为手段,通过壁观修禅,达到心与超言绝相的真如(宗)相契合的境界。
在高僧林立的南北朝时期,菩提达摩只是众多来华传教的印度僧人之一,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辉煌的业绩,知名度是很一般的。但是,从中唐以后,伴随着禅宗的崛起,佛教界逐渐公认禅宗不是中国产生的,而是达摩从印度传过来的。禅宗在古印度的祖师传承,也逐渐编制出来,就是所谓从摩诃迦叶到达摩的“西天二十八祖”。所以,达摩的地位不断提高,关于他的各种神话传说也不断涌现出来。到北宋时期,推崇达摩达到了顶峰,他被认为是正宗佛法的唯一传播者,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释迫牟尼,可以与孟子在儒家中的地位相提并论。
实际上,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思想经过长期冲突、融合的产物,并不是达摩一个人从印度照搬照抄过来的。格外尊崇达摩,是禅宗为了证明自己是正宗。禅宗基本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六祖惠能,这是他受到格外尊崇的原因。
惠能生于唐贞观十二年(638),逝世于先天二年(713)。作为一代宗师的惠能没有任何显贵的家族背景,并且本人目不识丁,是一位生长在穷乡僻壤的普通老百姓。他俗姓卢,其父名行瑫,曾在范阳(今河北涿县)为官,后被贬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惠能出生在新州,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以卖柴维持生活,与老母相依为命。大约于咸亨年间(670~674),他慕名到湖北黄梅谒见弘忍。不久,弘忍秘密指定他为祖师继承人,并传衣(袈裟)为信物。惠能获得传法祖师资格以后,遵弘忍所嘱,回到岭南。十几年里,他混迹于农商劳侣之中,没有公开传教。大约垂拱年(685~688)间,韶州刺史请他到州城大梵寺说法,其弟子以这次说法内客为基础,结合他的传禅事迹,整理成他的言行录,成为《坛经》。
《坛经》习称《六祖坛经》,是唯一被公开尊为“经”的中国僧人的著作。这部篇幅不大的经典成为禅宗的“宗经”,影响着唐代以后禅宗乃至整个中国佛教理论的走向。《坛经》倡导,在人的先天本性中,也就是在自我的心性中,一切具备,无欠无缺。真理、智慧、佛性,也就是佛教所认为的一切真善美,都存在于人的本心本性之中。世界万有,人生境遇,都是心性所创造的。由于人们“迷”于本心本性,才沉沦于生死苦海之中,如果“悟”了本心本性(“识心见性”),就能够超脱生死轮回。所谓成佛解脱,不是一个向外追求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执著于内心的过程,而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随缘任运的过程。解脱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开发自我,实现自我。这就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简单概括就是“见性成佛”。以后,禅宗的核心思想还被概括为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惠能之后,其弟子怀让一支逐渐形成南岳系,另一弟子行思一支逐渐形成青原系。到了晚唐五代,从南岳系和青原系下分出五派。在南岳系中,义玄创“临济宗”,灵祐、慧寂师徒共建“沩仰宗”。在青原系中,良价、本寂师徒共创“曹洞宗”,文偃创“云门宗”,文益创“法眼宗”。宋代以后的禅宗史,就是这五宗兴衰消长的历史。
律宗
“律宗”是指中国佛教中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宗派。道宣(596~667)创立的南山律宗,是最重要的一派。
道宣是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俗姓钱,12岁入长安日严寺,30岁以前曾游学各地遍访名师,听讲《四分律》四十余遍,以继承智首的律学思想为主。自武德七年(624)长住终南山,与孙思邈结林下之交。他曾担任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弟子有千余人,著名者有文纲、怀素等。
道宣著述甚多,《宋高僧传》共有二百二十余卷。所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今作十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三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二卷,被后代称为“南山律宗三大部”,是该宗的代表作。
戒律是约束僧众行为的规范,也包括出家受戒的仪轨,僧团生活、修行的纪律。道宣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授戒仪式。他以《四分律》为主,综合多部律书和经典,建立了自己的律学体系。他认为,《四分律》形式上属于小乘佛教,内容上反映大乘佛教的思想。他将唯识思想运用于律学理论中,把“心法”(阿赖耶识所藏的种子)作为“戒体”(受戒作法产生的防恶功能)。佛教的一切戒条可以分为“止持”和“作持”两类,“止持”是制止作任何恶行(诸恶莫作)的一切规定,具体讲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作持是“诸善奉行”方面的规定,包括受戒、说戒、安居、悔过以及衣食坐卧等规定。
道宣之后,南山律宗的传承时断时续,并没有严整的传法系统。
净土宗
净土宗是指信奉阿弥陀佛,追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佛教宗派。本宗的传承法系直到宋代才建立,而且有不同的说法。根据《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立教志》所述,净土祖师依次是庐山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入选的各位祖师都是历代弘扬西方净土信仰的有成就者或有影响者,他们之间并没有师承关系。一般把善导(613~681)作为本宗的实际创立者。
净土宗的主要典籍依据是“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本宗认为,众生只要信仰阿弥陀佛,从事念佛修行,死后就可以凭借阿弥陀佛拯救世人的愿力,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所谓“念佛”实践原有3种,其一是“称名念佛”,即念诵阿弥陀佛的名号;其二是观想念佛,即冥想佛的相好功德;其三是实相念佛,即思考法身非有非空的
中道实相之理。这3种念佛法门历代都有提倡者,善导以弘扬称名念佛为主。他们倡导的净土修行实践,也叫作“称名正行”,即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不舍,以往生净土为期。
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往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实际上是各宗派共有的信仰,并不是某个宗派所独有的思想内容。同时,西方净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流行的佛教信仰之一。
密宗
密宗也称瑜伽密教,因为本宗倡导通过修行“三密”瑜伽(相应)而实现成佛解脱,故名。一般认为,中国密宗的创立者是唐代的“开元三大士”,即三位开元年间(713~741)来华弘传密教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
善无畏(637~735)是中天竺人,传说是释迦牟尼季父甘露饭王的后裔。他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6)到达长安。玄宗尊其为国师,为其设置内道场。他在长安和洛阳两地译经,并以传授胎藏界密法为主。
金刚智(669~741)是南印度人,曾游历印度南北各地,学习密教经典。他路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乘波斯商船取道室里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于开元七年(719)携弟子不空(705~774)到达广州。后北上入长安,也被礼为国师,常随玄宗来往于两京。金刚智主要弘传金刚界密法,译出多部密教经典。金刚智逝世后,不空遵其遗命,率弟子含光等37人,于开宝二年(743)往师子国和天竺搜求密教经典。开宝五年(746)返唐。不空传密教经历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来往于长安、洛阳、武威等地,弟子众多。
开元三大士在唐代帝王的直接支持下,通过译经、建道场传密法、教授弟子等活动,把密教传入中国,形成了以修持密法为主的密宗。不空弟子慧果传授日本僧人空海,空海回国后创立日本真言宗。密宗在唐代盛行时间不长,会昌年(841~846)之后就衰落了。
密宗修行程序大体可以用“三密”来概括,即“身密”,手结印契(各种特定姿势);“口密”,口诵真言咒语;“意密”,心中观想大日如来。密宗认为,众生在本质上与大日如来平等无差别,只是由于众生在身口意三方面有谬误,才陷入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不能解脱。如果修持“三密”,就会使自己身口意三业清净,与大日如来相应。通过修习“三密”,修行者的身体姿态、语言和思维获得神秘功能,便具备一种以“金刚心”和“金刚身”为特征的“无上菩提”,这就是佛本尊了。因此,“三密”被视为达到“即身成佛”(不须经过累世修行,现世生身即可成佛)的途径。(文章代码:1326)
责任编辑常汝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