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流转机制 发展现代农业
2009-07-18崔耕
崔 耕
光山县马畈镇满堂香庄园位于马畈镇西北部6公里的竹竿河畔,与罗山县庙仙乡隔河相望。满堂香庄园土地流转涉及马畈西北部付寨、汪乡、永林、太平、锡山5个村40多个村民组1100多个农户。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之前,存在着农户耕作投入大、成本高、效益低、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发展现代农业等问题,使得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益低下。同时,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摞荒土地也不断增多,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根据当前农村农业发展状况,为了有效治理荒山荒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产量、增加收入。马畈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租赁、转包耕地、荒山荒坡、河滩地,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下基础。
抢抓机遇创建庄园
2003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马畈镇付寨村陈玉满、陈玉堂兄弟俩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转包、租赁马畈镇付寨、汪乡、永林等村17个村民组的荒山荒坡、河滩河湾土地1600多亩,创建了满堂香庄园,栽植速生杨,发展林业。经过近几年的滚动发展,庄园由原先以栽植速生杨为主的林业开发,发展为现在的集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于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面积达1万余亩,总资产达8000万元。
满堂香庄园根据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逐户走访、召开群众会议等方式与农户达成共识,签定了流转合同,以租赁和转包的方式取得了土地经营权,把农村荒山、荒坡、河滩地、撂荒地等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耕地的流转期限为15~19年,租金标准以2002年国家征收的农业税额为标;隹,每亩60.25元,面积5200亩:荒山、荒坡、河滩地的流转期限为20年,租金标准平均每亩35元,面积4400亩:摞荒的耕地同样支付费用,根据田块不同,每年每亩给农户粮食150~500斤,面积1200多亩。庄园与农户通过自主协商,一是向农户提供家庭生活用品和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农户常年可随用随取,以市场最低价计算,作抵租赁和转包费用;二是为村民修路、架桥、造塘,以兴办公益事业的工程款作抵租赁和转包费用;三是庄园出动农用机械为农户转包外的土地进行耕作,以机械耕作费作抵租赁和转包的费用;四是向农户提供生活口粮;五是国家政策范围内的粮补等资金,由农户正常领取。
规模开发集约经营
庄园取得土地经营权之后,不断探索规模开发、集约经营的路子,发展现代高效示范农业。一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林业,打造林业品牌。庄园每年以上千亩速度增加造林面积。目前,已栽植速生场42万株,松树10多万株,面积达6500亩。现在树木长势喜人,有3000亩的河湾地带树木平均高度已达20多米高,直径30公分,现已成为光山县栽植速生杨面积最大的林业示范基地。二是综合示范开发,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为巩固林业支柱产业,庄园坚持多元化发展,规模经营高效农业,把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作为辅助产业。庄园先后购置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17台套,每年种植优质高效高产水稻1000亩、小麦600亩、油菜400亩、玉米500亩、棉花300亩、花生300亩,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兴办了生态养殖场。建起了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累计养牛880头、养猪2800余头、养羊3300余只、养鸡45000余只。立体化的种养,以桔杆沃田沃林,以动物粪便肥田肥林,实现了以农养林、以场养农、养林的综合效应。三是合作经营,滚动发展。庄园做大做强后,积极发挥龙头骨干作用,与周边种养大户合作经营,扩大规模,滚动发展,先后与西北部8家种养大户合作联营,建立分场8个。目前,庄园已由原先的1600亩发展到现在的10000余亩,下设12个分场,英中,总部4个分场,属兄弟俩经营管理,面积5000亩,另合作经营8个分场,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面积5000亩。2008年,庄园林业、种植业、养殖业三大产业总收入317万元,其中林业收入40万元、种植业收入177万元、养殖业收入100万元。
土地流转生机无限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以后,满堂香庄园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有力推动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既提高了土地效益,又增加了农业收益。主要表现:一是优化了产业结构。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道路。二是提高了生产效益。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投入成本,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和生产效益,同时又将种植、养殖的科学方法示范、辐射、扩展到周边。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之后,不但解除了务工经商农民的后顾之忧,使撂荒土地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又使撂荒现象得以有效解决,目前常年在庄园打工的固定农民工有60人,日平均工资35元,农忙时临时用工达3000多人,工资最高可达到每人每天50元。四是改善了基础设施。由庄园出资先后整修村组道路20公里,整修鱼塘14口,架小型拱桥3座,使当地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由于大力发展农业,满堂香庄园在当地获得了“绿色银行”美称。
2008年,满堂香庄园先后荣获了“信阳市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基地”、“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河南省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称号;2009年5月,庄园创始人陈玉满被评为信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几年来,庄园和相关负责人先后获得省、市、县级荣誉10多项。为了把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满堂香庄园将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建立合作社。拟用3~10年时间建成大型养猪场、养牛场等;建起木材深加工厂:建起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园,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将镇的西北部作为庄园林业发展基地,以淮河支流竹竿河为中心建成10万亩杨树丰产林带,使镇西北部变成一望无际的“绿色长城”,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