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长假生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09-07-16

中小学德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玩伴长假小学生

熊 梅

一直以来,我们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等方方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却常常忽视了对学生不在校的时间——假期生活的应有关注。一年中,寒、暑假以及国庆长假等累积起来有近四个月的时间,对于这段时间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育者很少关注。本课题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方面研究的空白,并得到广大教育同行的指正。

一、当前小学生长假生活中存在的三大问题

1在封闭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缺乏年龄相当的玩伴,学生对长假产生了厌烦感和恐惧感

电脑、电视、作业被许多孩子称为三个“管家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管家婆”的态度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男孩,暑假一开始,用他的话说,就被爸爸妈妈“软禁”起来了。完成每天的暑假作业后,可以看电视,玩电脑,就是不许出门。他说:“爸爸妈妈当然是希望我平安度过暑期,让我整天做完了作业看电视,看腻了电视玩电脑,就是不让我去找同伴玩,可真有点受不了。”(《缺少交往导致学生“厌烦”暑假,让孩子走出家门找玩伴》,《文汇报》,2008年7月16日)

由于城市生活中人们生存方式的“原子化”(即一家一户独立生活,缺少与周围邻居交往的一种生活方式——编者注),使得人与人之间无法形成一个彼此信任和熟识的环境,当然家长也就不能放心地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小孩玩耍,城市小孩因玩伴的缺失而产生孤独、寂寞情绪,这使得一些城市学生对长假由期盼变为厌烦,产生了希望早日开学的念头。

家长们也为孩子的孤单感到焦急和无奈,有人建议:“学校安排一些返校日,让小朋友们多一些社交机会。”有的说:“希望学校在假期组织一些学校活动或班级活动,孩子一个人在家太无聊了。”还有的家长表示:“希望小朋友之间能加强联络,如果有小朋友到我们家,我们是热烈欢迎的。”看来,假期孩子的孤单问题的确很严重。

2在以家庭为活动中心的“圈养”生存状态下,小学生因缺乏户外挑战性活动而身体柔弱,气质阴绵

调查发现,虽然现在的小学生课余活动形态丰富多样,比如外出旅游,到美术馆、博物馆看展览,上兴趣班等,但我们发现,这些活动都是短暂的、文雅的、知识性的、智力性活动,而那种竞技性的、体力上的、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却鲜见。

造成学生缺少参与户外挑战性活动的原因,主要在父母身上。报上云,“在学生对暑期生活的消极情绪中,一些父母把孩子关进房内求太平的想法起到了催化作用。有一位男生平时在校喜欢踢足球,到了暑期,家长却与他‘约法三章:不外出、不多打电话、不多看电视;多做作业、多看书、多休息。同时在冰箱内放了孩子喜欢吃的冷饮和零食,家长回到家每天还要查查‘库存,发现少了就赶快添购。”如此,孩子便被家长作为宠物而“圈养”起来。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一道题:“你的爸爸妈妈对假期生活有什么建议?”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许多家长便是那种“宠物圈养者”。有学生说:“爸爸妈妈告诉我别多看电视,要多看看书,但是我每一次到最后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视机或电脑。”还有人说:“爸爸妈妈对假期生活的意见是早睡早起,定时定量完成作业。”显然,这些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参加户外挑战性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孩子被常年累月地关在家里,幼小的身体因此受到了莫大的伤害。“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校长蔡忠铭说,他曾经在校内搞过一个小调查,发现很多男孩连架都没打过一次,男人应具有的粗犷、勇敢甚至野性,在现在的男孩子身上找不到一点踪影。本来学校是有义务通过日常教育来培养塑造男子汉精神的,但问题是即便孩子在学校里只是擦破一点皮,有些家长也会跑来指责老师看管失职。久而久之,老师只得把男孩们都圈养起来变成‘乖乖儿。”(《“娇气包”进去,男子汉出来?》,《新民晚报》,2008年7月15日)

“圈养”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身体上的问题。今天,城市里出现了数不清的“小胖墩”,这都是锻炼不充分的结果。其实,运动减肥只是亡羊补牢,我们该做的是用运动来“防肥”。另一方面,缺乏户外活动的学生因身体素质的弱化而带来精神气质的柔弱化。这也是今天有那么多自私、娇气、不宽容、没担当、没有牺牲精神、没有合作精神的“娇气包”的原因所在。学生身体的柔弱化,从小的一面来说,对家庭和本人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大的一面来说,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热衷于“课堂延伸”使得学生对家长心生厌烦,沉迷于电视、网络则使得家长对学生束手无策

调查发现,学生的长假生活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是长假成为学生的“第三学期”,二是长假成为学生沉溺于电视电脑的大好时机。

其实,这都是家长对学生假期生活意义的不当理解所致。虽说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但在学校的实际操作上,学生排名、班级评比及以后的中考、高考,无不是以分数来说话的,这都使得家长和老师不得不对学生的成绩格外在意。这种心理也被带到假期之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学生要在假期中完成不算太多的假期作业,另一方面家长还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报“补习班”,希望通过假期补习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预习新学期要学的知识。

在我们的调查中,家长甚至会这样说:“希望老师能多布置一点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一般比较重视,而我们家长不太熟悉教学内容。”而且,长假中的老师相对比较清闲,既然家长有了需求,假期中开一些小班为学生辅导功课,赚点外快,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假期中便出现了一些老师带几个学生补课的现象,如此,学生的长假也就成了学校的“第三学期”。把学生的假期变成“第三学期”,本身就歪曲了假期的本来意义,也使得学生对假期心生厌烦。

另一个极端就是把假期当作一个无节制的、自由放纵的大好时机。调查发现,有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一有空就开电视,独霸遥控器,即使晚上他要看的动画片结束后,还要看“哈哈少儿”等儿童频道,家人都拿他没办法。还有一些小孩,痴迷于网络上种种少儿游戏。有的游戏都还没有汉化,要么是日文,要么是韩文,大人也弄不清道不明,但即便这样,他们还能琢磨出游戏的玩法。由此可见,电视、游戏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之大,或者说,小学生对电视、电脑沉迷之深。

二、对当前小学生长假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讨论

1解决学生长假玩伴缺乏的根本之道在于家长首先要走出家门,与社区的其他家长交朋友

对城市孩子找不到玩伴这一难题,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回老家,有些家长将孩子送入各种暑托班、兴趣班、学习班,但这都只是权宜之计。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家长。孩子没有玩伴的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在社区中没有朋友,所以要解决问题,家长首

先要学会交朋友。那么,城市社区的家长交朋友存在可能性吗?这种可能其实是存在的,原因如下:

第一,从物理空间上看,每个小区都有相应的公共空间,如:锻炼场所、绿地、中心广场、休闲会所等,这为家长们的彼此交往提供了可能。然而,我们的家长却很难走出家门,走进这样的公共空间。他们情愿蜗居于自己的二室一厅或三室二厅,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甚至有的居然连对门邻居都不相识!其实,家长之间的彼此交往,不仅是为孩子着想,也对家长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有着莫大的帮助。

第二,一些社区的公共活动也有助于居民之间的彼此交往。留心一下,社区里的公共活动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社区兴趣社团、社区抗震救灾募捐活动、节假日的文艺汇演和演讲比赛等等,这些公共活动为城市家长彼此交往创造出了绝好机会。然而,我们却遗憾地看到,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多是“银发一族”,里面绝少年轻的家长。工作忙、压力大是年轻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理由,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参与,这使他们失去了很好的相识相交的机会。

没有走出家门的家长,就没有拥有玩伴的学生。解决学生长假玩伴缺乏的根本之道在于我们的家长走出家门,与社区的家长交朋友,将一个个“原子”状态的个人和家庭合成一个有机的、融和的、温馨的“分子”或“物质”。如此,才能消除我们对孩子“安全问题”的担忧,我们的孩子才能找到自己的玩伴,才不会对长假感到恐惧,才能消除自己的孤独感,才能找回丢失已久的快乐。

2要将“娇气包”变成“男子汉”,一方面要创造短训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

要将“娇气包”变成“男子汉”,就要“野蛮其身体”。途径有二:一是在长假期间,让孩子积极、适当地参与一些以身体锻炼和意志磨练为目的的集训活动;二是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除开一些爬山、球类运动等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之外,我们还应当开发一些以身体锻炼和意志磨练为目的的集训活动,诸如吃苦夏令营等。事实证明,这类活动对于家长来说,是求之不得的。早在1998年5月10日,上海市少工委就举办了首届“男孩节”。“举办男孩节,旨在彻底改变上海男孩中较为普遍的软弱、胆怯、豪气不足的弱点,塑造男子汉应有的阳刚美和社会责任感。”2008年,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受到热捧,人满为患。该训练营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目标是将男孩打造成有责任心,有毅力的‘君子”。而另一个与“军人”相关的夏令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统筹学会谋略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将帅特训营”也限额招“兵”,为男孩注入“军人血统”,培养他们的“将帅人格”。从这些旨在强化男性气质夏令营的火爆情况来看,对此,家长是殷切期待并热烈欢迎的。

其实,所谓吃苦教育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完成。这在日本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在日本,人们已经习惯于天天吃冷饭,用冷水洗脸洗澡,在冰冷的天气中穿着短裤单衣出操训练。试想,我们哪位家长会如此忍心地“折磨”自己的掌上明珠、乖宝宝、好贝贝呢?然而,结果是,日本孩子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与中国孩子相比更优秀一些。这在90年代中日夏令营的较量中得到了证明。这一方面说明,今天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令人担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确实有必要让学生接受相应的身体锻炼。

一方面短期快攻,另一方面长期慢熬,两味“药”双管齐下,应当可以“医治”我们孩子目前软弱的身体和羼弱的性格。

3以课外阅读来解决家长热衷报班和学生沉迷电视电脑的极端倾向

如何改变家长热衷报班,学生沉迷电视电脑这两种极端倾向呢?课外阅读是一剂良方。

其实,假期作业就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巩固,不必过多地反复,因为过度的反复学习只会让孩子心理乏味;对新的知识点提前学习也不一定有益,也许在新学期的课堂上孩子会失去对新知识的新鲜感。读书,尤其是读课外书则可以成为小学生了解世界,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客观地说,相对于文字材料,影音资料因其直观性和形象性而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这对任何人都一样。问题在于,对成年人来说,在他们的儿童时期,很少或几乎不能接触到电视,而网络、VCD、DVD、MP4等现在的影音媒介更是听都没听说过,也就是说,他们的童年时期仍是以文字阅读为主的,而今天,面对几近泛滥的影音媒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知识获得都还处于起步时期,如果不能在文字阅读上加以强调和重视的话,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知识的全面程度等将来都将大打折扣。

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图像时代里,书报杂志、电影电视、商场地铁等无处不充斥着图像,图像以其直接、形象等前所未有的优势击败了文字对世界的描绘和思考,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通过图像来感受世界和社会,与通过文字来感受世界和社会效果迥异。文字所拥有的抽象、逻辑力量是图像无法比拟的,比如,“道”的意蕴,你能用图像表达出来吗?有人说,“古文里不少名篇,百代传诵,千古不朽,值得我们学而时习,细心品味。其文字之美,声律之佳,气势之雄,意境之高,令人击节叹赏。此等妙处,非读不能领会,非背不能牢记,决非图文书、MTV所可替代。”(罗新璋:《外文与古文》,《文汇报》,2006年11月19日)

这也便是我们主张让孩子多阅读,而不能沉溺于电视、电脑的原因所在。

但愿我们能以课外阅读来改变“第三学期”和电视电脑对孩子的长假生活的统治地位。

(本文系上海市2009年小学德育科研课题)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徐向阳

猜你喜欢

玩伴长假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长假
家教“漫”镜头
最佳玩伴 5分钟带你了解马自达MX—5 RF
我是小学生
短暂的十分钟
年度拼假攻略
分身记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