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2009-07-16周艳红

新媒体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导语历史

周艳红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创设丰富教学情境等途径,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愿学、爱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关键词]历史学习 兴趣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420144-01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最切近的动力源泉。它与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是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因,它甚至使学习者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典心理学家皮亚杰更明确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古今中外无数学者、科学家都将兴趣作为学习成功的第一要素。而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科学,内容丰富,既具体生动又抽象枯燥,过去性强,再加上一些学校认为历史是副课,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历史教学不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就无异于锤打冰冷的铁,教学质量也就无从提高了。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探讨。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万事贵乎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段好的导语对上好一堂历史课是非常重要性的,精心设计导语是历史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中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作为历史课老师只要高度重视并利用学生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的导语,就能尽快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诱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成语典故、诗词对联、歌谣等创设历史情境。如讲“春秋五霸”时,可用“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一鸣惊人”等典故进行讲解。讲“淝水之战”就讲“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这样即使学生脑海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又加强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更能借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讲到彭德怀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时,就可以引用毛泽东1935年写给彭德怀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既加深了学生对彭大将军的印象,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充分利用插图、文物、幻灯、录音等多种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兴趣。历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属于“过去时”,面对历史,学生如果没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就很难形成牢固的历史知识,激发其兴趣。因此,我们必须在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的前提下,借助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时空界限,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顺利的进行课堂教学。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采用了音乐创设情境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录音机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在哀伤的歌曲中,学生们的思绪被带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饱受苦难的历史场景之中,悲愤的情绪充满了每个学生的胸膛……在这样的情绪的感染下,学生探究这部分历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会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三)变史实为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只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情节,运用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充满激情地给学生讲述、描绘,必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从而激起学习的兴趣。如讲“希腊人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战争”,可用 “木马计”的故事来贯穿。讲“彼得大帝改革”可结合彼得大帝给贵族剪胡子的故事来领会彼得大帝推行改革的坚强意志。总之,把史实故事化,能让学生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角色模拟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人物构成了历史的主体,而其中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进行模拟性的再创造,不仅可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林则徐禁烟”时,要求学生自学教材,并搜集有关林则徐的历史资料。上课时,让学生进行“林则徐角色模拟”,“我为什么要实行禁烟?”。教学法实践中发现,学生说得极其生动,极具创意,不仅历史过程描绘的有声有色,且充分体现了林则徐的心理活动。又如,在讲授“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自导自演了一出商鞅舌战群儒的戏剧;讲“新航路开辟”的内容时,让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扮演四位航海家表演航海的经过。对没表演任务的学生要求对表演者的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带动全体学生钻研教材,学得深刻透彻,记忆的更长久。实践发现,这类扮演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增强教学法效果。

(五)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以古析今的历史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可塑性很大,中学阶段是独立见解形成时期,而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鼓励创新并加以情感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如讲“二战后巴勒斯坦地区自治问题时,可联系当今的巴发冲突设计情景,巴发冲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美国要偏袒以色列,中东和平进程的障碍是什么?你对中东和平问题有何展望?这样新旧知识联系,引起学生的积极关注和思考。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惠多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我们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历史教学当作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猜你喜欢

历史课导语历史
浅谈少数民族学生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几点看法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阔腿裤的小秘密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
历史课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