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三个转变
2009-07-18屈太侠
屈太侠
新课程实施以来,作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出现“素描作文”“漫画作文”“绘本作文”“情境作文”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学生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思维更灵活,语言更个性,构思更活泼……我们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欣慰,也为新出现的问题深感焦虑。审视当下的作文教学,教师们重视表达形式,轻语言质量。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万物皆有度,过犹不及。打个比方,我们修房盖屋,外形的设计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忽视建筑材料的质量。否则,修得再漂亮,也不过是豆腐渣工程而已。从这个方面讲,作文教学“费时多而收效微”的问题,并没有突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实现如下三方面的转变。
一、由重篇章结构转向重细节描写
小学作文教学中,老师们做得最充分的事是什么?一是帮助学生打开记忆、思维的阀门,让其“言”之有物;二是帮助梳理思路,确立写作提纲,做到“言之有序”。兼于上述两点,老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不成文的套路:激活情感、开拓思路后,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让学生们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最后,学生下笔成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从整体上考虑的,着眼于整体、全局,一味追求习作教学的完整性。
整体构思是必要的,但不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重点。按照一定顺序讲述、复述一件事,编写一个小故事,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阅读教学中,学生读过一两遍课文,就能讲出文章的大意;经历过的事,听过的故事,他们也能讲个梗概。甚至是没有读书的孩子,讲起故事来也是有板有眼,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故事情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逻辑性和延续性,不需要三番五次进行训练。
学生的习作能力中,最薄弱的一环是什么?是细节刻画,也就是对重点内容、关键部位生动而具体的描述。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一件好的作品,能被人们记住,往往不是它的轮廓,而是丰满厚实的细节。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作品中人物神秘莫测的微笑;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背影》之所以动人心魄,关键在于父亲翻越月台买橘子时那份艰辛和不易。细节,即细枝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只要能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的细枝末节,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细节的呈现形式,有时是一个词语,有时是一个句子,有时是一个片段。赵树理说过:“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到以后印象更深刻。”文章因“细节”而生辉,因“细节”而“不朽”。“绿”字是《泊船瓜洲》的“眼”,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写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序》的“眼”,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代表。我甚至有这样“极端”的认识:一处优美的片段,胜过十篇平淡的文章。
习作教学中,学生完成构思,搭好“框架”,充其量只完成“写”的一小半工程,更艰巨的则是对一些细微处的关照,师生们要在这些“关键点”下大气力,做足文章。回头来看,把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上,忽视细节描写的指导,无异于舍本逐末。学生语言平淡、枯燥,缺乏张力,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要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实现由重篇章结构向重细节描写的转变。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定数,我们只有在优化课堂结构上想办法。多则惑,少则明!教师要淡化习作思路的指导,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质量,对“关键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与训练,力求扎扎实实,一课一得。具体做法应该是少写完整的文章,多进行片段描写(如动作、神态、语言、环境等),提高学生的细争描写能力。
例如,在情境作文《考试》教学中,我提出要求:天才试卷一共20道题目,5分钟内要完成,教室里“啊”声一片。我问:“你们的‘啊里包含着怎样的意思啊?”学生都说自己很紧张,很担心。我没有就此打住,继续诱导他们:紧张有轻重之别。是很紧张?还是有点紧张?你的紧张表现在哪里?在心里?在脸上?在手心里?还是其他部位?是发抖?是冒汗?还是心跳加速?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智慧碰撞后,冒出了一系列活泼有趣的句子:
听老师一说,我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
我不由得紧张起来,心跳开始加速。
不可能!那么多题目,时间太少。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我紧张极了,心咚咚地跳个不停,仿佛自己都听得到。
我的怀里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一样,扑腾扑腾地跳个不停。
听了老师的话,我紧张得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我快要尿裤子了……
课堂上,我没有让学生把全文写下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心理活动片段进行描写,反复修改后,交流展示。果然,大部分学生都写得丰满而细腻。课后,再让学生完成整篇习作,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看来,习作指导也应该“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集中“火力”把片段写好了,文章就写“活”了。
二、由重想象写意转向重直观白描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所以,教师们热衷于想象作文、科幻作文,目的是减轻习作压力,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想象作文,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孩子们的确很喜欢。但是,想象作文仅仅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候,则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所以,小学生最重要的写作基本功是“素描”,并非想象。
写作和画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时,孩子们最喜欢做什么?是信手涂鸦。孩子没有接受正规学习时,无论孩子涂抹的是什么,我们都觉得很可爱,很有趣。但是,一味地由着孩子的兴趣,而不进行专业训练,是绝对不行的。无论什么艺术,都要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没有“共性”的艺术是不存在的。纵观那些杰出的画家,哪一个没有接受过扎实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呢?素描是初学者的必修课,目的是提高绘画者的观察能力和构图能力。如若没有这些基本功做铺垫,学生难免“画虎不成反类犬!”基本的形都画不准,就急着让孩子们去追求“意象意境”,搞“泼墨写意”,结果画成“四不像”就不奇怪了。
孩子们写作中存在脱离实际,不着边界,胡吹乱侃,与我们的习作指导有直接关系。因为我们一味追求想象的丰富、夸张与离奇,而没有关照到生活实际。小学生写作,有如蹒跚学步,宜从观察做起,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观察建筑物,观察天气,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等,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有了对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描摹,学生才能提高“写实”基本功,才能写什么像什么,想象也才能合理。
例如,描写一棵古树。我们照样可以发挥想象:这
棵树有多大年龄?粗壮的树干要几个小朋友才能抱住?远看像什么?是谁栽的?它在生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你还知道有关这种植物的什么特点……但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关键应该是对古树特点的直观白描:它有多高?它由哪几个部位组成?每部分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有没有气味?还了解和它相关的哪些科学知识……直观白描,学生不仅获得了观察方法,还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文章自然不会空洞。下面是学生观察鸡蛋花树后,写下的习作:
在我们学校门口,靠左手边种着一棵奇特的植物——鸡蛋花树。
它的枝干弯弯曲曲的,每长高一节就会分出许多又来,最终形成球状的树冠。
它的叶子是狭长的,有点像琵琶树的叶子,叶脉非常清晰。和其他树木不大一样,它的叶子全部长在枝干的顶端。许多片叶子挤在一起,叶尖一顺儿朝上的。
鸡蛋花很小。不大引人注意。来到树下,你才能发现它们。仔细看这些花儿: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含苞欲放。有的还是花骨朵。开放的花儿有五个花瓣,一片压着一片,很像一个个小风车。花瓣的颜色由深到浅:中间是黄色,然后慢慢地过渡到花瓣的边上,就变成白色的了,非常自然、漂亮。
鸡蛋花不但漂亮,还散发着清香,让人一见就心生喜欢。它的用途广泛,可以拿来作药,“五花茶”里面就有鸡蛋花。喝了“五花茶”,能清心润肺,让人心旷神怡。
依我看来,小学作文,不妨从观察人手,从植物、动物、物品、建筑物、景物、人物等,一个专题一个专题扎扎实实地进行,让学生逐步摸索到同一题材作文的思路和套路,最终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学生具备了“白描”的基本功,先追求“形象”,再追求“意想”“神韵”。对于小学生而言,想象是“白描”的衍生品。任何想象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才具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才显得真实,才不是异想天开。
三、由重写作指导转向重习作评改
教学中,老师们特别重视写作指导,总认为指导到位了,学生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文章,只有更优美的文章。无论多好的文章,都有修改的必要和提升的空间。那些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是几易其稿。“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三分写,七分改。”这些经验之谈,充分说明评改的重要性。
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完成一篇习作,而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习作评改比“成文”更重要。只有评改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发现不足,把文章写得更好。而现实呢?教师们重视写作指导,淡化习作评改,“虎头蛇尾”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无法实现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果老师们能重视习作评改,让学生的习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学生才能越写越好。
我们来看看,老师们是怎么评改学生习作的呢?一般是精批细改后,发给学生过目。这样做,耗时多不说,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学生拿到作文本,只是简简单单看一下分数、等次,读读老师的评语,至于哪里写得好,哪里有问题,一般不去关注。这种传统的评改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效率低下。
批改习作,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水平的必要手段,教师不可取而代之。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教学中,可以把学生自评、同桌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评价链。其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批改能力,实现“学是为了不用学”的目的。
批改,不能仅仅局限于找错别字、病句等常规要求,重点是对学生言语的点化,实现言语拔节,让学生在这样的批改历练中,提高对语言的拿捏运用能力,让粗糙稚拙的文章精致圆润。通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是给文章取个好标题。俗话说,好文章,题一半。我一般要求学生,每次习作至少写三个题目,老师会评选最有创意的题目。例如,我让学生观察描写一幅漫画:两只老鼠上街,被人们痛打!可同样是老鼠的明星米奇,却受到人们的欢迎。学生在苦苦求索中,取出了许多趣味横生的题目:《同鼠不同运》《米老鼠过街——没人喊打》《外国的月亮圆些?》《崇洋媚外》……
其次是,让语言更风趣,更饱满,更有表现力。如学生习作中的句子:“这时,一个庞然大物(悄悄地)靠近贝贝,那是一只(凶猛无比)的老虎。等贝贝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逃跑了。老虎伸出(铁钳般的)爪子,把贝贝(牢牢地)摁在地上。贝贝抬头一看,老虎(两眼泛着绿光,张着血盆大口)口水一滴一滴掉在自己身。贝贝吓得浑身发抖(紧张得喘不过气来)。”这个句子原本平淡无味,经过“精心化妆”(括号里是师生共同努力后所加)后,显得张力十足。
最后,是对文章开头、结尾的考究。古人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凸现文章的结构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好头,令读者欲罢不能;要结好尾,令读者回味无穷。比如,学生在漫画作文结尾写道:老鼠兄弟傻眼了,想了半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奥妙:“都说外国的月亮圆,连老鼠也是外国的好啊!”可是,他们还是有一点气愤:难道外国的老鼠就不偷吃油了吗?这样的结尾,深刻而含蓄,是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完成的。作家写文章都要千锤百炼,何况是能力欠缺的小学生呢?所以,老师们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写”,更要下工夫指导“改”。
总之,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严重地阻碍着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只有实现由重视表达形式向重视语言本身的转变,作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