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方式与途径
2009-07-17张继红
张继红
抓住关键,迅速提炼中心
一篇文章通常要围绕某个中心而展开,主题句或中心句对全文起着统领概括作用,抓主题句就是迅速领会文意、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方法。通常主题句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采用归纳法写作的文章一般是描述性语言在前,概述性句子随后,主题句就是文章的结尾句。而用演绎法撰写的文章则是先进行概述,然后再展开细说,主题句就是文章的起始句。有的主题句也出现在中间,作者先阐述某现象或提出某问题作为导人,然后话锋一转,呈现阐述的主题,其主题句随陈述内容合乎逻辑地引出,而后又进一步阐释,主题句就是文中的转折句。还有的主题句隐含在全文当中,需要学生依据句际关系来推断,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概括。
抓主题句需要学生掌握略读、概读、跳读等方法。略读是通过整体粗读,在快速浏览中抓主题句、领会文章大意的一种阅读方法。概读主要是针对没有主题句的文章,要求学生通过概括性阅读来归纳中心或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关系概括主题。而跳读则是围绕某个关键词或中心句去搜寻相关信息,以疏理文脉,把握文意的阅读方法。其阅读一目数词,对不相关的内容一跳而过,和略读、概读相比,它的目的性更强。略读要注意抓标题、图表名称、起始句、结尾句、转折句;概读重在抓衔接句,把握旬际关系;而跳读主要是要抓住关键词。在阅读中还要注意根据文章类型与阅读目的来选择阅读方式,如议论文是要抓观点,适宜于略读;知识型文章是要了解全文大意,用概读效果更好;文学欣赏性阅读则可采取跳读方式,以迅速了解情节与过程,这种依文而异就更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扩大视距,快速扫视材料
在阅读中,一些学生在阅读中总是喜欢逐字逐句读,不能一目数词快速扫描,致使阅读速度过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就要让学生学会视读或扫读,即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要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扩大学生的视距,就要加强学生成组阅读、宽幅阅读的训练,让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快速扫描。训练中要加强指导,如让学生尽可能把所读句子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以减少目光的停顿;阅读时目光不要停在第一个词上,而要停在第二个或第三个词上,然后以其为中心,用两眼余光向两侧扫视,以扩大视距,增加信息量。当水平提高后,还要对学生进行宽幅阅读训练,先练习一眼看四五个单词,熟练后再加宽视区,一下看六七个,甚至一个句子。也可用分隔符号分出要一眼看完的文字,再逐步加宽分隔符号的距离,使视距逐渐加宽,使学生的眼睛变成“广角镜”,就能让更多的词“尽收眼底”,使阅读速度提高。
分析句式,识别句法结构
近年的英语考试所选材料逐渐趋向复杂化,主题句常不明朗,句法结构复杂,句子较长、修饰成分较多,大量运用倒叙、插叙等叙述方式,学生用抓主题句的方法就可能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识别句式,对句子的构成形式进行辨认,明确句子的句法结构及其包含的意义,使学生能快速识别句子中的句式,领会句子构成中的层次关系,快速剔除修饰成份,突出主干,再梳理文章脉络和段落间的关系,就能在分层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全文大意,把握中心主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句式,明确其特点与作用;要提醒学生also,inaddition,more-over等表示内容增加的词和短语,其后面的内容与前文相似,阅读时不必读完整句子,只要抓住关键词,了解大意即可;要让学生明确有的单词在文中具有实质意义,如充当主语,宾语的名词、动词以及表转折的词多为句子的中心词,有的单词如冠词、连词并无实际意义,缺少它们并不影响对文章基本思想的把握,对那些可有可无的虚词就可“置之不理”,一跳而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抓句子要素,即主谓语,善于运用浓缩法将复杂句子化繁为简,以快速明确文意或作者的思想观点,这就有利于节省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
把握篇章结构,建构图式
一篇文章是由字、词、句、段构成的语篇与整体。“图式”是指知识在大脑的储存方式。图式理论要求学生获取与存储的知识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条理化和结构化,在运用时才有利于依托相应的背景知识去激活头脑中存储的知识,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因而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既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还要让学生弄清文章的体裁特点和篇章结构;掌握特定的语篇含义、行文风格和逻辑关系。如叙述文通常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结局,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空为线索;议论文则通常为三段式结构,包括立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主要以解释和举例阐述观点。学生把握了不同体裁的特点与结构,形成图式,在阅读中就能增强目的性,迅速激活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找准获取信息的切入点、抓住关键词语和上下文的关系整合全文内容,概括中心主旨,推测观点态度,就不会在无关全局的细节上纠缠,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有的文章即使偏难,生词较多,学生也能以阅读前对主题所做的图式为基础,减少阅读障碍,按照结构和意义把文章分块,明确每块大意,将复杂内容简化;再抓住中心与逻辑关系理顺线索、清理层次,概括全貌,就能提高阅读速度。
拓宽视野,增加词汇量
阅读要以词汇量为基础。学生掌握的词汇越多,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阅读速度就越快。许多学生在高考中阅读速度慢,与平时阅读面太窄有直接关系。通常学生接触的阅读材料主要源于课本与练习,由于阅读面太窄,既不利于增加词汇量,也使学生对英文报刊的阅读知识知之甚少,不熟悉其写作风格和特点,在考试中就会影响阅读速度。这就要求我们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如每星期搞一次课外阅读活动,教师为其提供材料,题材尽量广泛,包括名人轶事、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小品等不同类型,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不同体裁以拓展学生视野。或鼓励学生订阅英语报刊,或要求学生上网阅读英语新闻。这些,既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从而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夯实基础,提高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是要求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容准确抓住中心,概括全貌,把握大意,而不是让学生浮光掠影,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甚至不求甚解。因而速度提高是建立在对文章内容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的,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就必然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作为教师就要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依据语法知识把握文章结构,准确理解文中内容;能利用文中的逻辑关系、语境线索完整把握文
意;能依据构词推测法推测不懂的生词,更全面地理解材料;能依据相关文化背景知识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与意图;能利用语法结构知识快速提炼有效信息,剔除冗余的干扰信息;能依据语篇知识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使学生的阅读水平由词句分析性阅读向综合性句子话语阅读转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对文章内容准确理解了,其阅读速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疏导心理,增强自信心
学生若存在心理障碍,缺乏自信,既会因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使获取的信息不准确、不全面而导致阅读速度下降;也会因缺乏自信,害怕漏掉信息频频回视,或担心对题中信息把握不准、理解错误、犹豫不决而影响阅读速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提高阅读速度的潜能,速度是可以通过练习而提高的,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复杂与艰难,背上思想与心理包袱;要帮助学生去掉杂念,在阅读时能稳定心绪、集中精神,遇到生僻词和疑难句能保持镇静,不心烦意乱。在阅读中要注意对学生积极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改变不良方式,培养良好习惯
阅读习惯与阅读速度也密切相关。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快速阅读的重要条件。学生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读出声,喃喃自语;动作化:摇头晃脑;视幅小,频频回视;用心读:心中朗诵。我们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就必须帮助学生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如读出声需要眼、脑、口、耳四个器官共同作用,眼睛先看到,将信息传人大脑,大脑再对嘴、耳发出指令。而默读只需要眼和脑发挥作用,减少了器官与环节,速度自然就快。
在改变学生不良习惯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如进行限时训练,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阅读任务;做题时,要让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的习惯,以增强阅读的针对性,节约时间,遇到复杂文章,还有利于从问题或答案选项中受到启发,找到线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消除紧张、畏难情绪;要养成默读与成组视读的习惯,能以词组、意群、句子成分为单位进行阅读;阅读时要注意从整体到个别,以利于既抓住中心,又全面把握。在阅读中还要对学生提出要求,如坐姿端正、精力集中;不动嘴唇;不用笔纸;不回视等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再改变,不仅速度会大大提高,还能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湖南耒阳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