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2009-07-16郭增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理念内容信息技术

郭增军

[摘要]我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还存在信息技术教学不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还停留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等不足,从即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理念、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理念 内容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420131-01

当前,绝大部分学校都建立起了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高中学生初步熟悉、学习计算机,学习计算机简单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应用、利用internet筛选和获取有效性信息、准确的鉴别信息、创造新的加工和处理信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较多的农村、线程中小学校还没有达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它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探讨。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被纳入到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内,并不影响升学率,被学校认为是典型的“典型的辅助课程”。学校在这方面投入的教学实践、师资力量、教材资料、硬件设备等非常有限,上课方式也极为单一。部分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当作成一种娱乐课,没有任何教学要求,也不作任何要求。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与态度也不够端正、有一定的偏见,对于老师所教的基本知识和多学生不进行认真听讲,只管做自己的,进行一些娱乐性的活动。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的正常进行。部分学校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演示课件的实验,而不管这些可见于当堂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是否有关。

(二)选择教材缺乏科学合理性,没有与其它课程结合与整合

教材的选择上有的侧重于应用软件的教学,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对于其它课程的学习没有任何的关联性;有的侧重于娱乐性与游戏性软件教学,如flash制作、网页制作等等,有的中学还上些计算机语言和编程。

同时,在选择信息技术教科书后,未能积极也其它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联系。浪费了资源,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能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实际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学习中,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应有的作用。

二、改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

正如上所述,因为一些外界因素,部分学校以及当地教育部门和教师还没与对信息技术教学形成一种正确、科学合理、统一的认识。这就会极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降低甚至起不到教学效果的目的。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比计算机教育,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学科,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不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改进信息技术教学。

(一)基本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是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利用计算机收集、归类整理资料、通过网络做基本的有效有用的交流。其基本技术内容主要是以下两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的获取需要的有效信息,熟练地、客观性地评价、批判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信息过剩、整理、过滤等能力。

(二)信息技术道德教育是信息技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提够了学习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学生正确的利用网络知识、能够正确的避开不良的网络内容,树立正确的认识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的减少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的接触,认识到对自己身心发展的伤害和影响。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学时期是学习接受基础知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动手多,较好训练思维能力的课程。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到:计算机仅仅是一种工具,以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的盲目性和崇拜性。教师可以引导和学生共同编一些简单的程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计算机的动脑娱乐性以及他只是在人的指挥下运转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讲课要少而精,多留给学生一些独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能更多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养成良好的创新意识的习惯。

(四)加强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课程资源的整合

成功开展课程整合,能大大节约资源,提高教育学的效率。

1.课程资源的内涵。有的观点认为“课程整合”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其实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的观点认为“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边个整个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前者观点有些偏激,后者过于理论化,在实际中很难做到。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等;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但理论提升、范围扩大、宽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

2.课程整合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应倡导一种理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媒介,是课程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为课程发挥正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实用技术而实用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需要多方面的条件的,需要对教学老师和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培训,使他们都能够正确的认识课程资源的作用与真正用途,并能很好的运用;还学要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协调与重视;等等,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3.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发挥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更有优势,应该与各学科的、有研发精神的教师合作,进行信息技术整合与某个学科的教学研究;要及时把握技术发展动态,专心研究教学法;学校也应积极营造、鼓励课程资源整合的良好氛围,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与其它教师的合作,实现共同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猜你喜欢

理念内容信息技术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用心处事
现代陶艺理念