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虚实关系 创新构思亮点
2009-07-17李光
李 光
中考全命题作文是多年来的传统作文命题方式,近几年来,更是在各地中考试卷中悄然升温。命题作文由于不设置审题障碍,更利于考生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因而受到各地中考试题命题者的青睐。但是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质量情况来看,中学生比较害怕全命题作文,尤其对越是简单的题目越感到难以下手,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只是就题目写题目,停留于题目表象,出不了新,出不了彩。
全命题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如果对题中某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不准,就会出现满盘皆输、前功尽弃的局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家深入琢磨文题或话题本身,吃透文题中各个词语或话题的含义。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能力,从多个义项中选出最熟悉、最有把握的一项,作为自己选材、立意和表达的基础、核心。
真题回放
题目:我眼中的色彩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命题解读
应该说这是一道较好的开放性全命题作文,继承了中考作文的一贯思路,强调自我的所见、所感、所想。
按照语文新课标的理念——作文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宗旨,大家要勇于写出“我”的生活,抒发“我”的情感。因此直接将“我”明确拟在题目中,触及心灵,努力打开我们心灵的大门。
从内容上看,越道试题重视了考生的关注自我和心灵深思,它考察学生们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不拘泥于小我。我们可以写平时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只要能反映出日常生活的积累即可。生活的颜色是七彩的,有活力的红色,充满生命的绿色,忧郁的蓝色……既可以写正面,直接对美好的东西进行颂扬;也可以反映社会不良现象,并表现出对此的批判和否定。
从选材上来说,这道作文题很有抒情意味和生活气息,对于处在花季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产生很多的联想。这个色彩可以是现实里的,也可以是想像中的,凡是生活中带有闪光的东西都可以写,包括校园里快乐学习的色彩、竞技场上拼搏的色彩等等。可能还有很多考生会联想到抗震救灾现场的色彩,那些救援人员身上所发散出的中华民族最闪亮、最暖人的色彩……另外,这篇作文也可以写一些看似虚幻却一直扎根在我们心底的东西,如,梦想。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些梦想同样是五彩斑斓的。如此看来,色彩的意味就像个万花筒,关键是你如何去体会,从什么样的角度去观察。
从体裁上来说,虽然试题要求中没有限制文体,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我们仍要有文体意识,选择适合作文题目且自己擅长的体裁来写,不要只顾一味求新,乱了阵脚。不论选择哪种文体,都不能写得“四不像”。在以往的历届考试中都曾出现过老师们“不熟悉”的文体。比如,前半部分是记叙文,后半部分则变成了议论文,或者写书信没开头语,却有题目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结合作文要求,设计、选择文章体裁,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
技法点拨
在应对全命题作文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一是撇开试题,另外拟题。有些考生以为全命题和话题作文一样,需要自己拟题,所以犯下了致命的错误——自拟题目。二是审题不准。或是只注意到题目中某一个词,而忽视了其他的词;或是错误地领会了题目中词语的意思;或是没有读懂题目暗含的文体指向。三是缺乏扣题的写作意识。很少点题。总是让人觉得内容跟题目联系得不够紧密。一般说来开放性全命题作文主要有概念多义、空间广阔、虚实结合、含情蕴理等特点,而亦实亦虚、虚实结合往往是开放性全命题的主要特征。所以“理清虚实关系,创新构思亮点”就显得十分重要。怎么才能理清虚实关系,创新构思亮点呢?
1、剖析题目,把握关键
分析题目,不难看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是“我”和“色彩”。进一步说,对题目中“我”的把握就是要求“色彩”象征的事物都是自己有所体会和感受的。我们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要以“我”的眼光,从“我”出发,找出使“我”感动、使“我”心动的某种“色彩”、某个感人的事迹、某些闪光点……简单说,就是我手写我心,写出自身的感受与想法。
2、亦实变虚,虚实交融
对本文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色彩”一词的理解要准确。“色彩”这个概念有广度、深度和宽度。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单纯的颜色,如,红、黄、蓝、白、黑,青、橙、绿、灰、紫,还有五光十色的、五彩缤纷的、金碧辉煌的;也可以理解其象征比喻义,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动人的场景……关键是看你选哪一种来写,并且把它比作什么。像是把母爱比作红色、把青春比作绿色、把父爱比作蓝色、把童年比作金色、把友谊比作粉色、把困难比作黑色、把老师比作白色、把灾难比作紫色、把前途比作万紫千红等等。只要联系得上,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都无不可。
3、唱响主旋律,健康向上
尽管大家都围绕着“色彩”一词入手,按照线索来确定主题,但因为对立意挖掘的程度不同,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对同一个概念的内涵认识和理解也将是不同的,因而会出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现象。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色彩是有冷暖、有阴晴的。有热烈或消极的,作为当代中学生,同学们是在社会飞速发展、经济繁荣昌盛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的友爱,生活的幸福,这些我们都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即使碰上了小小的不快,也会像小片的乌云在金光四射的阳光穿透下而变得多彩多姿。因此,中学生眼中的色彩不仅是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还应该是绮丽多姿,洋溢着青春朝气的,是那种暖暖的、积极的甚至热烈激情的。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万紫千红总是春”!社会一角、成长点滴、书海一瓢,或轻描淡写,或浓彩泼墨,都应该充会表现出少年心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
佳作工坊
我眼中的色彩(散文)
凭窗远眺,我的眼前万紫千红。
风轻轻拂过,和着夏的炎热,掺着花草的清新,扬起我缕缕青丝时,告诉我,我眼中的色彩是青春,我的青春色彩变幻。
勤——绿色
为木则荣,为草则绿。
林木,用努力,使自己欣欣而向荣;幽草,用勤奋,使自己萋萋而摇绿;我,则用青春的绿,使自己烙下希望的梦。
梦中的象牙塔悠悠,似我眼中的绿,漆黑中坚定地发出光。为梦,我努力;为梦,我奋斗。清晨,迎接我的是晨曦的第一缕金光;夜晚,伴随我的是明月的遍地清辉。在学问的山脚下,我以勤为径;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以苦作舟。
烈——红色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浦。
荷花,用摇曳,使自己袅袅而生动;水草,用浮动,使自己脉脉而热烈;我则用青春的红,使自己烙下活泼的影。
为影,我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体育课上,我奔跑、飞跃;课后,我的影子是阳光下的一个动点。
我热切地厂交朋友,我热切地与人交谈;我渴望发表意见,我渴望被人关注。活泼,我青春的本色;热烈,我青春的底色。红色,我青春的亮点。
郁——蓝色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独立寂寞,小桥孤零,寒风袭人,夜归尽。我在小桥上独品那排还来的迷茫与无奈。青春纵然姿彩炫目,也掺和着抑郁的蓝。生活中的一些无奈,长辈们偶尔的不理解,学习上的些许不顺,所有这些,让我的天空蔚蓝却不失冷意。
忧郁的蓝,我青春中最无奈的孤独。
世界一天天在我的生命中刻下印记,岁月的齿轮碾出了我的痕迹,是青春,使我的画卷色彩斑斓;是青春,使我的梦想透明,纯粹;是青春,使我的心虔诚向上。
青春的梦想是燃烧的火把,青春的憧憬是汹涌的大海,青春的生命灿烂夺目,青春的感情世界庭院深深,青春的梦幻世界落霞与孤鹜齐飞。
透过窗棂,我看到了我眼中的色彩——青春。
[点评]
小作者将颜色与心态有机结合起来读来让人耳目一新。语言的跳跃、活泼,令文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此文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文
责编:张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